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与《红楼梦》中石头意象的对比分析

2020-05-26张梦情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贾宝玉孙悟空西游记

张梦情

摘要:石头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从上古神话到诗词散文,对石头意象的描 写不绝于书,尤其在后来的小说中它更是多次出现,而其意蕴也在作品中日渐丰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部著作——《西游记》和《红楼梦》,它们的主要主人公孙悟空和贾宝玉,都跟石头有关,本文试联系石头意象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对此现象进行解读,并由此对两位人物的身世、性格、命运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红楼梦》;石头意象;孙悟空;贾宝玉

引言

意象是主观意志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从女娲炼石补天的创世神话,到望夫石的民间传说,石头意象的产生,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人类学奠基者林惠祥也曾说:“自有人类以来,最早和人类有关系,而且是实用的、美观的、并且神秘的人工物,不得不推石器了。”【1】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石头文化的历史之久,另一方面也提到了石头的灵异色彩、神秘特质,另外,也揭示了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作为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两块石头:石猴孙悟空和顽石贾宝玉,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两个人物,身世却都与石头有关。这看似偶然的联系中存在着必然的相关性,本文即对此做出相关的探讨。

一 石头意象

1.1石头的起源

《说文解字·卷九·石部》:“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2】” 甲骨文写作,从石的字形我们便可以看出,石是山的一角。《释名·释山·第三》也说:“山体曰石。”【3】山本身就是石头,但不能被称为石头,叫做“山、峦、峰、岭”。《易·说卦传》中说到:“艮为山,为小石。”【4】指出石头是山的骨架。《阳泉物理论》【5】更清晰地指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石頭的意义由产生之初的“山石”、“山体”,发展到晋代的“土精”,已经渐渐由比较具体的意义衍生出一定的灵异色彩。在农耕文明时期,石头最早是作为生产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的,刀耕火种的社会条件下,石头和原始初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 石头意象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石头意象的描写不绝于书,先秦史传文学中,就出现有灵石崇拜现象,《淮南子·修务篇》中,“禹生于石”【6】,《左传·昭公八年》里:“石言于晋魏榆”【7】,后来晋代志怪小说《搜神记·卷六》中,出现有:“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百鸟数千集其旁”。《搜神记·卷七》有:“有大石,浮二百步而登岸”。【8】在此之后,石头意象有了更多更具体的借代义。东晋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写有:“昔仙人桐君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之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9】这里的描述似乎是受到了道教炼金成仙的启发。唐诗《省试昆明池织女石》有:“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10】这里的石头也已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而是连接着牛郎跟织女的传说,织女的千秋名,正是以石头的不朽为前提和保证的。至于“望夫石”,唐代的李白、王建、刘禹锡等都写有过同名诗歌。描写望夫石的作品之多,正是因为古代妇女的悲苦之深,古代战争、经商、徭役、耕作、求学等原因,她们的夫君长年不在家,所以借不朽的石头来代表自己的等待,寄托美好的愿望,文人们从她们的生活中发现了她们的寄托。金代诗人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中也有“石间仙人迹,石迹烂不磨。”【11】作品里,石头跟成仙有着紧密的联系。清小说《聊斋志异·石清虚》【12】中,邢云飞爱“异石”成痴,他一生中的几次不幸都与这块石头有关:最先因为石头被减寿三年,“既欲留之,当减三年寿数”;石头丢失后“悼丧欲死”;后来因为石头遭尚书忌恨,“被收,典志田产”,甚至为此死后被掘墓,“贼发墓劫石而去”。小说中佳石被毁的命运,也是邢云飞被摧残的遭遇,除了相同的命运外,邢云飞的性格和石头的品格也相互映照,也就是石头冥顽不灵的特质才能最准确地表现出他的痴傻固求。

1.3石头的文化内涵

“万物有灵”的文化背景下渐渐发展出了灵石崇拜,在早期社会,石头成为人们的信仰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然而,也由于石头的随处可见,世人大多以为其丑鄙、卑贱。苏轼说“石文而丑”,郑板桥也说丑石“丑而雄,丑而秀。”对于这个,描述最准确的应该是爱石的白居易《珊瑚石》一诗中所写的——“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以至于“俗用无所堪,时嫌皆不取”【13】。

