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态势计量分析

2020-05-28李若筠吴登生徐伟宣李建平

中国管理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理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者

李若筠,吴登生,徐伟宣,李建平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北京 100085;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1 引言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层次组织管理和经济活动客观规律的科学,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在特定的管理情景假设下,将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实践问题抽象为可求解的科学问题,进而探索这类活动的普适性客观规律[1]。新中国建立后,在华罗庚、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推动下,中国管理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华罗庚教授领导下的“双法”(优选法与统筹法)推广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管理科学化运动。改革开放后,经济与科技发展对科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管理科学依托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自1986年成立伊始,就将管理科学纳入资助范畴,是中国最早资助管理科学基础研究的政府资助机构,在促进中国管理科学发展与优秀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3]。

研究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科发展态势进行监测,有助于系统掌握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及时发现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持续推动学科进步与创新,实现学科的重点突破与跨越。具体来说,第一,有助于管理科学领域学者将自己的研究主题与学科发展的态势相结合,更好地做出原创性的成果。第二,有助于科学基金管理部门进行重点资助领域布局,促进在研究前沿上自主创新,扶持濒危和弱势学科。第三,有助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学科的布局和调整,加强学科建设。

早期由于数据缺乏等原因,对中国管理科学以及下属相关学科发展态势的总结和分析主要依靠定性的文献综述方法。Lasdon[4]和Bartholdi[5]分别在1980年和1986年访问中国之后,分析了当时中国运筹学的学科发展情况。Li等[6]在其研究中突出反映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贡献,尤其是管理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情况。Wang等[7]在回顾了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后,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徐伟宣和李建平[8]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意见,总结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新进展,并对处于国际领先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5项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张玲玲等[9]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发表学术论文是管理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1]。分析中国学者在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因此,有部分学者通过数量统计和文献计量等方法,定量地揭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态势。张诚等[10]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管理科学部遴选的20种管理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作为监测对象,对1994-2004年所刊载的论文进行分析,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成果及科研队伍的现状。刘作仪等[11]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集了2001-2010年78种管理运筹学期刊上,中国学者发表的4262篇学术论文,对发文数量、发文期刊、学术合作和研究热点等维度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Chang和Hsieh[12]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其他亚太国家或地区管理运筹学的发展情况。Wu Dengsheng等[13]进一步系统分析了中国大陆学者近年来在管理运筹学的最近研究进展。李思志等[14]通过引文分析和共引分析两种角度,结合特征提取方法,剖析了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产出分布情况,并通过知识图谱的方法刻画和探索了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轨迹。

此外,作为管理科学学科建设主要的政策支持工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国管理科学的资助力度、资助方式和资助结构等也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影响了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战略布局。因此也有一类研究从基金资助角度探讨中国管理科学学科的发展态势。刘作仪和徐贤浩[15]统计了2003-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受资助情况,并分析了各子学科的资助数量和金额以及发表SCI论文情况。陈晓田等[3]从项目申请数量、资助规模、申请者与获资助者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研究队伍构成、依托单位分布等方面,分析了1999-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项目资助情况。刘作仪等[16]重点研究了管理科学部青年基金申请、立项以及后续获得面上项目资助情况,探讨了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上述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对中国管理科学及其子学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但是针对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较为系统的发展脉络分析仍然比较缺乏。此外现有的大部分研究只针对管理科学中的某个子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运筹学等进行分析,多数是从论文发表或者基金资助的单一角度进行分析,所涉及的论文种类、论文数量以及研究的时间范围等也有一定局限。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学者2009-2019年在393种管理科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资助的基金数据,围绕论文发表和基金资助两个角度,围绕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国际影响以及基金资助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地总结近年来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态势。选择2009-2019时间段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基金总体资助项数和资助金额是近年来才开始迅速增长,早期的项目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早期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少,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难以反映总体情况。

2 中国管理科学的基金资助态势

我国现有资助管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和途径不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起就设立了管理科学组,至1996年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是最早资助管理科学基础研究的政府机构。1986年管理科学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三类项目,分别简称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地区项目)三类项目共有申请123项,资助项目26项,资助金额总计48.8万元,这是中国管理科学领域基金资助项目的起步。自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至1996年设置管理科学部这10年,共资助管理科学领域三类项目953项,经费3260.3万元[3]。此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少数省市的自然科学基金也对管理科学部分领域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图1显示了2012-2019年三类主要基金对管理科学的资助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在资助管理科学研究的三类主要基金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的项目数在1800项以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的项目数基本在400项左右。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也比另外两类要高。总体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管理科学基础研究资助的主要渠道,对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了从基金层面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态势,我们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数据,分析总体的资助力度和各类型项目的受资助情况。

