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县域经济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5-28中共克东县委员会

奋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贫困户攻坚

中共克东县委员会

克东县地处黑龙江省中北部,辖7个乡镇、10个农林牧场、98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总人口29.8万,其中耕地面积188.5万亩,农业人口23万,是中国腐乳之乡、中国天然苏打水之乡、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乡、中国婴幼儿乳粉之乡,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克东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有效衔接,为高质量脱贫提供强劲支撑。

一、壮大县域主导产业,有效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培育优势产业,夯实经济基础。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大豆、苏打水”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发展达15家,拉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4.4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35.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86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112%,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狠抓产业融合,释放发展红利。坚持以“两头两尾”为抓手,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依托飞鹤乳业、禹王大豆、克东腐乳等重点食品加工企业,委托14家合作社规模种植青贮玉米、高蛋白大豆等定向农作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叠加带动8991户贫困户土地流转,户均年增收853.5元。三是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转移就业。通过延长做粗产业链条,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增加贫困户就业渠道,带动从土地规模经营中解放出来的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务工,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四是建立帮扶机制,带动村级经济。在县乡机关包扶贫困村之外,组织全县43家重点企业结对帮扶非贫困村,通过帮助谋划脱贫思路、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帮助非贫困村发展村级扶贫产业。已投入资金265万元,带动3425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74元。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提升扶贫质效

一是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通过“壮大、扶中、抓小”,着力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3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规范社13个,其中股份社、一体化社及联合社10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130万亩。二是做大“一乡一业”,增强带贫能力。从各乡镇实际出发,明确产业方向,2019年投入8844.4万元发展产业项目,扶持天伟、源晟、北辰、东惠等示范社延长产业链条,加工甜玉米罐头、速冻蔬菜、笨榨豆油、速食鲜菌等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放大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吸纳务工、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密切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9年全县带贫经营主体58个,叠加带动贫困户13190户,户均增收275.2元。三是做好“一村一品”,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整合资金2880万元,扶持村集体建设大棚1028栋,组织贫困户发展以果蔬和食用菌为主的棚室经济,通过劳动务工、委托经营等形式,带动贫困户1061户,户均年增收958元。制定出台《脱贫攻坚农业若干奖补政策》,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创业热情,发展食用菌、中草药、青刀豆、黑猪、麻鸡、梅花鹿等特色种养业。累计发放农业奖励补助资金278.6万元,12个新型经营主体获得扶持,909户贫困户获得奖补。四是做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注重既抓种得好、又抓卖得好,利用克东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县的契机,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我有半亩园”“兢山馆”等电商平台,创立了“十子下乡、扶贫电商”新模式,举办农特产品博览会、提子节、豆角节等展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我有半亩园”带动贫困户834户,网络零售额达12.9亿元,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名。2019年“双十一”期间,网络零售额达1.38亿元,在全省縣域排名第一,既繁荣了消费市场,又助力了脱贫攻坚,分别在省市电商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扎实推进新型产业,积极创新扶贫举措

一是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全力保障产业扶贫。在金融扶贫中,对贫困户给予“免抵押、免担保、政府全额贴息”信用贷款。两年来,县政府共投入风险补偿金5560万元,财政贴息913万元,解除了银行和贫困户后顾之忧。二是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实施“5+”扶贫模式。引进牧原集团“5+”扶贫模式,通过“政府+银行+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方式,成立众惠共赢农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贷款入社建设猪场,租赁给牧原集团养殖生猪,企业按投资额6%给付租金,合作社以租金带动贫困户增收。共有5190户贫困户入社,入社资金2.1亿元,合作社每年为社员每人增收1792元,既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三是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实施阳光扶贫模式。在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上,我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采取“政府投资、集中建设、收益到村”模式,整合投入资金2.23亿元,建成村级光伏电站96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总装机容量26.1兆瓦,年均上网发电量3700万度,可实现年收益2800万元,连续受益20年。并网以来累计发电7000万度,实现收益525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400元。制定了《克东县光伏电站收益分配办法》,重点向失能、半失能贫困户和公益岗位倾斜,为精准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利用光伏收益,鼓励引导贫困户参加农村公益岗位,做好村屯卫生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共有3940名贫困人口受益,年均增收3000元。

克东县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坚持把主导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通过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扶贫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既增加了村集体积累,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淑滨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贫困户攻坚
村级主导产业对增强村级经济及农民增收的探讨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