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文化与蓬莱阁古建筑研究

2020-05-26石丕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建筑关联

摘  要:蓬莱阁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依山傍海而建,加之各种神话传说的渲染,又为其增添了诸多神秘感。对于蓬莱阁这种古建筑而言,其在建筑之始就有其独有的特色,才使得其在历经千年变故后依然吸引众目,其中最显著的一点特征就是与道教文化的完美融合。基于此,本文针对道教文化与蓬莱阁古建筑展开相关。

关键词:道教文化;蓬莱阁;古建筑;关联

蓬莱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坐落于丹崖山之上,因“海市蜃楼”奇观及“八仙”传说而盛名,文豪大家对其称赞不绝,如“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而其本质上也与其他古建筑不同,与道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其神秘色彩又重了几分。关于道教文化与蓬莱阁古建筑的融合,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选址与布局中的道教文化

(一)选址

从古至今,道教建筑多以名山洞府为主。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天伦之一、效法自然”,这些就是道家历来选择建筑位置的首要信条;同时,“宫宇示教”、“山水远俗”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宫宇也就是众人口中的道教建筑庙或观;而山水,也就是当下的自然风景区域,并且是环境十分僻静的区域。基于上述因素,道家在修建建筑物的时候,会对自然景观和地势进行充分利用,以此巧妙地构建楼、阁等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饰。

再看蓬莱阁,其中的古建筑群坐落于丹崖山之上,虽然丹崖山并不是很高,但是其临海绝壁,并因“海市蜃楼”而被世人所知晓。另外,丹崖山的景色也十分壮观,树木郁郁葱葱,使得蓬莱阁的古建筑在其中若隐若现,可谓林拖其幽,山壮其势,水秀其姿。这种将自然山水融入到建筑中的思想,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如出一辙。

(二)布局

道家在修建宫观建筑的时候,平面组合布局主要以两种形制为主:其一,一种较为传统的建筑手法,即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其二,一种极具道教文化的建筑手法,即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

再看丹崖山,其中的多数古建筑从唐代贞观年间就存在,后经过不断增修和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蓬莱阁。现如今,丹崖山上现存的道教建筑群主要有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这些建筑自东向西而立。走进蓬莱阁,其建筑群依丹崖山北高南低、临海绝壁的势而起,层层推进,依据建筑物所处位置,可将其划分为前、中、后三大区,而主要建筑物大多呈现出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具体布局如下:

1.前区布局

该区属于丹崖山的山脚,属于蓬莱阁众建筑的引导,其中的丹崖仙境坊就是通往“人间仙境”蓬莱阁的门。当跨过丹崖仙境坊,就意味着进入到了“仙境”之中,可尽观“仙境”美景。

2.中区布局

该区属于丹崖山的山腰,以祭祀性建筑为主。对其布局进行分析可知,该区自东向西形成四条南北中轴线,并建有吕祖殿、三清殿、天后宫和龙王宫。

3.后区布局

该区属于丹崖山的山巅,主要是以蓬莱阁为中心的海滨观览性建筑,属于整个“仙境”的主体。

从上述对蓬莱阁布局进行分析可知,蓬莱阁古建筑群的修建对丹崖山地形地势特征进行了充分利用,并且将道教建筑的选址和布局风格充分呈现了出来,可见道教文化对蓬莱阁古建筑群的影响之大。

二、结构与形制中的道教文化

通过对我国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剖析可知,道教宫观就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建筑形式,主要是由个别、单一的建筑有机连接组合而成,属于建筑群。另外,整个建筑群的建筑结构也十分规范,并且对称严谨,而通过这種严肃、井井有条的理性建筑风格可以看出,道家所追求的是平稳、自持和安静。