图1 三类主要基金对管理科学资助情况

长期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坚持自由探索”的资助理念的基础上,重点资助以支持自由探索为宗旨的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其项目经费占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的70%左右[17]。而且这三类项目申请与资助的数量多,覆盖分支学科与研究领域面大,能够客观反映整体资助特点与变化趋势。本文统计了2009-2019年管理科学部资助管理科学的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2009-2019年管理科学部共资助三类项目共15832项,累计资助金额达538167.75万元,平均每项获得资助33.99万元。其中,地区项目在三类项目中数量最少为1236项,项均金额为31.23万元,与平均水平相当。青年项目数量与面上项目数量差距较小,但项目总金额和项均金额还有较大差距,不及面上项目的一半。从总量上看,面上项目受资助的项目金额所占比重远超其他两类项目,约占全部金额的67.71%。

从三类项目历年的统计结果来看,项目数和项目金额在近10年间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总项目数从2009年的714项增长至2019年的1815项,年均增长率达到9.78%。其中,地区项目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5.45%。青年项目年均增长率13.68%,从2009年的240项增长至2019年的865项,与面上项目的获批数基本一致。较之项目数量的增长,项目金额的增长更为迅速。受资助的总项目金额从2009年的15918万增长至2019年的59420万,年均增长率14.08%。

表1 200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类项目的总体资助情况

3 中国管理科学重要学术论文的发展态势

管理科学领域一直强调研究成果要跻身于国际学术前沿。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梳理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能较好地反映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态势。国内外现有研究对管理科学范畴的界定还没一个共识,已有对管理科学发展态势计量分析的成果,在期刊选取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英国商学院联盟(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简称ABS)制定的学术期刊指南(Academic Journal Guide)基础上,结合领域专家的多轮问卷调查结果,最终遴选出适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期刊列表,具体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涵盖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科学、宏观管理与政策四个子学科,共包括期刊393种。依据期刊的重要性,将其分为A+、A、B三挡,其中A+级别最高为各领域顶级期刊,共有41种,A档有96种,B档有256种。在整理出393种管理科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的基础上,通过在Web of Science(简称WOS)系统中检索出200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作为本文分析的数据样本。论文检索日期为2019年12月23日,考虑到一方面有较多期刊2019年的论文还没有完全刊登出来,另一方面WOS系统收录论文有一定的滞后期,本文分析内容聚焦在2009-2018年数据,2019年数据作为参考。此外,考虑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目前主要是接受大陆机构作为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为了数据的可对比性,本文中提到的中国学者论文专指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论文,没有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等地区的论文包括进来。论文数据在分析之前进行了相应的预处理,如关键词单复数合并、同义词合并。

图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类项目的年度资助情况

3.1 论文数量分析

数据表明2009-2019年中国学者在393种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9713篇,其中中国学者作为主要作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33652篇,占论文总数的84.74%,具体增长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2009-2019年中国管理科学论文增长情况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发文量突破1000篇,2012年发文量突破2000篇,2018年已经达到6309篇,是2009年1314篇的4.80倍,年均增长19.04%。

图4 2009-2019年中国管理科学主要作者论文占所有论文比例

图4进一步分析中国学者为主要作者的论文占比,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学者在管理科学期刊上作为主要作者的论文比例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年占比为69.03%,到2018年占比已达到了88.57%。

进一步分析中国管理科学论文数量在世界的排名。图5显示,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2009-2019年中国学者发文总量排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从图6显示的历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学者历年发表的论文数增长迅速,发文数量2010年超过澳大利亚、2012年超过加拿大和德国、2018年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截止到12月23日)中国学者发表论文7183篇,约为美国的一半。

3.2 论文质量分析

为了分析中国学者发表论文的质量,我们从393种管理科学国际重要期刊中进一步遴选出了41种A+顶级期刊和96种A级重要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09-2019年中国学者在A+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2146篇,占世界所有A+顶级期刊论文的6.00%;在A级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2107篇,占世界所有A级重要期刊论文的8.83%,具体增长趋势见图7和图8。

