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县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

2020-05-26崔海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再生稻收益技术

崔海龙

摘 要:近年来,芜湖县再生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迅速。该文阐述了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意义,对再生稻生产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再生稻;收益;技术;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7-0026-02

芜湖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芜湖市南部,境内土壤主要由河流冲积物及湖泊沉淀物构成,土层深厚肥沃;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资源充足,适合水稻生产。2014年芜湖县农业技术部门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出发,重点开展再生稻(一种两收)技术推广应用,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1 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意义

发展再生稻生产可以实现水稻“一种两收”,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同时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尤其大戶可以错开“稻-麦(油)”种植的用工高峰,大幅节约用工成本和生产成本,节本增效成效明显;第二,头季稻收获后,水稻秸秆可自然还田腐熟,大大缓解了秸秆全量还田的压力与秸秆禁烧之间的社会矛盾;第三,再生季施肥量仅需45%配方肥75kg/hm2,尿素75kg/hm2,几乎不需病虫害防控,不仅解决了化肥和农药减量使用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第四,再生季后茬可开展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有效的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第五,确保再生稻模式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解决了种粮效益和粮食安全问题,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农民持续增收的种植模式,也使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有机结合。

2 再生稻的主导品种及成本效益

丰两优香1号具有生育期适中(135d),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是芜湖县开展再生稻生产首选品种,综合该品种近年来在我县的生产表现,产量目标设定:头季稻9450kg/hm2,再生季3450kg/hm2,综合产值达28500元/hm2,“头季+再生季”总投入18600元/hm2,净收益可达9900元/hm2。

3 发展再生稻生产的技术对策

近几年再生稻生产发展迅速,再生稻生产模式配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而种植户对于开展再生稻生产的态度较为消极,因此农业技术部门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加强技术培训,为再生稻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1 选择适宜优质品种 (1)品种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2)品种头季生育期在135d左右,再生季生育期在65d左右;(3)品种应为分蘗力强、丰产性和综合抗性好、产量潜力高,(4)优先考虑选择优质品种,有利于提高再生稻米的市场竞争力。

3.2 适期播种 为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并获高产,适宜的播种期在3月20日前后,采用机插栽培20d左右秧龄,4月中旬机插,使头季稻在8月10日前成熟(135d中籼稻),确保再生季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10月20日前安全成熟。芜湖县已建标准化育秧工厂72座,育秧大棚面积25万m2,并架设水肥一体化和配备水稻催芽箱,采用大棚育秧应对3月底至4月初低温天气,确保催芽育秧安全;机插栽培时插足基本苗数:中等肥力田块插足24~27万穴/hm2、基本苗67.5~75.0万/hm2,争取头季稻有效穗数达270~300万穗/hm2;

3.3 完善水肥管理技术 头季稻水分管理应以薄水插秧、促分蘖;分蘖完成后及时晒田,幼穗分化初期回薄水:施穗肥后水分自然落干保持田间湿润,适度轻露,增加土壤氧气,促进发根,增强稻根活力;以后干湿交替灌概,收获前7d断水,收割时土壤湿润、不陷脚。头季收获时保护好高节位芽,建议留茬高度保留倒2叶叶枕,留茬高度约为35cm左右,头季稻收割后立即复水,撒施配方肥45%配方肥75kg/hm2,尿素75kg/hm2。

3.4 头季稻机械收获等相关技术落实到位 一是头季稻

机械收割碾压显著降低再生蘖的萌发;二是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栽培技术研究滞后。减少碾压毁蔸是技术关键,再生稻专用收割机研发刻不容缓。目前在头季稻收获时,暂时采取合理减少碾压面积,收获后利用竹耙等工具人工扶正被碾压的稻茬等。

3.5 再生季田间管理措施到位 做到头季稻收割后,上水追肥不隔夜,注重中后期管理。8—9月份温度高,光照足,田间容易失水,要经常查看田块,发现缺水要及时上浅水,确保用水和米质。

4 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建议

从再生稻的全产业链来看,芜湖县粮食加工企业众多,但生产规模有限,产业开发没有跟上,适合中高档消费的绿色再生稻米宣传不够,品牌创建乏力,企业带动性不强。农民对再生稻的管理不够,各项措施尤其是投入较少。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要重视,加大扶持。政府要高度重视再生稻生产,大力宣传,消除再生稻生产只是灾年补歉措施观点,引导群众将发展再生稻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完善栽培技术。技术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栽培技术虽然已比较成熟,但部分高产措施仍亟待改进提高,比如筛选品种、机收留桩高度、促进快萌芽措施等问题。

(3)创建再生稻优质米品牌。再生稻生产季节温差大,其稻米食味比头季稻好,米质优于头季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总体呈优良趋势,胶稠度有所下降。要鼓励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积极创建再生稻优质米品牌。

(责编:张 丽)

猜你喜欢

再生稻收益技术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