石头最主要的品质是坚硬。王充《论衡·本性篇》:“石生而坚,兰生而香……秉兰石之性,故有坚香之验。”【14】此中写的是石头坚硬的品质,石头的此种品质与传统儒家持中、调和的中庸思想相悖而被冠以愚顽不通。石头的另一个特质在于本然。石头具有天赋的质地、形体、品性。无需人工雕磨,即或雕磨,也绝不会增色,反而破坏破坏其本然的状态与美感。石头还具有保存长久,永久不朽的品性。铭类,颂、赞、亭台楼阁记类,大部分要勒金刻石,以传于不朽。《文心雕龙·诔碑》中有“以石代金,同乎不朽”【15】的碑志文,《会稽刻石》也有“请刻此石,永垂休铭”【16】歌颂秦始皇的纪功碑。正是石头不朽的品性,投合了人们对精神永存的渴望。此外,石头同样也具有远离尘嚣的隐逸特质。《南齐书》中写有褚伯玉,此人性“索然”,且“唯朋松石”,他“介于孤峰绝岭者积数十载”,和魏晋高士陶渊明唱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样,一样的隐士,一样的风流——他们都只愿在深山里做个虔诚的爱石人。

石是山的组成,山是神仙洞府所在,神仙是道家人的想象,求仙代表的是隐逸者的姿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石室由岩洞、石墓的意义发展到神仙洞府,意义不断虚化。各个历史时期有着各不相同的社会问题,而每个时期的文人都有着自己的苦闷和排遣途径。只是相同的,都倾向于寄情山水来完成更好的超脱。这与他们的山水情结、道禅情怀是分不开的,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自觉和审美心理。石头意象在各个历史时期被文人们所接受,与其所附载的宗教意义也是分不开的。儒家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正好契合了石头坚硬、坚持、固执的本性;而道家提倡的“去动守静”、“清静无为”又与其磐石不移的特点相吻合;同样,石头的坚守品质也符合佛家提倡的戒、定、慧原则。

二 《西游记》与《红楼梦》中的石头意象的对比

在《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不朽的文学作品中,各自的主人公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身世都与石头有着极大的渊源。《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书,前者成书于明末,后者完成于清初,相近的历史时间和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两位作者对主人公出场方式选择了相似的安排。孙悟空是由石卵化生而来;而贾宝玉则是衔着那块由补天石所幻化的宝玉落草。孙悟空是大闹天宫、推毁炼丹炉的泼猴、妖僧;贾宝玉是流连女儿间、排斥经世文章的怡红公子、富贵闲人。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压五百年之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最后被封“斗战圣佛”;“混世魔王”贾宝玉在历尽凡尘往事苦甜悲辛后看破红尘,随一僧一道归彼太荒。一个是喜战好胜的美猴王,一个是厌世鄙利的贵公子,他们却都一样崇尚自我向往自由。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文学人物,却都被作者安排以石头作为各自生命历程的开始,所有这些偶然里一定有着其必然性,必然性里也无法掩盖两个人物性格、命运和经历的独特性。

2.1源自石出——石头的灵异色彩

《春秋·说题词》中说:“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17】这句话似乎揭示了石头灵异色彩的来源。在神话中,它是精卫填海所衔的木石,同样也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因此,选石头作为孙悟空和贾宝玉的前身,似乎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关于孙悟空的身世,在《西游记·第一回》【18】中写有:

