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汉语新词语发展演变研究
——以《辞源·子集》中无源词为例

2020-05-29邵文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辞源多义词外延

邵文辉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济宁 273165)

一、“新词”定义、研究现状与“无源词”新定义

词汇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关于“新词”的定义,学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

一是新词旧义。这一类观点认为词保留了原本意义,即“旧义”,但是词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即“新瓶装旧酒”。

二是旧词新义。词义演变机制普遍被认为是词义的扩大、缩小与转移三种。研究者将发生三种变化的词汇看作是“新词”,即“旧瓶装新酒”。

三是新词新义,即:“新瓶装新酒”。“新创造的词,它从意义到形式都应该是新的”[1]。

四是“旧词语复活”。少数观点将语言发展史上出现过但长时间不用、消失了一段时间,却又重新使用的一类词语也看作是“新词”。

所谓“新”,就是事物产生本身所不具有的其他特质。词汇在形式或意义上的变化,都具有在原有词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的词汇特质。本文将综合前三种观点,认为一个词,只要在形式或意义上发生的变化,就看作为“新词”。

新词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词的产生来源与方式、新词的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以及新词发展演变特征等问题上,较少部分以新词中外来词为研究对象。

这些研究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忽视了晚清民国时期的新词变化。“关于《辞源》的新词部分,尤其是从近代词汇的发生、流传、借用,以及与现代词汇的关系方面,尚未见有详细的考察”[2]。

沈国威指出,《辞源》 标榜“‘穷源竟委’‘举其出处,释其意义’”,但是,其中仍有不少词汇没有书证。居于此,他在《〈辞源〉(1915)与汉语的近代化》中针对《辞源》独特编纂方式,首次提出“无源词”概念,即没有书证的词。他认为,《辞源》中词汇主要来源是中国社会一直使用的旧词、16 世纪以来来华耶稣会士带来的外来词;《辞源》的书证采集主要使用了中国传统典籍,连清朝《四库全书》中的书也没有被使用,更不用说16 世纪末耶稣会士们的汉译西书与19 世纪以来新传教士带来的著作。由此知,《辞源》中“无源词”,绝大部分是随着西方文化而涌入的新词和术语,这就为研究晚清民国时期新词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

但是沈国威提出“无源词”概念还存在局限性:“无源词”当中,有些虽没有书证,很明显是旧词。

《辞源》中没有书证的一部分词语,除去其中的旧词,剩下的词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无源词”,但这些新词中绝大多数是一些专业术语。

二、“无源词”的筛选与分类

沈国威将“无源词”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西洋的人名、地名、机关名、事件名等专有名词;第二类是外语的音译词;第三类是科技词汇、术语,在《辞源》中标明“化学名词”“物理名词”;第四类是其他新词,从词义上看应为近代以后产生的新词、译词;第五类是日语词汇,包括日本的人名、地名、机关名等专有名词,日本的文物制度方面的传统词语和一些新词、译词。[2]分类上还存在着界限不明、相互交叉的问题。分类中,专有名词占据了“无源词”的绝大多数,而专有名词所带有的专一性,使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研究并无多大意义。笔者进行了二次筛选,将“无源词”中专有名词剔除,剩下词汇按照音长分为双音节词与多音节词两类,将其释义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简称《现汉》,下同)进行对比。

三、《子集》中“无源词”释义与《现汉》中释义对比

《辞源》是晚清民国时期汉语词汇较为全面的总结,而《现代汉语词典》则是当代以来汉语词汇使用概况。

两部辞书的比较,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指一个词在产生之初便具有稳定的特性。例如“中耳”一词的由来是对耳朵的构造进行说明,指“外耳和内耳之间的部分,内有三块互相连接的听小骨(锤骨、西占骨和镣骨)”(《现汉》)。百年来,“中耳”一词在如今仍然使用,基本意思不变。因为它反映对象的客观性,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在将来也将继续使用,这便是该词的稳定性。词汇自身稳定性与基本词汇的稳固性相类似,即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自身都不发生改变,这一类词汇的数量在《辞源·子集》(简称《子集》,下同)中共有143个。

另一种形式就是在《子集》和《现汉》中都出现的“无源词”,这一类词汇的存在说明该词在百年演变中自身在形式、词义或是在指称对象上发生了改变,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自身,具有一定变化性。这一类词汇在《子集》中共有419个。

以上两种形式,都是在一个词仍然使用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这个前提,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第一种情况,即一个词经过百年的发展演变,在汉语史上仍占有一席之位。

