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研究

2020-05-28罗雁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物保护人才培养

罗雁冰

摘 要:文物保护是一门新兴交叉學科。随着文物保护研究与的实践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文物保护教育也在快速跟进。面对全国文物保护人才严重短缺,中国高校文物保护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首要的是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其次是以需求为导向,校内整合校外合作的方式,促进文物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文物保护;大学教育;学科化;人才培养

由于文物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文物保护既涉及历史学、考古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还必须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病理学、地质学、矿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工医学交叉融合,才能实现对文物本体和所蕴含文化信息的最大程度的保护。这就要求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文物保护理论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保护文物价值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文物保护的师承制到科学保护理念的转变,但如何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如何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文物保护教育工作重点。本文结合多年来文物保护相关教学与研究,对我国高校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及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不揣浅陋,敬请方家斧正。

一、我国高校文物保护教育总体状况

我国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1]、国有可移动文物108154907件/套[2],但目前我国国有博物馆修复人员仅有3000人左右,文物保护修复任务与文物保护队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大量亟待维护、修复的珍贵文物得不到及时保护,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文物保护和科学工作的开展,成为了制约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因此,对于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文物保护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为首的几所高校开始了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个时期培养的学生目前已成为活跃在各文博单位从事文物保护的生力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高校曾经尝试涉足这个新兴方向,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坚持下去。近年来,特别是从“十二五”开始,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视以及经费的投入,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等专业/方向也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地上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80所高校,相继建立了文物保护或者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或者研究方向。自上世纪90年代年开始,我国先后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文物保护机构、大学合作,通过举办培训班、项目合作等形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初步形成了多途径、多模式培养我国文物保护人才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修复师们拥有精湛的传统修复技艺,并一直活跃在各大博物馆和民间。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门大开,文物保护的科学观对我国文物修复工作冲击很大,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我国的文物保护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都亟待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的文物保护往往设置于考古、历史或艺术等专业下面,没有系统的专业课程、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文物保护教师话语权低等现象十分突出。甚至有高校的文物保护仅仅就是“象征性的牌子”。如何建设文物保护这一新兴学科体系,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保护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并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将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融入相关的专业课程,是我国高校在面临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专业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理论体系等。

(一)学生专业知识单一,教学被动

文物保护专业是一门文理交叉的新兴学科,尤其是化学、物理、生物等理工课程知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应用广泛。欧洲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波兰等国的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化学、物理等理工科知识背景,且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对于有经验者优先录取[3],突出了理工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开设有文物保护相关课程的近80所高校,其中有近50所学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近20所大专高职类学校,培养本科的学校只有近20所。我国高校文物保护的招生,基本实行文理兼收,但高校实际招收的文科学生居多。学生理工科基础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薄弱,对保护中所涉及的科学理论知识如文物的病变机理、保护材料的选择、科学分析技术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困难。正如复旦大学陈刚老师所讲:常常是一个文物保护本科毕业生,在学术硕士、博士阶段的科研能力可能比不上一个在化学、物理、生物专业毕业的本科生[4]。对于文物保护学科的学生来讲,没有很好的从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的底子,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即使在研究生阶段,比较难有创新性研究。

(二)教学课程资源薄弱,难以满足文物保护专业教学的需求

文物保护过程需要涉及到对文物材质的分析、病害的研究、修复技术的选择、环境的控制等。文物质地及保存状况的差异,决定了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的千差万别。因此,文物保护工作者掌握多学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知识的老师共同来完成理论教学工作。我国除了少数几所高校如西北大学、复旦大学的文物保护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化学等理工科专业派生的外,多数高校的文物保护专业/方向设置于考古、历史学或者艺术等学科下面。这样,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不可避免地被烙上上一级学科的影子。学生要面对所属学科沉重的学分压力;仅有的几位从事文物保护的教师,也仅能有所侧重地选取研究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没有精力让学生涉及文物保护的浩繁的知识体系。

教材是教学之本。目前除了少数高校以王惠貞老师编著的《文物保护学》作为参考教材外,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内部实验讲义。这些讲义多是由任课教师依据自身经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把握全局。一些讲义资料一使用就是多年,保护用材料、保护新技术、新方法很难及时跟上,对学生全面掌握最新前言动态具有严重的滞后现象。

(三)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难以继承发扬传统修复技艺

我们今天讲文物保护,并不是要摒弃我们精湛的传统修复技艺,继承和发扬修复技艺是我们的责任。将高校的文物保护专业/方向设置于其它学科下,造成一些高校文物保护专业/方向学生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分散的、临时的实践教学给实践考核带来很多的困扰、给教师的实验教学、学生的积极学习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我国传统修复中有一句俗话:“三年打杂,十行入行”;“择一业,终一生”。外行看到的只是经过能工巧匠们保护修复好的文物,谁能知道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背后长久的专业训练和积累。文物保护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动手实验,包括修复实验和科学分析实验。实验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夯实基础。学生没有经过专业实践的沉淀,哪里来的耐心,又哪能谈得上真正的热爱。