“其石高三丈六尺五寸,有二丈四尺围圆,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按政历二十四节气……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灵根孕育,本就具有极强的灵异色彩,已经暗示了他身世的不寻常。对石头如此玄妙的描述,更是为他的神秘力量找到了依托和凭借。石猴刚刚出世,就惊动玉帝,玉帝对其的评价是:“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也仅仅在第一回里,他就敢为众猴之不敢,“瞑目蹲身,将身一纵”,然后“径跳入瀑布泉中”进入水帘洞。且在未曾受过教育的情况下,他即对跟随他进入水帘洞的众猴,说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样的话。在后来已过三五百载之后,其他猴子都在为生活安定而整日满足欢喜之时,他已经为“将来年老血衰”后,“被阎王老子管着”的远虑而烦恼。而在听闻通臂猿猴所说佛、仙、神三者可以躲过轮回后,就已经决定并开始计划出海的准备。而所有这些叙述,还仅仅只是在《西游记》第一回就已经出现,刚开始,他的勇敢、识见、决断力、领袖气质已表明其不同于凡俗常人,而这些,跟他的石猴身份是分不开的。到了第二回,在菩提老祖面前,他异乎寻常的领悟力,让老祖发出“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感叹,更是对此的一段明证。

至于贾宝玉的身世,《红楼梦·第一回》【19】中写有:

“欲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四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只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修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具得补天,不得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哀……”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四方二十四丈”,这里的描述和对孙悟空的描述是相似的,都涉及到了三百六十五、二十四,加上高十二丈里对十二个月的对应,同样对宝玉的身世进行了介绍。“自经修炼后,灵性已通”,且在几世几劫之后,还在再次恢复原形的石头上刻“倩谁记去做奇传”的诗文。这些都表明这块石头是具有灵性的。后来在宝玉几次意欲砸玉,玉依旧完好无损,和凤姐一起被五鬼所魇,得以保命,最终看破红尘历劫,跟随那一僧一道离开,也同样是这块石头不凡的出身和石头自身的灵异特质在起作用。

2.2 叛逆乖僻——石头的愚顽特质

前身作为石头,孙悟空的性格中也带有着石头的愚顽本性,他的乖僻叛逆在很多章节中都有体现:《西游记》第三回中,他大闹龙宫索宝、大闹冥府勾销死籍;第四回是:被招安后被封官弼马温,因嫌官小反出天宫,又被二次招安;第五回中偷蟠桃、偷仙丹、偷金丹;第六回中和真假二郎神斗法;第七回中,从八卦炉中逃脱,即使是在佛祖面前依旧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是一只有灵性的猴子,也是因为他的灵敏和聪慧,也让他更难被安抚,叛逆行为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至于贾宝玉,同样也是一块顽劣的石头,不过因为身份和性格的原因,他的叛逆显然没有孙悟空那样强硬,却是转而为一种较为柔软的形式。对此,《红楼梦·第三回》中有恰切的描述:

“后人有《西江月》两首,批宝玉极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故,愚顽怕读文章。行为怪癖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主人公贾宝玉是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块补天石,判词中“无故寻愁觅恨”、“似傻如狂”是对他平时行为的概括,“好皮囊”、“腹内草莽”却是对他内外的概括,尤其是后边的“愚顽”二字,最是点明了在儒家价值观下对他的评判。愚顽是石头的特质,这里正是这位“石兄”的代表性格。“怕读文章”、“行为乖僻”是他愚顽品质的具体表现,“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则是他这一特质所导致的他的生活状态,和尘世对他命运的大概判断。

此外,《红楼梦》贾家玉字辈的贾环、贾琏等,他们也和贾宝玉一样,都是“假”宝玉,“真”石头,一样没有丝毫玉的灵气。贾环他“形容枯槁”、“和丫环莺儿掷骰子,输了钱哭起来”,而贾琏,则是一个十足无用的浪荡公子,生活作风极坏,是“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來的‘下流种子”。

对于贾宝玉和孙悟空在这个方面的对比,吴冰洁【20】指出因为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仙石,后天吸收天地精华得以孕育成长,是尚未经过历史加工的璞玉,以至于他的反叛行为看起来大胆,实则带着原野性的幼稚,且易于妥协、不彻底。而贾宝玉则是青梗峰下经过雕琢的美玉,贾宝玉更像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叛逆乖僻”是对整个封建道德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反抗。

2.3执着固求——石头坚硬的品质

石头具有坚硬的品质,各种磋磨都是只能让它们被动地改变自己的形状,却不能改变其坚硬的本性。作为石头幻变而来的孙悟空和贾宝玉,他们都是固执的人,毋宁说是他们有着各自的坚持。