在上述建筑形式中,利用明确的轴线关系将众多建筑串联在一起,既将布局的对称性体现出来,又不失建筑群灵活多样的特性,使得整体建筑风格更具特色。另外,随着朝代的变化,道教建筑从形制到布局,再到建筑工艺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到了唐、宋时期,我国木质结构建筑形式发生了变革,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形成了高度统一。受其影响,蓬菜阁古建筑群的五大主体建筑都是木结构框架,并且其形制为官式建筑风格,尤其是细部构件,地方特色尤为明显。将其与道教宫观的建筑结构与形制进行对比可知,二者如出一辙,以传统木结构为主,将木架最为建筑骨干,用砖砌成墙壁,屋顶为瓦;同时,因为墙壁隔扇难以支撑屋顶的重量,所以只被当成内外的间隔。剖析这种木架结构,其主要是在柱顶架梁,并且在梁上重叠多层瓜柱和梁,最后在顶层的梁上搭建一个脊瓜柱,以此形成一个木构架;同时,在两个构架之间,还采用了枋横向连接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之上配置了檁,不仅有能够承托屋面重量的椽子排列其中,而且还能够起到联系构架的目的。除此以外,在建造殿式建筑的过程中,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都有配置斗拱,以此起到承托梁头、枵头,以及支撑出檐重量的作用。

最后,建筑群的屋檐设计也十分巧妙,不仅伸出深远,而且呈现出向上举折的趋势,再配上鸱吻、脊饰,使其形成一个优美且多变的曲线,让原本具有沉重气息的大屋顶增添了飘逸典雅感,既将整个建筑的庄重感呈现出来,又提升了其稳固性,给人一种对立和谐的美感。

三、彩绘和雕刻中的道教文化

对于道教文化与蓬莱阁古建筑之间的联系,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还体现在彩绘和雕刻方面。通过对道教建筑进行分析可知,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性主要呈现在绘画和雕刻方面,并且艺术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彩绘有太极、八卦、四灵、鹤、鹿等,雕刻有木雕、石雕、壁画等。

再看蓬莱阁古建筑群,其凝聚了古人在技术与艺术上的智慧结晶,不管是在梁架上,还是在神龛上,彩绘和雕刻都将道教所追寻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思想充分呈现了出来。例如,在蓬莱阁古建筑群众,有关于日月星云、山水岩石的彩绘,其有光明普照、坚固永生的寓意;有将福、禄、寿、喜等字变化成形体的,并将其用在窗棂、门扇、裙板等建筑构件上,以此象征美好期望。由此可见,道教文化对蓬莱阁古建筑群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深远。

除此以外,蓬莱阁古建筑群的彩绘与雕刻也超出了道教文化范围,深深影响着后续建筑为及器具的建筑风格。例如,在蓬莱阁主阁二楼室内的装饰中,所进行的彩画形制构图就是在清代中期嘉庆朝官式和玺、旋子彩画的框线造型及纹饰特征基础上的创新,现下的纹饰组合相较官式彩画,要更加活跃一些;同时,架梁上的彩画也大放异彩,三架梁画旋子彩画,五架梁画和玺彩画等,不仅有宋元时期的彩画元素,同时也在彩绘内容中加入了现代内容。

四、结束语

如上所述,享有“人间仙境”的蓬莱阁之所以享誉盛名,除了与奇观、传说有关外,还因其在建筑之始的“与众不同”,与道教文化的密切融合,不管是在布局、机构,还是装饰、雕刻等方面,都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来,使其能够在历经千年后依然存有神秘感,让人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田园.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的建筑特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0-12.

[2]张阿茹罕.元上都宗教建筑布局的考古研究[J].百科知识,2020(27):19-20.

[3]李冰,贺大任.融合道教文化的旅舍建筑设计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20,37(04):73-75.

[4]李星丽.四川道教建筑的地域特征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0(02):61-65.

[5]王晓冬,袁野,韩星.邯郸道教建筑布局的空间组织初探[J].重庆建筑,2020,19(04):14-16.

作者简介

石丕业(1975.04—),性别:男,籍贯:山东烟台蓬莱区,单位: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蓬莱阁古建。

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  保卫科  山东  烟台  蓬莱区  265600

猜你喜欢

古建筑关联
让古建筑保持原有样貌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