三、教育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构建文物保护学科体系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争相开设文物保护相关专业/方向,但总体处于各自为阵的局面。文物保护设置于其它学科下,往往导致高校文物保护学科的边缘化。为此,复旦大学陈刚教授呼吁:“文物保护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可以系统梳理这一学科体系下的构架和内涵,建立理论框架的时候了”[4]。 敦煌研究院的苏伯民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龚德才教授、复旦大学的杨光辉教授等都分别在多种不同场合下提出,希望要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这样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文物保护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其科学内涵非常丰富。文物保护如同医学一样,既需要有外科医生-修复者,也需要有内科医生-科学保护者;既需要有检验科-科学仪器分析室,又需要有治病场所—文物修复实验等。面对我国众多急需保护的文物,我们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诚然,要实现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很难,但我们高校培养的文物保护人才至少也应该在某一领域有着特长而能在其它领域灵活应用的人,在某一领域有专长,同时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引领大局,可以让他们在将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文物保护无论设在哪一个专业下面,都不利于文物保护学科的健康发展,都会让文物保护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跟在上一级学科后面跑步,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没有归属感,学生没有认同感!文物保护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其保护理念、原则和特殊要求的一些材料、工艺及需要实现的保护效果,应是一整套完整独立的体系。文物保护需要借鉴所涉及学科的经验,但同时又必须要有一整套自己的学科体系,才能使这一学科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认可,才能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才能更有效的为文物保护输送人才。

(二)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文物保护涉及学科众多,要从目前的“一穷二白”独立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也不是三五年能够完成的。但是,很多高校都有很好的学科资源,高校所在的地方也有大大小小的文博单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通过校内整合、校外合作,才能实现培养文物保护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校内整合,实现基础理论的学科交叉

作为一个才在我国走过30年左右历程的新兴学科,从头建设文物保护的各相关学科是不现实的,但对于文物保护学科学生的培养、交叉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又是必要的。在有限的师资力量情况下,可以挖掘校内资源,让校内不同学科教师参与到文物保护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也是现实的。在目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文物保护对许多人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可以把不同学科感兴趣的教师联合起来,解决师资的问题。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拥有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可以说文物保护涉及的所有学科都可以在校内找到。因此,文物保护师资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化学、物理、生物等等专业感兴趣的老师一起合作,从项目做起,首先让其它学科老师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理解并掌握文物保护的相关基本原则、方法、理论体系等。然后以合作导师的方式,让不同学科的老师参与到文物保护课程建设中。通过合作系统吸收其它学科的最新成果,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应用于文物保护的人才培养中,真正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人才水平的提高。

(2)走进文博单位,开展实践教学

随着国家文博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9年9月,国家文物局已在全国批准了七批次建立了33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几乎涵盖了文物保护所涉足的各方面,并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另外,各省市级文博单位也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文物保护实验室或/中心。这些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保护实验室/中心,都拥有较丰富的科研仪器设备,同时也有不同领域的传统修复师在各博物馆常年修复馆藏文物。另一方面,我国文博单位科技保护人员相对比较缺乏,传统修复师具有精湛传统修复技术的人员,但他们没有经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因此,开设文物保护的高校可以与文博单位联合办学,发挥各自的优势。高校教师可以将先进的修复理念传授给文博系统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修复理念,并在科学技术上进行指导;高校可以利用文博系统的科研资源、文物资源、传统修复技术资源,借助文博单位的修复力量和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直接接触到一手的文物,又可以在传统修复师的带领下进行修复实践的体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美国、意大利、波兰的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美国的纽约大学直接将其文物保护中心建于纽约的第五大道上,利用第五大道上众多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常年聘请各大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到中心上课,然后将文物保护不同方向的学生的实习放在不同的博物馆中,让学生直接体验/参与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让学生有了专业实习的场所。目前我国的如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直在个这方向努力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边学边用,更有利于文物保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以需求为导向,在学中教

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科学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需要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物遗产,另一方面是缓解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短缺。所以我们应该在更广泛的文物保护教学研究领域参与到国家的文物人才培养战略,要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人才的需求出发,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针对目前需要的大量的古籍修复人才,地方高校和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大大缓解了古籍修复人才的短缺。对于我国急需的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高校可以参照目前的古籍修复人员培养模式,如完成教学课程学习后,直接让学生到各大型文物保护单位如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院,以项目跟踪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打杂”,熟悉文物保护工作的流程、基本原则、材料的选择、方案的制定等,这样更有利于更专业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为解决我国大量文物亟待保护与文物保护人才急缺的突出矛盾,高校应结合现状与自身条件,从构建学科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等出发,通过独立学科体系的建立,形成文物保护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通过内培外引,整合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新兴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只有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起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柳霞. 我国不可移支文物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丝绸之路[J]. 2016(22): 59-60.

[2] 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 http://www.sach.gov.cn/art/2017/4/7/art_722_139374.html,2017年.

[3] 孙飞鹏,李家骏. 欧洲文物保护高等教育概况及对我国发展文物保护高等教育的借鉴[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4: 316-324.

[4] 陈刚.人才培养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群言, 2019(10): 10-12.

作者简介:罗雁冰(1974- ),女,副教授,四川成都人,现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从事文物保护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文物保护人才培养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