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新月异龙江路

2020-05-28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

奋斗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江农村公路里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的大车道、60年代的战备公路到80年代拥有第一条汽车专用公路,再到逐步建成功能健全、便捷高效的公路网,龙江公路人用热血和汗水实现公路跨越发展,用实干与创新铸就畅通路网。70年来,黑龙江不断完善三大路网体系,构筑起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现代公路骨架网络,并通过与铁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以及与邻省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全面对接,形成了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龙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慢到快质的飞跃。放眼龙江大地,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

迎难而上,保障建国初期龙江工农业建设

1949年至1952年是黑龙江省公路恢复时期,对公路主要是组织群众,利用农闲进行春秋季整修,以保障路面平坦。在部分干线公路上,建立养路段,配备专业道班工人修路、护路,同时建立群众养护组织。这一时期,黑龙江省贯彻执行民工建勤政策,采取依靠地方、动员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手段修路筑桥。当时人员少,特别是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筑路施工机械严重缺少,全地区仅有日伪时期留下来的几台旧压道机,其他完全使用锹、镐、扁担、土篮子等,建设条件极其艰苦。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诸项事业并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把公路建设重点放在重要工业区、重点产粮区以及大型农场、矿区,先后改建了鹤岗至萝北、林口至鸡西、克山至拜泉等公路,首次修建了齐齐哈尔至富拉尔基全长33公里的砾石级配路面公路,同时在明水至安达公路上试铺5公里渣油路面,这也是黑龙江省修建渣油路面之始。截至1957年末,黑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16892公里,是1949年5912公里的2.8倍;晴雨通车里程1747公里,是1949年107公里的16倍;有道班工人618名、群众代表工1690名。

1958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公路状况有明显改善,砾石路面、渣油路面、沥青路面里程不断增加,以石拱桥为主的永久性桥梁也有较快增长。到1966年,黑龙江省共修建黑色路面471.2公里、碎石路面6354公里;计有永久性桥梁482座、15278米,分别为1960年的7.9倍和3.1倍。1967年至1976年,新建改建了嫩江至漠河、二龙山至抚远、海青至四合等边境公路。这些公路的顺利修建,对发展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越发展,跑出改革开放龙江加速度

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只有国道和省道,由于汽车级别不高,跑不出速度,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马车、牛车、非机动车和少数机动车混行的场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根据对公路的投入和交通运输量进行了重新细分,从单一的国省道增加到国家级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四种类型。

1983至1986年间,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举全厅之力,建设了松花江公路大桥。这是建国以来我省新建的第一座跨越松花江的特大型公路桥,无论是技术难度、工程规模、管理团队,在当时都是全国先进水平。大桥建好后,独特的剪刀造型让人们眼前一亮,不仅成为了哈尔滨最重要的地标,还获得了全国鲁班奖。

上世纪90年代初,为提高公路运输效率,黑龙江省开始启动高速公路建设。1992年,开工建设了哈尔滨至阿城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的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它具备了高速公路主要功能,成为省内高速公路的雏形。1997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哈尔滨至大庆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扩建成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黑龙江省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技术手段和现在没法比,全靠人工拿着皮尺、花杆,每50米测量一次,但大家一想到这是我们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干劲儿特别足!”曾参与该项目设计的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刘国峰说。除了路面宽阔平坦,哈大高速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高了运输效率、带动了经济发展。从哈尔滨到大庆只有100多公里,过去早上从哈尔滨出发,中午要在昌五镇吃顿饭,下午两三点才能到大庆,哈大高速通车后,只要1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与此同时,周边的节点城市,像安达、肇东等地,都开始调整城市布局,将经济开发区向高速公路方向靠拢。自此,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式起步。哈大高速建成后,黑龙江省相继开工建设了哈尔滨至拉林河、哈尔滨至绥化、哈尔滨至佳木斯、哈尔滨至牡丹江等一批高速公路。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44公里,全省13个市(地)中哈尔滨、大庆、绥化、佳木斯、鹤岗、牡丹江6个市都开通了高速公路。

回首黑龙江省交通事业发展历程,国省干线注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过去国省干线以砂石路居多,还有部分渣油路,夏天太阳照在路上,渣油容易晒化,人走上去直粘脚,汽车行驶到60公里的时速感觉就要“飞”了。1995年,“网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此后一直到2005年的十年间,大规模的路网改造、等级提高让龙江国省干线得到了跨越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多数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通达、通畅水平低。到2003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3.3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7万公里、沥青水泥路4492公里,路面硬化率只有13.6%。为尽快改变落后状况,从2003年开始,黑龍江省克服底子薄、基础差、里程长等不利条件,抢抓国家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的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高速前进,服务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

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出了加快公路建设重要决定,用三年多的时间,建设高速公路304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相当于建国以来省内公路建设投资的总和。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512公里,覆盖除加格达奇外的12个市(地)和36个县(市),形成与吉林、内蒙古等临省的6条省级高速公路通道,连通了绥芬河、同江、抚远、黑河等国家一类口岸,连接了五大连池、亚布力、镜泊湖、兴凯湖等重点景区,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覆盖除加格达奇以外市(地)的4小时高速公路经济圈。同时,普通国省道建设也不断突破。截至2018年底,黑龙江省的普通国省道已经达到23440多公里,所有县(市)均已通二级以上公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省交通运输厅也不断加大服务“一带一路”国省干线建设力度。2003年,饶河口岸公路开工建设,虽然道路不长,但由于都是沼泽地,山多取土难,工程进行了三年,克服了施工上的重重困难,终于使笔直崭新的公路直接连到口岸边检大厅,俄罗斯车辆明显增加了。跨境通道有效助力黑龙江稳步迈向对俄发展前沿。2016年12月24日,历经28年筹建的中俄首座跨黑龙江公路桥——黑河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正式开工;2019年5月31日,中俄双方共同完成主桥合龙。

经过十多年的集中建设,全省农村公路路网规模持续扩大,通达深度、覆盖广度稳步提高,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三农”成效进一步突出,农村公路不仅成为全省三大路网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更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亮点。到2018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9万公里,较2003年新增10.6万公里,增长4.2倍。全省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制村通畅目标,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公路,农产品就无法进入市场;路好了,农产品也卖上了好价钱。农村公路通达程度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拉近了农村与市场中心的距离,农业成本特别是运输成本得以降低,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省公路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适度超前、先行发展的理念,以优化网络、提升服务为两大主攻方向,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使龙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完善、结构更优化,为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衢

猜你喜欢

龙江农村公路里程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信用卡积分如何 兑换航空里程数?
数学(一)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
新疆主要城市与景区公路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