于孙悟空而言,他在天庭众仙的嘲笑里知道了自己“弼马温”的官位太小,感觉自己被欺骗之后,就直接丢下天庭的一切回到花果山去。后来,齐天大圣听到了王母举办的蟠桃会,自己没有被邀请,感觉不被尊重之后,就“醉酒、盗丹、大闹蟠桃会”。似乎,他的行为稍显任性,但是和企图用任性去求得他人关注的孩子不同,他所做的只是在感觉自己的自尊被侵犯后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最早在花果山,他成为猴王之前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表示了他是一只认真的猴子,他所要求的,也只是对方遵守约定,尊重自己而已。此外,他在在保护师父西行的路上,力揽为师父斩除妖魔、扫除阻碍的责任,几次因为猴性未除,“孽根”难净,被其师唐僧驱赶。但是,他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回去了。紧箍咒的辖制是次要的,后来的行为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遵守自己的约定。况且,长期的相处和共相患难,师徒四人之间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促使他回去的,是对师父师弟的不放心,他的这份牵挂都表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猴子。

相比孙悟空而言,贾宝玉的坚持稍显无力。或许真的是已经有过太多经历,他对周围的热闹都更多地持着保留的态度。在父亲贾政及其他长辈鼓励其考求功名光耀门楣的时候,他选择了用逃避来作为无声的拒绝。而在宝钗、袭人等女子和家里仆人的面前,他的拒绝则显得更加坚决,并少有的面对女孩儿面露厉色。除此之外,他有一颗包容的心。面对的人,无论是身边的下人丫头,还是无能呆傻的薛蟠,无论是进城打秋风的刘姥姥,还是封建社会标准下地位极低的伶人蒋玉菡,他都是持着谦和恭谨的态度。金钏因他而死,他在周围人都在喝酒猜拳、热闹耍闹的时候,一个人来到僻静的地方来为她祭拜。他不会因为她的丫鬟身份,而觉得她的死无关紧要。他也不像王夫人、宝钗那样冷漠、冷血,认为她选择自杀不过只表明她是一个“糊涂人”,而让自己心安理得。旁人总说他呆傻,他不过是对一切都太认真,对自己这一生太认真,尽管他一直都在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对于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爱情,他一样选择了坚持,黛玉因为和误会而几欲离开时,他说:你放心。在被亲人欺骗和不是所爱之人的人成婚后,没有让自己在宝钗的温柔顺承里沉溺太久,他决定结束这个不应该,选择离开,抛开所有,跟着那一僧一道回到了自己最初待的地方。

孙悟空和贾宝玉都是有自己坚持的人,是有棱角的人。不同的是,悟空的棱角是伸向外界的,他坚持扫除一切不平等和非正义。在保护师父的途中,几次因为犯了杀戒被唐僧驱赶,在这之前他明知道不会得到师父的理解,依旧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宝玉的棱角则是埋在自己血肉里,在反抗的同时也折磨着自己。悟空是理想化的坚持,宝玉是在发现反抗无力后,改为退守自我的心门。就像玉是石之美者一样,宝玉是悟空人格发展的更高阶段。

2.4 历尽凡尘——石头需要琢磨的特点

尽管也有像柳宗元那样推崇自然观,主张保持“天作地生之状”的人,然而大多数石头、尤其是玉石,还是应该经过琢磨方能显示其价值的。诚如孟夫子所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悟空的人生经历,主要是他在化成人形之后,而他的经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先是叛逆、反抗的,继而是取经、磨砺、思考,最后是化成神佛,靠近自己的内心。《西游记》此书重点描写的是他在第二阶段的经历,然而,三个人生阶段,对他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宝玉的经历,先是女娲补天未用的那块仙石,处于自然的状态。然后因为对纷繁红尘世界的好奇,自动要求下被带到了富贵温柔乡去经历。在贾府中,处于自然状态的他对贾府的种种现实的各种不适应,被看做是与正统思想相对立的贰臣逆子——贾政对他行为习惯、思考方式、生活观念的各种不满,清客相公们对他的尊重也只是因为他公子的身份,宝钗也劝诫他考取功名,袭人对他不同于常俗的行为和思想的规劝,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他的存在是不合法的,他的姿态是需要改变的。然而,情不情的他在几度失望后发现自己的无力感,并且继续生活也只能是在无尽的空虚和绝望里浮沉,他最终决定抛弃这个无情无爱的世界,回到了他最初无恨无伤的自然状态。

