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味外之味

2020-05-28闫晗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薄荷拉萨餐饮

闫晗

2019年11月25日,“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旅游推介活动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巴桑次仁没有意识到,他的餐馆与剧场,应和了西藏旅游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线,在为“冬游西藏”提供文化支撑。

巴桑次仁今年40岁,人们习惯叫他巴次。巴次是拉萨阿可丁特色餐饮连锁店的老板,在拉萨拥有4家餐馆。同时,他是一位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为阿可丁牧田舍剧场的运营和演出投入大量精力。除了阿可丁自己的员工,拉萨的著名音乐人、艺术家,都有可能出现在小剧场的舞台上。

别人是为了餐厅增加表演项目,巴次是为了表演而开了餐厅。巴次曾经是武警总队文工团的编导,妻子也痴迷于艺术,于是双双离开熟悉的生活圈子,到拉萨来实现艺術梦想。

巴次熟悉拉萨,对拉萨藏餐有自己的理解。巴次认为,藏餐在拉萨更显丰富,融合了内地元素,还吸收了邻国尼泊尔、印度的餐饮文化。旧时代噶厦贵族们为了让自己的厨师在客人面前展现惊艳的菜肴,会专门送他们去各地深造。深厚的文化累积使拉萨藏餐格外讲规矩,有庄重的礼仪,甚至会规定什么季节、什么时间食用哪种食材。

巴次的餐厅做创意菜,而且10年多一直坚持做环保。他说:“我们上的菜,盘子里除了骨头没有可以扔的东西。我们店里没有油乎乎的潲水桶。”阿可丁的店里没有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甚至不卖塑料瓶的碳酸饮料,所有食物饮料都是“阿可丁出品”。

1.以“四和谐”为主题的藏式蛋糕;

2.用青稞制作的月饼

3.帅气的厨师长亲身上阵拍广告;

4.巴桑次仁兼任编剧与导演的工作(图片均为巴桑次仁供图)

关于环保,巴次有很多想说的话,这些话语在舞台上被表达了出来。阿可丁牧田舍剧场做了不少试验性的演出,引入民族舞、现代舞等多种元素,绝大部分主题都与环保有关,刚刚结束的今年最后一场演出:《境——洁心之旅》就是关于垃圾分类的。

布景完成那天,巴次在微信上向朋友们展示一段视频,一双巨手托着湛蓝的有迷幻之美的地球,背景是他得意的笑声:“我们的舞台,耶嘿嘿嘿嘿嘿嘿,感觉出来了终于——”

巴次对阿可丁很有感情,“这是我跟我爱人开的店,里面有我对生活的所有追求、所有梦想”。他餐馆的菜品,颇具想象力。巴次夫妇自认不是餐饮专业出身,而且传统藏餐中有太多禁忌,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通过餐饮来传达心中的藏文化。

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巴次的店像一面镜子很快折射出其他地域的餐饮文化变相。例如,内地流行的脏脏包、脏脏奶茶,经过产品研发团队的改良,以脏咖啡的形式出现在阿可丁连锁店里。浓郁的奶油满溢出咖啡杯,堆积在咖啡碟上,铺满芳香的可可粉,让人垂涎欲滴,这款咖啡很快成为了店里的新爆款。阿可丁菜单上饮料餐品,数以百计。巴次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与妻子做新产品的研发。

在阿可丁,巴次没有过多关注过游客,却很在意一群孩子: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内地西藏班的小孩一放假,好多都来我店里,阿可丁是他们很喜欢的一个牌子。他们觉得,阿可丁能代表现代藏族年轻人的一种状态。”巴次为此感到骄傲。

巴次说,拉萨藏餐的做法在变化,但并不存在与传统餐饮的冲突。在巴次看来,拉萨的气候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变了,蔬菜和水果都有了,变的何止藏餐呢?连唐卡的画法都在变,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巴次对我们说着,忽然就念出一句宣传语:“树上山、河变湖、暖入户”。一边念着,笑了起来。

是的,这里是拉萨。拉萨自古以来就是西藏文化的中心。西藏每个地区的餐饮文化都不同,融合点在拉萨——生于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一生的追求就是去一次拉萨。人们带着家乡的物产来到这里,卖掉换钱,再买别的东西带回家乡。农耕文化、牧业文化、林地文化在拉萨交杂相融,再辐射回整个藏区。

