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常见的几种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防控

2020-05-28

中国工作犬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犬瘟热螺旋体细小

张 垚

目前,犬常见传染病有狂犬病、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瘟热、犬钩端螺旋体、犬立克次氏体、犬窝咳等,不同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控措施均不相同,现做简单介绍。

一、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咬伤进行传播,含有狂犬病毒的唾液接触到伤口或破损粘膜会引起发病。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病死率100%,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99%的人类狂犬病由患狂犬病的犬类传播到人。目前国内未见有警犬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是否感染狂犬病,接种人用狂犬疫苗是目前人类对抗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犬狂犬病的预防主要通过对犬定期进行犬用狂犬疫苗注射,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有些犬接种疫苗后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

二、犬窝咳

犬窝咳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单一或混合感染所致,幼犬多发,因全窝犬出现咳嗽,故被称为窝咳。临床症状:潜伏期表现为精神、食欲正常或精神略差,或鼻镜干,或流清鼻涕;症状明显期表现为频繁咳嗽,呕吐,呕吐出白色泡沫状粘液或食物,脓性鼻涕,体温升高等症状。

犬窝咳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致死率低。多春秋季气候突然变化时发病。近年来,大量犬同时集中时,多发此病,对警犬教学训练进度和警犬参加安保活动影响大。

目前,犬窝咳主要靠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市场上有注射疫苗、滴鼻疫苗和口服疫苗三种,使用疫苗后,可降低部分病原体感染的犬窝咳发病率,对数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窝咳,效果不理想。

三、犬立克次氏体病

犬立克次氏体病是经蜱传染的血液原虫病,也是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是艾希氏体属或立克次氏体属立克次氏体,寄生于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内。临床特征主要为:周期性发热,粘性或脓性鼻涕,结膜炎,眼分泌物多,呕吐,贫血,渐进性消瘦,后期可见皮肤糜烂,四肢水肿,腹水等。剖检症状:明显脾肿大,肺水肿,心肌内膜下出血,肠粘膜溃疡,肝肿大,肾肿大等。

犬立克次氏体病的流行存在季节性和地区性,该病全年都可发生,7 月、8 月为发病高峰期,因为夏秋季节蜱大量繁殖,成为立克次氏体病传播的重要媒介;该病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因为南方地区湿热,又存在传播媒介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

目前,犬立克次氏体病尚无适用的疫苗。南方地区,经常对犬生活区和周边草地树林消毒杀蜱,有利于降低立克次氏体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该病的关键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该病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需进行血液涂片镜检确诊治疗。

四、犬钩端螺旋体病

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腹水等。

钩端螺旋体通过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引起肝、肾、脾、心肺等脏器和组织的损害。钩端螺旋体的自然宿主要是鼠类,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源和环境,可使家畜和人发病,各种犬对钩端螺旋体均易感。钩端螺旋体病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尤以南方各省最为严重。

目前,犬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但犬型和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疫苗对其他血清型病菌不一定能产生交叉免疫;另外,做好灭鼠工作,以防携菌病鼠的尿液污染食物、饮水和水源,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五、犬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在临床中根据症状常分为急性出血性肠炎型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型两种。

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粪尿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也可长期通过粪尿排毒。犬细小病毒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健康犬可通过与带毒犬直接接触或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该病。

犬细小病毒感染具有高度接触性,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幼犬发病率高、病情较重、死亡率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天气寒冷季节多发,纯种犬及外来犬发病率高于本土犬。

成年犬细小病毒感染发病率极低,鲜有报道;但在警犬社会化训养过程中,会出现仔犬偶尔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现象,呈窝发性、隔几年出现一两窝仔犬发病,还有在接种疫苗后不久就发病的现象。

犬细小病毒感染主要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该病的总体治疗方案为:补充外源性犬细小病毒抗体,抗病毒,抗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病程一般在7 天以上。

六、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早期呈双相热型体温,症状类似感染,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抽搐的神经症状,部分病例还会出现脚垫高度硬化龟裂症状。

犬瘟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冬寒冷季节多发。自然条件下,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2 月龄至1岁的犬最易感染。该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犬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犬及其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犬瘟热康复犬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感染一样,均靠接种疫苗预防,治疗原则和犬细小病毒感染非常相似。

七、犬布氏杆菌病

犬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炎症,引起流产、不育及各种局部病灶,但犬多呈隐性感染。感染犬的主要是流产布氏杆菌(牛型)、马耳他布氏杆菌(羊型)、猪布氏杆菌(猪型)和犬布氏杆菌。

犬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粘膜和消化道传播,其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带菌犬,最危险的传染源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犬,其流产和分娩时随胎儿、胎衣排出大量病菌,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也含有病菌,感染公犬精液中含有病菌,可通过交配传染给母犬。

目前,国内外均有犬感染该病的报道,但在国内警犬队伍中,未见有报道。

预防布氏杆菌病的疫苗有布鲁氏菌病活疫苗(Ⅰ)和布鲁氏菌病活疫苗(Ⅱ)。布鲁氏菌病活疫苗(Ⅰ)用于预防牛羊布氏杆菌病,布鲁氏菌病活疫苗(Ⅱ)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的布氏杆菌病,两种疫苗对人均有一定致病力。目前,没有预防犬布氏杆菌病的疫苗。

临床治疗主要为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疗法。布氏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最敏感,其次是链霉素。人患布氏杆菌病时,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和首选方案是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使用。

造成犬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犬群。若能完全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同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犬的各种传染病。

猜你喜欢

犬瘟热螺旋体细小
一类犬瘟热病毒的诊断与治疗
广州市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的感染调查
一例犬瘟热的诊断、预防与控制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小小的小里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浅谈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大风吹
细小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