和宝玉的无助和绝望不同,悟空的琢磨是外显的——最初在菩提老祖那里的修行,后来成为大圣,天庭秩序对他的约束,观音对他护送任务的要求,佛家思想对其行为的禁锢,还有一路行来各种妖魔对他的考验。宝玉的琢磨则更多地体现在现实社会对他各种思想的要求,要求他以功名为业,要求他避开儿女闲愁,总之要求他的一切行为和思想常人化、正常化、世俗化。相对而言,规则对孙悟空的改造是成功的,他默许了这套规则,用被神佛默许的方式来修炼,最终修成正果并被承认。而宝玉,他没有在现实的规则下完成自己的改变,还是带着自己的本来样子绝望地离开。

2.5 艰难突围——石头的悲剧色彩

悟空的人生经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更可以看作是他不停地对自己妥协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他要求的是平等、尊重和自由,最后在各种挣扎被证明无效之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日日夜夜,消磨掉了他为之前那些东西抗争到底的决心。在取经任务和紧箍咒约束下,他只剩下了对相对自由的拥有。第二个阶段里,他被选择退而求其次,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同样要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制约。最后,他得到了神佛的认可,被封为“斗战圣佛”。然而,在《西游记》一书中,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什么《紧箍咒》咒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如果成佛就代表他丢掉了之前的一切的话,讽刺的是他最后的这句话似乎就在预示着他血液里的猴性将永远无法稀释。佛法推崇的是不杀、不争的,而各种成佛的修行亦是以最起码的不争为前提的。然而他成佛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在取经路上,他凭借自己各種神奇的“本领”,成功地完成了对取经人的保护。“斗”、“战”,佛号就已经如此具有讽刺性,看似他最后所坚持的佛法是最贴近自己的。我们却分明看到,在这一路上,阿弥陀佛是最无力的,恰恰是他的英武和“本事”保证了一行人的安全。他最后坚持的,只是神佛社会给他的修成正果的那个幻梦了,变成为坚持而坚持。他成佛了吗?他成佛了。他成佛了吗?并没有。看似以喜剧收尾,却让他本身所带的人物的悲剧性更加不能忽视。

相比孙悟空这一角色的悲剧性,贾宝玉的身世和经历的悲剧性更加明显。贾宝玉几次提到要出家做和尚,在看过庄子之后开始参悟佛理,黛玉的几句佛偈就让他放弃了。黛玉是看透的冷静、他是围困其中而不得出的困惑。他讨厌禄蠹功名,然而在父亲的面前又不敢公然地反抗,只是默默接受着父亲的不喜欢。至于婚姻,而贾母则早就已经替他物色好了成亲的对象——随分适从、“珍薰芳姿昼掩门”的宝钗。而他则是一心想让林妹妹放心,在得知其死去后绝望地生活,最后跟随那一僧一道回到青梗峰去。这两块石头,都被陷在封建社会纲常秩序的桎梏里,不得其门而出。但他们一直在尝试突围,孙悟空是在突围过程中默认了这套秩序,最终留在秩序的世界里。而贾宝玉则是在体历了这套秩序带给他的绝望后,最终突围出来的,其实他的突围成功,也是秩序对他的放弃。

结语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们的身上也都闪耀着石头的灵异色彩:他们一块是灵根孕育,一块是补天所遗;一石一玉,一丑一美:一个是尖嘴雷公脸的毛和尚,一个是粉面多情的佳公子;一个刚硬勇直,一个顾盼多情:一个非人非神非俗非僧人,一个爱花爱水爱草爱女子;一个通天入地,誓除丑恶不平,一个逃避庶务,辗转女儿之间:一个是”见风出世、漂洋过海拜师、取金箍棒、森罗殿消生死簿、闲守蟠桃园、狂闹蟠桃宴、被压五行山下,最终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另一个也是“行为乖僻性乖张,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生得好皮囊,腹内却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们的选择总是与俗规相悖,他们是坚固、甚至可以说是执拗的,被当世之人称作愚顽。他们分别作为作品中叛逆精神的代表,由是我们称之为可亲可爱可敬的顽固石头。他们的叛逆精神让他们不媚俗,也让他们更可爱,各自的悲剧结局也让他们所揭示的意义更深刻。相信这些探究一定会丰富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常见意象群的认识,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笔者不能在更宏阔的范围内从历时的角度去在古典文学整体中去把握石头意象的意义变化及其原因,这也决定了本文的一些结论是不够全面的。