第三种形式,也是第二种情况,是《子集》中有,而《现汉》中没有的一类“无源词”,这说明该词已经消失了。例如:“一角”,在《子集》中的释义为“Narwbal 鯨類。產於北冰洋。格林蘭海尤多。長至一丈八尺以上。體黃白色。有暗褐色斑紋。牡之上顎有長牙一。達丈餘。形直而前突。爲破冰及保護之用。視之如角。故有此稱。亦有二本並列者。可作細工品。與象牙同”,根据释义可知,“一角”指的是一种动物,而《现汉》中却没有。这一类词,《子集》中共有397 个,都是由于它们自身在产生之初,不具有足够在汉语中站稳脚跟的特性——稳定性,也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的特性——变化性,在演变过程中被逐步淘汰。这种介于稳定性与变化性之间的词汇,至如今,已经没有对应的词汇空缺来容纳该词,至此消失。

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形式,即以《子集》中“无源词”为例,研究词汇自身的变化性。

四、“无源词”的自身变化性概况

词汇是汉语中的一个基本表义单位,词形和词义是一个词与其他词相区别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无源词”词义发展演变

“词是一种符号,它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不管是客观存在还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事物,不管他是否真实,只要社会交际中需要,都可以用词来表示,它的内容就是词义”[3]。词汇反映对象的不同,是不同词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将以“对象”的不同将词义变化大体分为词义深化、词义范围变化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1.词义的深化

词义的深化是指“词的某一个意义在外延不变的情况下,在内涵方面发生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变化和发展”[4]。所谓内涵,就是一个词所反映或表示的具有其他词汇反映对象不具备的根本特质;而外延,就是具有这一词汇根本特质的所有事项组成的类。

词汇,是根据人的认识而产生的,认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加深,认识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词义的深化与发展。词义的深化,就是词义内涵的深化。

例如:“主义”在《子集》中的词义为“所主張學說上之根本標準,而以之爲宗旨者也”,在《现汉》中的词义为“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思想作风;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前后词义进行对比,“主义”一词原本的内涵为“学说上的根本标准”,到《现汉》中,词义具体到客观世界、社会生活、思想作风等多方面,其外延依旧是诸多组成“主义”的类。

这种词义内涵随着人的认识而逐渐清晰、准确,外延却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词义的深化,在《子集》中,词义深化的“无源词”共有23个。

2.词义范围变化

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与转移,是指在词汇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外延发生的改变。

(1)词义范围的扩大

词义范围扩大,是“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小变大的结果,也就是词的某个意义由原来的表示种概念,扩展为表示类概念的变化和发展”[4]。

①单义词词义范围扩大

如图1,其中S 表示内涵,P(1)表示词义原有外延范围,P(2)表示词义扩大后外延范围,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

图1 单义词词义范围扩大示意图

例如《子集》中,“个人”是指“謂一人也,就其羣集而言之曰團體,就其單箇而言之曰个人”,发展到《现汉》中变化为“一个人(跟‘集体’相对);自称,我(在正式场合发表意见时用)”。显而易见,“个人”的内涵未变,而反映对象不仅包括原来的跟集体相对的意思,还扩大到“自我”的代称。又如“主笔”,由“報紙之編輯人或稱新聞記者”扩大到“指报刊编辑部中负责撰写评论的人,也指编辑部的负责人;主持编写”,在原有的词义上增加了“主持编写”的意思。这一类无源词共有45个。

②多义词词义范围扩大

多义词词义一不变,词义二范围扩大,可通过图2 清晰得到。其中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1.1)表示词义一扩大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2 多义词词义范围扩大示意图A

例如“人格”一词,《子集》中解释为“人之品格也”“謂在法律上有自主獨立資格也,如奴婢囚虜,則無人格;又財團社團,在法律上亦有人格,參看法人條”,两个词义;《现汉》中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对比可知,“人格”词义中作为法律上独立资格的这一词义不变,另一词义“人之品格”在包含“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同时扩大到“人的性格、气质等特征总和”方面。这一类词共有2个。

多义词词义一与词义二有共同的特点,两个词义范围共同扩大,产生出新的词义范围。可通过下图清晰得到。其中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表示词义一与词义二扩大后的新的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3 多义词词义范围扩大示意图B

例如《子集》中,“分家”一词,《子集》解释为“分家产”与“日本成年男子分立一家”;《现汉》中解释为“亲属分家产”与“泛指一个整体被分开”。前后词义对比,《子集》中“分家”一词的两个词义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从“本家”中分离,“个体”从“整体”中分离,这就为“分家”词义扩大为“泛指整体被分开”提供了可能。这一类无源词共有2个。