小雪节气那天,李雅从日喀则的亚东回到拉萨。她从下亚东乡的菜市场捎回了芜菁、红皮土豆和长着漂亮紫色花纹的芸豆,“这种豆子适合放在粉丝汤里吃”,李雅说,“配着芜菁的千缨子放进火塘煮,有山野的清香。”

2013年,李雅来到拉萨,至今已在拉萨工作了6年。她为西藏文化着迷,为藏餐着迷,向藏族朋友们取经学做各式各样的藏餐,在自家开席招呼朋友们来吃。她不光感兴趣藏餐怎么做,更感兴趣藏餐从哪儿来。

1.阿可丁像一面镜子,很快折射出其他地域的餐饮文化变相(巴桑次仁供图);

2.在新炸好的红皮土豆上撒千薄荷(李雅供图);

3.李雅在冲赛康买到新鲜的“白罗”——油菜花的叶子(李雅供图);

4.装饰着鲨鱼皮的藏刀(李雅供图)

在我联系李雅时,她正要去八廓街的鲁仓甜茶馆拜访一位老先生。她要在拉萨寻找鲨鱼。

李雅从冲赛康的古玩市场淘到一把藏刀,牦牛骨刀柄,黄铜刀鞘,刀鞘上嵌着一小块儿颗粒纹路的皮革,找行家问,说是“鲨鱼皮”。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寻到鲨鱼的踪迹,并非孤例。英国人斯潘塞·查普曼在《圣城拉萨》中记述噶伦家的家宴:“第十五道菜上了以后,谁也吃不下了,结果管家又上了两道菜:酒焖鲨鱼肚和烧汁鱼翅。”李雅感到好奇,本应出现在万里之外的鲨鱼,为何会奇幻地出现在拉萨?查普曼的记载是否属实?她希望从重视美食的后人口中寻到答案。

当李雅拎着一壶甜茶来到老先生的桌前,甜茶馆已是人声鼎沸。

吃藏面、喝甜茶是拉萨最常见的早餐,相当于天津人的馃子豆浆和武汉人的热千面。

藏面是碱面,嚼劲好。藏面分粗面条和细面条两种,正式烹饪之前做过熟制的预加工。压好的面条在滚水里氽熟,捞出来晾干,吃的时候再下到面汤里烫热。

藏面的汤头尤其出彩,用上好的牛肉、骨头熬汤,肉煮熟捞出来切丁放到面条上,再加新肉进汤底,一直加料,汤锅翻滚不停。藏区煮汤底用的香料不多,只放点盐,如今有些地方也会加大料。坚持传统做法的铺子,断不会添加乱七八糟的香料,掩盖肉的原香。

藏面、炸土豆、酸萝卜、肉饼,再配一磅甜茶,是拉萨人的“早餐全餐”。拉萨的炸土豆像四川小吃狼牙土豆,撒的调料不同,有些店撒辣椒,还有些店撒藏野葱和盐巴调制的调味粉。腌渍酸萝卜是汉地传来的吃法,“酸萝卜”的藏语读音和汉语很接近。

拉萨的肉饼里,有一种内地常见、却很少与肉搭配烹饪的香料“坡日里”——其实就是薄荷。不仅肉饼,藏包子里也会加入薄荷,且用得特别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是薄荷。这种传统肉饼的薄荷味很重,有些人吃不习惯,现在越来越多的店铺改在肉饼里放葱了。倒是咖啡廳、西餐厅的薄荷用量越来越大,薄荷也卖得越来越贵。

李雅熟悉菜价,每隔一天就要逛一次菜市场。在拉萨市区,她最爱去的是藏族人聚集的市场冲赛康。这里有本地产的红土豆、辣椒、藏野葱,附近居民自己种的芹菜和小白菜,其他市场看不到。新鲜的酥油裹在大黄苍青的叶子里,气味柔和。再往市场里走,大块金黄的牦牛奶酥油堆垒,让空气中满溢酥油独特的浓郁气味,这与河北姑娘李雅熟悉的内地菜市场的鲜生之气不同。这是属于她的拉萨味道。

李雅说,拉萨的冬天并不寒冷,阳光媚人。冬游西藏,在饱览藏地冬日风景的同时,可立一隅,体会一座古老城市的味外之味。

猜你喜欢

薄荷拉萨餐饮
可怕的餐饮外卖
拉萨舰,入列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那盆猫薄荷 终
那盆猫薄荷 4
那盆猫薄荷(2)
那盆猫薄荷 1
拉萨姑娘美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