附注: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版:237.

【2】许慎:《说文解字·石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43.

【3】《释名疏证补》刘熙著 祝敏彻,孙玉文 校,中华书局,2008-年6月1日:182.

【4】 姬昌著,黄寿祺 张善文译《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87.

【5】 晋·杨泉《物理论·艺文类聚·地部》,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清:15.

【6】杨栋.“禹生于石”神话传说与石的文化意蕴[J].浙江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8】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9】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0】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1】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石清虚》,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1日:卷二十四.

【13】唐·白居易 刘振鹏编.《文化百科系列·白居易文集(1)》,辽海出版社,2010年5月1日:154.

【14】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5】杨兴华.古典爱情文学中的“灵石”意象[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4月:第19卷 第2期.

【16】孟俢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7】宋刚,明清小说中的石文化探源[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5月 第7卷第3期.

【18】明·吴承恩著 吴胜昔校注 吴惟回评,《西游记(回评本)》[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2版 以下所有引用的《西游记》一书内容均出自此书.

【19】清·曹雪芹 清·高鹗,《红楼梦》[M],中华书局,2011年 以下所有引用的《红楼梦》一书内容均出自此书.

【20】吴冰洁.从“石”到“玉”,从“猴”到“人”——浅析孙悟空、贾宝玉之异同[J].2008年7月28卷.

参考文献:

[1]张明华,《辞源》[Z],商务印书馆,1997.

[2]李伟权,论中国古代文学中“以石比德”的文化内涵[J],时代文学,2012.4上半月.

[3]孟修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1996.

[4]王振星,神话意识与《水浒传》的创作[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5.

[5]清·曹雪芹 清·高鹗,《红楼梦》[M],中华书局,2011.

[6]明·吴承恩著 吴胜昔校注 吴惟回评,《西游记(回评本)》[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 版.

[7]祝颖,中国古典文学中梦意象的文化蕴含解悟[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3第20卷第3期.

[8]孙福轩 孙敏强,《红楼梦》石头意象论——从石头意象的内涵看作者的创作心态[J],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3辑.

[9]孟修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J],荆州师专学报,1996.

[10]刘相雨 朱祥竟,《红楼梦》与中国古代灵石意象[J],曲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宋刚,明清小说中的石文化探源[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年5月第7卷第3期.

[12]葛良彦,石不能言我代言[J],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二辑.

[13]张文成,叛逆的石头——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4]程建忠,贾宝玉形象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5]祝颖,中国古典文学中梦意象的文化蕴涵解悟[J],辽宁教育学院校报,2003年3月第20卷第3期.

[16]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J],洛阳工学院校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20卷第3期.

[17]赵雨,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宗教精神考释[J],运城学院校报,2003年2月第21卷第1期.

[18]尹晓叶,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意蕴[J],语文学刊,2009年第6期.

[19]裘伟明,中国赏石文化之探讨[J],中国地质,2010年第1期.

[20]杜桂晨,一种灵石,三部大书——从《水浒传》、《西游记》到《红楼梦》的“石头记”叙事模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5卷第5期.

[21]冯军,水石文化隐喻——《西游記》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第16卷第5期.

[22]徐旭平,石头的言说:孙悟空、贾宝玉所体现的石头精神[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23]陈景河,石头的象征和隐喻新解[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7月第22卷第4期.

[24]崔小敬,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西游记》与《红楼梦》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J],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二辑.

猜你喜欢

贾宝玉孙悟空西游记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雷伊大战孙悟空
未完的前尘烟雨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