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中的写作性

2020-05-26商冬雁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议论文写作

商冬雁

摘 要:高中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而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将文言文的话题、人物素材和哲理性的语言、论证方法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有效关联。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议论文写作;有效关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到:“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1]。“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2]。可知,议论文写作要处理好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而在人教版必修课本五单元文言文和选修课本三单元文言文中,无论是记叙性的还是议论性的文言文都很经典、也很典型,很有借鉴性,可以从内容上关联到议论文写作中的论点、论据,从形式上关联到议论文写作中的论证。

一、内容上记叙性文言文对议论文写作的有效关联

(一)记叙性文言文中的话题有效关联议论文写作的论点

1.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讲述了郑国三朝元老烛之武在秦晋联合大军的合围下,临危受命,不计国君曾经的冷落,毅然决然地独自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凭借几十年积蓄的才华,并以他能言善辩的口才说服秦穆公退兵,最终瓦解了秦晋联盟,成功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的故事。主人公烛之武身上的“才智”“口才”“爱国”等话题可以关联到议论文写作中的很多论点。

“才智”——“才智因奉献闪光”  “口才”——“口才为成功添彩”

“爱国”——“不忘国忧  乃真君子”

2.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讲述了战国时期重义轻生的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来到秦国刺杀秦王失败的历史故事。荆轲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身上的“诚信”“义气”“勇气”的可贵,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诚信”——“言必信,行必诚。”“义气”——“舍生亦取义” “勇气”——“勇气为胆识,人格亦不屈 ”

(二)记叙性文言文中的素材有效关联议论文写作的论据

1.人物素材——事实论据

《张衡传》出自范晔的《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记述了东汉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才能与成就。科学上,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政治上,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等职;文学上,有作品《二京赋》,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除此之外,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衡环形山”、“张衡星”;数学方面,著作有《算罔论》;绘画方面,是东汉六位名画家之一;机械学方面,指南车、独飞木雕、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早于西方1800多年;地理学方面,曾画过一幅地形图。张衡“博学”“钻研”“贡献”不愧是伟大的天才。

2.名人名言警句——理论论据

(1)《鸿门宴》中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成就大事,不拘小节。

(2)《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思考探求的重要性;“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缺少探索精神的表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是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如何欣赏到,就要具备“志”“力”“物”这三个条件。

二、形式上议论性文言文对议论文写作的有效关联

议论性文言文中的论证方法有效关联议论文写作中的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常在古人优秀的文言文中出现,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借鉴。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用典型的事例(人物事件、历史故事等)来证明中心论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师说》中在论证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时,就举了孔子的例子“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伶官传序》中第一段提出本文“盛衰由于人事”这一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之后,第二段列举唐庄宗得天下的史事(庄宗接受父赐的三矢藏之于祖庙,出师时恭敬地请出三矢“负而前驱”,凯旋时,还三矢于先王“告以成功”。)来论证中心论点中的“盛”在于人事。

2.对比论证

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两方面的比较。《师说》在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之后,用三个对比批判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风气。第一个对比,用“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圣人成为“圣”,愚人成为“愚”,都在于是否有“师道”;第二个对比,用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与“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指出他们“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是产生“惑”的原因;第三个对比,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而“耻于相师”作对比,得出结论从师的风尚“不复”可知了。韩愈用“愚”、“惑”、“不复”指出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风气,有力地论证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一分论点。

3.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是引用名家名言或观点分析问题、阐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圣人无常师”这一分论点。《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用《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中的话论证了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之法论证抽象的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劝学》共四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后,其余各段就紧紧围绕此展开共用了二十个比喻句。第二段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直木“輮以为轮,中规。”、“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提高改变了自身,得出君子“博学”和“日参省乎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结论,强调了学习的意义。第三段用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招臂非长而见者远”、“顺风呼声非疾而闻者彰”、“假舆马非利足而致千里”、“假舟楫非能水而绝江河”,以日常生活中借助外物而有效果的例子,得出君子的与众不同在于能借助外物——学习,弥补不足而超越常人的结论,强调了学习的作用。第四段十个比喻句,用“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阐述学习要积累;用“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锲而舍之”阐述学习要坚持;用蚓和蟹两个比喻,阐述学习要专一,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高中文言文教学与议论文写作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有效关联,既可以感知古人的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议论文写作实用有效的方法,进而培养提升学生的考场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猜你喜欢

高中文言文议论文写作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围”
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新课改下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误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