图7显示,中国学者在管理科学领域A+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占世界所有A+期刊论文的比例均呈快速增长的态势。A+顶级期刊论文数2010年突破100篇,2014年突破200篇,2019年已经达到300篇,占世界论文比例也从2009年的2.82%增长到2018年为7.95%。图8显示中国学者发表的A级重要期刊论文的数量和占比同样呈快速增长态势。A级重要期刊论文2009年突破500篇,2014年突破1000篇,2018年突破1500篇,占世界论文比例从2009年的4.78%增长至2018年的11.25%。

图5 2009-2019年世界管理科学论文数量国家/地区排序

图6 2009-2019年中国管理科学论文与发达国家对比

图7 200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A+顶级期刊论文数量与占世界论文比例

图8 200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A级重要期刊论文数量与占世界论文比例

为了具体分析中国学者主要在哪些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在表3中展示了发表数量前15的管理科学A+顶级期刊,包括中国学者的发文数量与占该刊论文比例等信息。

表3中结果显示,2009-2019年中国学者在这15种A+顶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525篇,占期刊全球论文总数的9.65%。2015-2019年(5年)发表论文997篇,相比于2009-2014年(6年)发表的528篇,增长了0.89倍。从具体期刊上来看,中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顶级期刊包括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和Operations Research,均超过了100篇。从占比来看,发表数量前15种期刊中,中国学者发文占比较少的期刊还有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和Accounting Review,中国学者的发文量只占该期刊发文量约5%。

3.3 国际合作分析

随着管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国际联系日益紧密[18]。本节主要从管理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数来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态势。

表4显示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篇数逐年稳步增长,从2009年的675篇增长到了2018年的2942篇,增加了4.36倍。国际合作论文占当年论文百分比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基本都处于50%左右。表5显示合作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前五位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其中与新加坡合作论文占到该国论文的比例最高,为24.95%。

3.4 基金资助分析

从基金资助和论文发表的增长率来看,管理科学部资助的项目金额从2009年的15918万增长至2018年的69637万,年均增长率17.82%;发文数量2018年已经达到6309篇,是2009年907篇的6.95倍,年均增长24.05%。综合对比来看发文量的年均增长率要高于基金资助的年均增长率。论文的致谢中通常会标示出该论文中的基金资助信息,通过对论文致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基金资助的整体情况。本文依据论文致谢信息,将论文分成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可能同时受多种基金资助,只要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归为该类)、受其他基金资助(资助的基金中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无资助三类。图10(a)给出了不同时间段中国学者在管理科学领域发文的基金资助情况。从发表论文的受资助情况来看,受资助的论文为28778篇,占全部论文的80.43%,其中受NSFC资助的论文有21197篇,占全部论文的59.24%,占受资助论文的73.40%。这也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

表3 2009-2019年管理科学A+顶级期刊中国学者论文分布情况

表4 2009-2019年管理科学期刊的国际合作论文数及占比

表5 与中国合作最多的前五个国家论文数及占该国论文比

进一步从图10(b)中可以看出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35.39%增长到2018年的63.85%。虽然仍有一部分研究成果是学者在没有任何基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但是从占比来看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4 结语

本文从200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据和重要期刊论文数据两个方面出发,对中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态势进行总结和梳理。在基金资助方面,对比了管理科学领域主要基金资助情况,并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体的资助力度和各类型项目资助比例。在期刊论文计量方面,以整理的393种管理科学国际重要期刊作为样本,收集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据,分别从论文质量、论文数量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管理科学资助的主渠道,其资助项数逐年提高,项目金额的增速尤其明显。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速度很快,累计发文量已升至世界第三位,单年发文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顶级期刊上的发文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结合基金资助和论文发表的增速来看,发文量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基金资助的增长率,受NSFC资助论文数量和占比逐年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资助效果明显。

图10 200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论文受资助情况

此外,已有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还存在顶级期刊论文数量不多的问题。中国学者在A+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只占世界所有A+期刊论文的6.00%;在A级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只占世界所有A级期刊论文的8.83%。此外,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中还有近13%左右的论文没有受到任何基金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进一步优化资助的学科布局,促进高水平成果的不断涌现,提高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征订征稿启事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学者介绍
2015年《管理科学》总目录
我校获得一项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