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道情音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研究

2020-05-26曲怡

北方音乐 2020年6期

【摘要】在我国的晋北地区,晋北道情音乐是最古老的传统戏剧剧目,最早起源于唐代的道观精韵,是以说唱道教故事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类戏剧演出模式。在晋北的习俗中,有很多都和晋北道情音乐联系紧密。因此,在新时期想要做好相关的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就需要结合晋北道情音乐探究来做好实际业务的推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晋北道情音乐的唱腔、音乐结构特征、创腔特点等音乐特色来研究其理论并概述其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晋北道情音乐;音乐事业发展;历史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01-02

【本文著录格式】曲怡.晋北道情音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研究[J].北方音乐,2020,03(06):1-2.

引言

对于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而言,传统文化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是推进人文历史延续的重要元素,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娱乐活动的理论根基,因此,推进各类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期的结合业务很有必要。在我国的晋北地区,晋北道情音乐传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该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符号。因此,笔者试图结合晋北道情音乐的特色,分析其新时期的艺术价值与传承模式,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理论基础。

一、晋北道情音乐的唱腔研究

(一)以古词体作为其唱腔的曲牌使用

晋北道情音乐的唱腔研究,包括古词体引入唱词研究、七言、十言两句体结构曲调研究以及民歌、地方小戏吸收曲调研究三类,对于不同的主体,要结合不同维度开展相关的研究。在以古词体为唱词的唱腔曲牌研究中,需先定义古词体的概念。古词体在历史中传说有72大调及若干的小调,不过如今可以收集起来的只有27类66曲,这些曲调构建起了晋北道情音乐的主要唱腔曲调的来源。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大部分的古词体都是唐、宋、金、元时代著名的词,比如浪淘沙、耍孩儿、西江月等。在文学角度来看古词体的唱词是十分严谨的,词汇也相对华丽,对仗也十分工整,在戏剧角度来看曲调十分丰富多彩。在历史的沿袭中也随时代发展而出现了很多的变体,这些变体极大地丰富晋北道情音乐唱腔多样性。晋北道情音乐中的正、反具有调性的意义,贫、苦则具有情趣的表达内涵,抢、紧则代表了节奏的含义。各类不同曲牌在这些方面也有所不同,需要特别予以关注[1]。

(二)七言十言上下两句体结构唱腔研究

在七言、十言上下两句体结构为唱词的唱腔曲调研究中,需要結合实际的演出模式做出唱词类别设计探究。以笔者的实际积累来看,唱七字句唱词的唱调,大多被称之为是七字调,唱十字句唱词的被称之为是十字调这类唱腔都分为上下两句,因而构建起了两句体结构。相对而言,整齐性要比其他的唱腔更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从事道情音乐的艺人已经不满足单一模式的唱腔结构,因此,很多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出了变化性颇高的创腔手法,这就给其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有利条件,也为晋北道情音乐在新时期的融合创造了基础。七字调、十字调利用上下句结构的齐整性及对偶的优势,率先采取了节拍、节奏、旋律等变化演出的方法,创造出了很多灵活多变的曲目,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三)结合民歌和地方戏吸收来的唱腔曲调研究

民歌和地方小戏也是晋北道情音乐唱腔曲调的重要来源。结合民歌和地方小戏中吸收来的唱腔曲调,大体可以分为专用曲调和插曲两类:专用曲调正如其名字那样,是有明确的指代作用,也是特定人物、特定情节、特定环境下所使用的曲调;插曲则主要是结合民歌借鉴,在保持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音乐曲目,比如晋北道情音乐中的灯草歌就是代表;此外,一枝梅、二郎担山等也都有所体现。起、承、转、合在直接引用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比如晋北道情的代表曲目打碗罐插曲,就是其颇具特色的一支,也是在当地民歌影响下具体创建出的曲目。

二、晋北道情音乐的结构特征

晋北道情音乐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方整性特征、长短句式特征和组合曲特征三类:

(一)方整性

方整性结构研究方面,需要结合其实际的演出模式做出相应的探究,一般而言,方整性结构具有方整、对称的特点,这和其古词体的引入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大部分都是以二句式、四句式作主要模式的。在唱词方面主要是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组成,这是其乐理的基础,也是其曲式结构的依据。二句式结构的特点是上下呼应,大体都是以一问一答、一起一落作为实际编曲模式,因此,整体看来十分短小而精悍,好唱易记是其主要的特点。在不断的反复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也可以将乐曲中的内涵凸显出来。四句式是在二句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演变出来的,大部分的四句式都结合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将旋律的发展深化、充实、结合、呼应,发展、概括、总结等多类因素的引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完整。

(二)长短句

长短句式结构也和以古词体为唱词的唱腔曲牌结合十分紧密,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古词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格式,由于长短句式结构的唱词字数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在编曲及风格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曲式结构也会因此而出现很多的不同,所以,在风韵的文体上面大体可分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以及长短句的变奏型多句曲式和长短句的自由体曲式。在长短句式结构方面,晋北道情音乐的表现力和句式的不同有着直接关联,需要结合着乐曲的衬托和虚词的引入来做好完整性的结构设计工作[2]。