(2)词义范围的缩小

词义范围缩小,是指词义所指称客观对象的范围由大到小的变化,事实上“就是词的一个意义由表示类概念,变成为表示它的种概念的演变和发展”[4]。

①单义词词义范围的缩小

其中S 表示内涵,P(1)表示词义原有外延,P(2)表示词义缩小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4 单义词词义范围的缩小示意图

如“出席”,原本“学生到班、会员到会”都算是出席,但是现代对象范围缩小为重要人物参加会议,“特指有发言权或表决权的成员参加会议”;又如“交战国”,原本指“兵力相互敌对的国家”,现代则指“已交战或处于战争的国家”。这一类“无源词”共有4个。

②多义词词义范围缩小

多义词词义一不变,词义二范围缩小或消失,可通过下图清晰得到。其中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1.1)表示词义一范围缩小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5 多义词词义范围缩小示意图

如“公函”原本在表示“公文书”之外,还有“多數人合而致書”的意思,但在《现汉》中只保留了“公文书”的意思。这一类“无源词”只有1个。

另外,还有一类,多义词的多个词义同时反向变化,词义一范围在扩大的同时,词义二在缩小。可通过图6 清晰得到。其中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1.1)表示词义一范围扩大后外延,P(2.2)表示词义二缩小或消失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6 多义词的词义反向变化示意图

如“侦探”一词,《子集》中“軍中所設。專司探索敵狀。查看地勢。報告軍情等事。爲全軍之耳目者。古謂之斥候。今謂之偵探”的意思消失;“查緝刑事民事案情者”的意思扩大为“暗中探知案情”的行为与“做侦探工作的人”两个意思。这一类“无源词”共有2个。

(3)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包括词义概念的转移与词义色彩的转移。

①词义概念的转移

词义概念转移指“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3]词义转移与词义范围扩大有所不同,区别在于,扩大时内涵不变,转移时内涵发生变化。

参考图7,其中S 表示词义原来内涵,S(1)表示词义转移后内涵,P表示原来外延,P(1)表示词义转移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7 词义概念转移示意图

如“修业”,原指“停止业务而休息”,学校休假也被认为是修业。但是经过词汇的发展,现代的修业表示“停止营业与结束一阶段的学习”,词义反映对象发生了转移。这一类“无源词”共有10个。

②词义感情色彩转移

词义感情色彩转移,包括“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原义的反面”[3]。这一类“无源词”只有一个,“利己主义”由褒义色彩转为贬义色彩。

对于多义词而言,在其中一个词义范围发生扩大或缩小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另一词义的转移。

如图8,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1.1)表示词义一范围缩小后外延,P(2.2)表示词义二转移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

图8 多义词词义范围扩大与转移示意图

例如“主政”一词,《子集》解释为“舊時各部主事稱主政”与“報館之主筆亦稱主政。卽主持共事之義”;《现汉》中解释为“主持政事”。很显然,“報館之主筆亦稱主政。卽主持共事之義”这一词义消失,另一词义由“舊時各部主事稱主政”(职务名)转移为“主持政事”(行为)。

图9 为词义一缩小,词义二转移图示。其中,S(1)表示词义一内涵,S(2)表示词义二内涵,P(1)表示词义一外延,P(2)表示词义二外延,P(1.1)表示词义一范围扩大后外延,P(2.2)表示词义二转移后外延,圆圈表示词义反映对象范围大小,也就是词义外延范围,方框表示词义内涵范围大小。但是《子集》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图9 多义词词义范围缩小与转移示意图

(二)词形的变化

词形,即词汇的形式。如果一个新词是在旧词或旧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新词与旧词在词义上就有了某种关联。除此之外,或是由于印刷错误、或是由于语素演变等原因造成的词形的变化与词义发展并无关系。

《子集》中有这样一类“无源词”,在流传过程中,它们的形式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包括:“佛郎”变为“法郎”;“佛兰绒”变为“法兰绒”;“内函”变为“内涵”;“冰其冷”“冰乳酥”变为“冰激凌”或“冰淇淋”;“印刷物”变为“印刷品”六组。“佛郎”“佛兰绒”“冰其冷”“冰乳酥”“印刷物”五个词只有形式发生变化,词义并不改变,“内函”一词在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词义范围扩大。

词形的变化原因有历时和共时两种。历时变化是两个词汇先后产生,先产生的词汇因为借用、误用其他语素,或者由于语音的变化、方言的流传而使语素发生变化;共时原因是指两个词语几乎同时出现,二者相互竞争。

香港中国语文协会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简称《词源词典》,下同)收录的是19 世纪初期20 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分汉语新词,黄河清先生《近现代辞源》收录的是明末清初至1949 年前后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一些本族新词,在时间上对《词源词典》进行补充,《辞源》收录的则是1840 年前的大部分词汇。三本辞书加以对比,晚清民国时期外来词、新造词演变情况基本可以了解。

