APP下载

苏教版“探索规律”教学初探

2020-05-29丁文伟

读天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初探苏教版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发展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苏教版教材除了系统编排常规的数学知识外,还精心安排了各种“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探索规律”的教学应该关注什么?“探索规律”的教学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苏教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苏教版;探索规律;教学初探

一、 “探索规律”的教材内容结构

苏教版教材中的“探索规律”大致分两种形式编排:一类是以例题或习题的方式进行呈现,侧重引导学生探索隐藏在数、式、图形中的规律。对于这些规律的探索,本文称之为分散性的探索规律。这类规律的情境通常较为简单、直观,学生比较容易通过观察、比较,以及相应的合情推理得出结论,而且结论一般比较具体。另一类,则是在中、高年级设置的“探索规律”的主题活动,本文称之为主题式的探索规律。这种主题式的探索规律,提供的数学现象或数学事实通常更为复杂,得到的规律更加抽象,规律的表达更加数学化。

(一)结合认数找规律

发现数列里的规律,要联系数和计数法的知识,有时需要十个十个或五个五个地数,有时需要运用三位数、四位数或小数的知识进行思考,有时需要依据数的组成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结合计算找规律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相邻算式的关系,或是从一个乘数的变化理解积的变化,或是从积的变化感受另一个乘数的变化。

(三)结合图形找图形排列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用画图形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其实,结合数和运算的基础知识教学,教材中还有许多蕴含规律的教学内容。如二年级整理乘法口诀表,在参与整理表格的活动中体会相邻算式之间的关系。教材通过形式上的编排,充实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和活动。一是结合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探索数学规律,如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是结合计算机的使用,引导探索大数目计算过程中的规律,如用计算器探索算式及其得数的变化规律习题。

二、 “探索规律”教学策略思考

(一)问题驱动,引发学生的研究意识

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研究对象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学生并不缺少相关的感性经验。课始,创设教师制作小礼物的情境,通过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对礼物的好奇心,激发起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接着,教师“故弄玄虚”地将礼物从袋子里拉出一部分,同时抛出问题:“猜一猜,下一个珠子会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发现一串珠子的排列规律,并由此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珠子排列规律的心理需求。

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可以驱使儿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引发学生唤醒已有的规律探究经验,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规律探索上来,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研究的方向。

(二)呈现探索过程,重视经验积累

“探索规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特别重视活动过程的价值,即侧重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计算、操作、思考等方式,了解蕴涵在问题情境中的规律,积累探究学习的经验,体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教材按照如下线索安排和呈现活动内容:一是呈现现象和问题,二是寻找例子和数据,三是组织比较和分析,四是进行抽象和表达,五是引导回顾和反思。

(三)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验证初步建立的猜想

从一些有限的数学或生活现象中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其真理性往往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或验证。小学阶段的探索规律,通常是以对相关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为起点,以建立和验证猜想为核心,以规律的抽象表达为归依。可见,建立和验证猜想的活动环节十分重要。常见的验证方法有三种:一是试着找出反例,二是按照已知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推想,三是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出适当的解释。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验证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例如,组织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这个探索规律的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方格纸将不同的长方形按不同的比例放大,计算并比较放大前后长方形长的比、宽的比以及面积比,初步发现:把一个长方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都是n2∶1。由此,鼓励学生依次从如下的角度展开验证活动:“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都是n2∶1?你能找到不符合规律的例子吗?如果把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圆也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比会不会也是n2∶1?你能联系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释这个规律吗?”在上面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新的例子,以验证初步建立的猜想,而且还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在探索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规律时,当学生初步发现“多边形内只有1枚钉子时,多边形的面积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多边形内有2枚钉子时,多边形的面积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再加上1”之后,进一步启发:“如果多边形内有3枚、4枚……钉子,它的面积与它边上的钉子数的关系会怎样变化?如果多边形内没有钉子呢?”这组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启发学生自然开展相应的合情推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更高层次的数学抽象,建立更具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在感悟基本数学思想的同时,实现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的教学重在探索,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一方面有序地安排连贯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形成方法,获得经验,体悟思想,发展抽象思维,培育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规律探索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意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对数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从而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黃伟星.苏教版《数学》“探索规律”的编排特色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师,2015(5).

作者简介:

丁文伟,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虹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初探苏教版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情景模拟法教学初探
中职幼师钢琴弹奏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初探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诵读经典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课堂小意外 生成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