(三)组合曲

在组合曲方面,大体研究都集中在了对于晋北道情音乐曲调的组合上,这类模式原本是宋元时期男性音乐的手法,在逐步引入到了晋北道情音乐后结合紧密,进而成为了重要的外在演出模式和编曲依据。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努力适应各个时代的需要,相关的演出艺人早已集结了很多的新手法,打破了过去的限制,使得各类的乐器和片段能够不断重新组合,进而构建起颇具性格特征的完整曲调,比如“耍孩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晋北道情音乐曲调的组合样式很多,大部分也都有套取或取牌连缀的唱腔结构,这使其和时代的结合有了可能,也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因素。

三、晋北道情音乐最新创腔特点

晋北道情音乐的创腔特点,也是新时期理论研究所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由于唱腔结构严谨,各类曲调都有既定的规格,在演出时显得相对较为守旧,比较呆板,一成不变就会使得曲调的适应性大大降低,因此,沒有办法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所以,演出者和理论研究者以“破”字为中心,结合去头、切尾、破句、续段的创腔手法,将不同曲牌的不同曲段做了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整体的音乐扩展性,曲牌的破格也使得创腔的特点得到了真正的激发,因而,在实际的演出中得到了应用。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去头和切尾法。去头指的就是将曲调开头部分去掉,保存其中间和结尾部分,切尾则是将曲调的结束部分去掉,而引入其开头和中间部分。将去头和切尾法引入到实际的演出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乐曲没有新意的问题,使得演出模式得到真正的更新。比如盘道西江月就是传统曲目西江月和盘道利用去头切尾法组新曲,整体上的演出丰富性、相比过去大大增加。续段指的就是在过去曲目的基础上续加字句的一类演出手法。续也就是对其做出增加处理,如在传统剧目舞龙台中专用曲目观四景,就是在西江月的首尾之间加入了观景调,使得整体的原曲结构得到了保存的同时,乐曲得到新的编写。破句法,就是结合去头、切尾、破句、续段八字方针,在破句基础上所组成的新曲调。比如曲目“耍孩儿”就是其中的代表曲目。

四、晋北道情音乐的发展概述

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晋北道情音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演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类新模式的艺术团体队伍建设,使得晋北道情音乐发展得到了根本传承保证。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样,晋北道情音乐在历史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积累,近些年来国家的相关部门开始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晋北道情音乐专业从业人数也得到了根本的提升。不过在实际建设的班底方面大部分还都处于传统模式,对于环境、地点、时间的要求相对也比较多,很多的团体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事的艺人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没有文化基础,也不认识曲目,这就给整体技艺的传承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大部分的传播都是处于口传心授的模式。此外,多年来女演员的培养一直都是整体的难题,舞台上的女性人物大部分都是由男性扮演的,这就使得艺术的表现力存在失真的情况,严重制约了晋北道情音乐发展。不过,进入新千年后,该地区的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组建了专业的演出团体,把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的骨干分配到了各地去工作,整体上的业务效率提升了很多。

第二个特点则主要体现在创作研究队伍的逐步构建。对于各类的历史文化传统研究而言,实际研究队伍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理论延续的基础,也是整体艺术模式在新时期得以延续的根本所在,因此,晋北道情音乐的发展也需要打造专业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群众生活的困难,加之昔日的演唱盛况不复存在,因此,晋北道情音乐出现了衰落倒退情况。不过在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整体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各类的艺术抢救性发掘工作使晋北道情音乐得到了拯救,也有很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了创作研究队伍,这就使整体的理论研究相比过去深入了很多,在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也培养起了很多的青年军,这对于整体的艺术传承而言确实很有帮助。

第三则主要体现在专业人士的加入方面。对于晋北道情音乐的发展而言,是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引下来推进的,特别是对于演员们所从事的戏曲活动,最基本的诉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养家糊口而已,更应当注重在艺术造诣的提升。在晋北地区大部分都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重农、轻商、轻艺是传统思想根源,如果仅仅以农民群体作为晋北道情音乐实体的传播队伍,那么传承的效率可想而知。所以,在新时期,在专业理论队伍构建的基础上,地区政府文化部门需逐步培养具有专业才能的人士,他们可以在制度的保证下将自己想法落到实处,这对于实际艺术的推进而言很有帮助。

五、结语

整体来看,在新时期晋北道情音乐古词体使用更加熟练、唱腔变得越发的丰富具体,不过由于其原生态的曲调比较多,加之节奏结构的变化相对简单,因此,在旋律性还需结合时代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此外,也需要打造专业队伍来促进其发展,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结合时代的发展及音乐理论基础做出更多的探究,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姣姣.右玉道情音乐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2]杨彩霞.晋北道情音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分析[J].黄河之声,2015.

作者简介:曲怡(1977—),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