根据三本辞书对比情况,逐一分析:

“内函”与“内涵”:“内函”1915 年之前,“内涵”最早出现于1931 年,《辞源》未见收录。两个词几乎同时产生。《近现代辞源》在对“内函”进行解释时,特别标注出来“内涵”有“内函”“内含”“内包”多种形式。“函”本义是“舌头”,“涵”本义是“水泽”,发展到后来,两个字都有了“包容”的意思,存在互通之处,属于形近词。词形变化属于共时原因。“内函”在被“内涵”代替的同时,词义范围扩大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的用语习惯造成的,而不是因为词形的变化。

“印刷物”与“印刷品”:“印刷物”出现于1915 年之前,“印刷品”出现在1915 年。“印刷品”替代了“印刷物”后,“印刷品”还在使用。词形变化是因为组成词汇的语素之间存在着联系。“物”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万物”,《现汉》中有“东西;事物”的意思;“品”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众多”,在《现汉》中有“物品”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物”就是“品”。两个词基本同时产生,而造成两个词收录情况不同的原因在于《近现代辞源》《词源词典》与《辞源》收词要求的不同。

“佛郎”和“法郎”;“佛兰绒”和“法兰绒”“冰其冷”“冰乳酥”与“冰激凌”或“冰淇淋”:《近现代辞源》解释“法郎”时,特别标注“法郎”还有“佛郎”“夫郎”等多种形式。“冰激凌”最早出现于1949 年,“冰淇淋”最早出现在1924年,还有其他“冰其淋”“冰其凌”等词汇均出现在1917年至1924年之间,最早出现的应当算得上是“冰积凌”一词,是出现在1866 年,但是两本书中均未收录“冰其冷”和“冰乳酥”两词。这几组词,是音译词和意译词。词汇出现的时间接近,属于译名时词形竞争问题。

晚清民国时期时间跨度小,加之外来词的较为稳定,词形变化多是由于共时原因引起。

(三)使用领域变化

晚清民国以来,中方文化通过吸收外来、改变自身来寻求自身生存之路。这表现在词汇的发展上,就是政治、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词汇呈现出增多趋势。《子集》中“无源词”共有717个,对比《现汉》来看,至今仍在使用的“无源词”共有296个,其不同领域的“无源词”分布情况大体可参见表1:

表1 “无源词”使用领域分布一览表①

由上表可知,至今仍然使用的大多是政治、科技词汇(还不包括专有名词)。首先,这与晚清民国时期独特的社会情况有关。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政治、科技词汇。在“无源词”中,这几类词汇所占基数较大。其次,鉴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呈现出科学的发展状态,这就为政治、科技词汇的存活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汉语新词语发展演变规律探微

根据《子集》中“无源词”与《现汉》的对比研究,“无源词”主要在词义、词汇系统两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一)词义扩大化:由特殊性到普遍性发展

《子集》中“无源词”词义的变化,绝大多数表现为词义的扩大。词汇原有词义向着普遍性、抽象性方向发展,词义反映对象由个体向整体发展。如“代表”,本就是“甲代表乙”的意思,词义单一而具体。而到后来,扩大到“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呈现出抽象化趋势。又如“假定”,原本指“科学说明一个道理,如果证据成分,可以先认为它就是定理”,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其在被证明是定理之前,就是先假定是定理,而到后来,“假定”扩大到“姑且认定”的意思,不再局限于科学方面,而是用于各方面,带有普遍性的色彩。

(二)词汇系统变化:以政治、科技词汇为主

政治、科技词汇历来是不同时期新词的主力军。词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只要社会在发展,人的认识就会发展,就会有新的词汇出现。政治、科技往往是社会发展的侧重,如此,便决定了政治、科技词汇的使用数量比其他词汇要多得多。

本文以《子集》中“无源词”为例,对民国时期汉语新词语发展演变进行初步考察,将其与《现汉》进行对比研究,从词义、词形两方面进行主要说明,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浅层推测。但是,民国时期的汉语新词语并不与“无源词”为相等关系。在考察过程中,鉴于专有词汇的专一性,将专有词汇剔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对研究结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词义方面的对比也存在一定不足。民国时期独特的社会面貌,以及现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统一划分标准,依然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注释:

①因为“无源词”中有部分词汇属于多义词,且不同词义隶属于不同使用领域,所以上表中不同领域词汇个数之和大于流传至今“无源词”总数。

猜你喜欢

辞源多义词外延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
《辞源》和《辞海》的性质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