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5-26王玮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炎症反应早期溶栓

王玮佳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研究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 临床疗效, 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TC、LDL-C、hs-CRP水平分别为(2.67±0.80)mmol/L、(1.96±0.74)mmol/L、(3.69±2.74)mg/L, 均低于对照组的(4.55±0.91)mmol/L、(2.82±0.76)mmol/L、(9.84±3.51)mg/L, HDL-C水平(1.55±0.50)mmol/L高于对照组的(1.33±0.55)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炎症反应有所缓解, 相关血脂指标得到有效调节, 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他汀类药物值得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中。

【关键词】 脑梗死;早期;炎症反应;血脂;生活质量;溶栓;循环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44

脑梗死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引发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造成局部脑组织缺氧性坏死、缺血性坏死, 最终引发神经功能迅速发生相应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的发病率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80%, 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脑梗死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 且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所以, 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急性合并症处理、脑保护、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管内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是临床常用的主要治疗脑梗死的方法[2]。近几年, 他汀類药物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 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继阿司匹林之后, 他汀类药物成为比较典型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3]。本次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分析他汀类药物的早期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年龄48~67岁, 平均年龄(58.1±6.8)岁;男29例, 女26例;发病部位:多发梗死12例, 脑干梗死2例, 脑叶梗死10例, 基底核梗死31例。研究组年龄47~69岁, 平均年龄(58.4±6.6)岁;男31例, 女24例;发病部位:多发梗死13例, 脑干梗死1例, 脑叶梗死12例, 基底核梗死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年龄在45~70岁;均为发病72 h内入院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30 d内未使用过降脂类药物;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脏器疾病;出血性梗死;存在出血倾向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存在恶性肿瘤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 给予患者一般处理, 包括营养支持、血压血糖监测、体温控制、心脏病变处理、心脏监测、通气支持、吸氧等, 同时进行调整常规脑梗死治疗, 如静脉注射胞二磷胆碱和奥扎格雷钠,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14 d。

1. 3. 2 研究组 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使用他汀类药物, 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 用法与剂量:1 次/d, 20 mg/次。治疗14 d[4]。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及相关血脂指标情况 治疗后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 hs-CRP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相关血脂指标LDL-C、HDL-C、TC、T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5]。

1. 4. 2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 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无效: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有效,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显效: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在1~3级;痊愈: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病残程度评级为0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3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对两组患者随访4个月,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评价, 该量表共10项, 包括吃饭、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移动、上楼梯。患者评分<50分为重度依赖, 50~70分为中度依赖, 71~95分为轻度依赖, 96~100分为独立。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hs-CRP水平及相关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后, 两组TG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LDL-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可以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 稳定粥样斑块, 对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产生抑制, 同时也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具有抗血栓、保护神经、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作用[6]。相关研究发现[7], 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促进脑血管再生、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治疗中, 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因子进行调节, 具有抗炎的作用。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 他汀类药物是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hs-CRP由肝细胞合成, 可对补体途径进行激活, 参与炎症反应。打破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平衡, 造成血栓隶和前列环素比例失调, 加速形成血栓。脑梗死患者的中药危险因子是血脂水平和hs-CRP水平, 对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8]。相关研究报道指出[9], 他汀类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提升HDL-C含量, 降低LDL-C含量和TC含量。

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中, 他汀类药物对神经功能保护的机理分析如下。①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比较理想。②神经系统收到兴奋毒性的损害时, 他汀类药物能够进行有效抵抗。其中, 抵抗兴奋毒性效果最为显著的是阿托伐他汀。③他汀类药物对于血栓和血小板凝集的形成具有显著抑制的作用。④他汀类药物能够一定程度的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显著降低损伤机体自由基和脂蛋白氧化, 抗氧化作用十分理想。⑤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提高体内mRNA水平, 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NO)合酶的生物活性。相关研究报道认为[10], 脑梗死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越高, 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死亡率越高, 预后也越差, CRP水平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效果较好的降脂药, 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治疗作用良好, 降低脑卒中风险, 保护脑组织, 有效改善患者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 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炎症反应有所缓解, 相关血脂指标得到有效调节, 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復, 他汀类药物值得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黄立宏, 冯小芳, 黄流清, 等.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3):631-633.

[2] 郑丽莎, 迟少华, 莫莉, 等. 脑梗死患者标准化治疗的依从性与复发的关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7(11):54-56, 60.

[3] 秦峰, 蔡辉.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研究进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 30(1):76-78.

[4] 王映林, 李青叶.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中国药房, 2017, 28(26):3708-3710.

[5] 樊志文, 戴红梅. 他汀类药物在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临床儿科杂志, 2017, 35(7):553-557.

[6] 罗潇, 黄青霞, 徐劲松. 他汀类药物预防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 2017, 34(17):102-104.

[7] 洪雁, 何云燕, 杨元菊, 等.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中草药, 2017, 48(8):1624-1628.

[8] 王军杰, 田宇, 徐开林, 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Akt通路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凋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 26(2):61-69.

[9] 陆莉琳, 陶敏敏, 徐惠娟.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效果及心电图表现.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 10(3):61-62.

[10] 戴颖仪, 黄志新, 刘新通, 等. 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7(12):1678-1682.

[收稿日期:2019-09-18]

作者单位:132000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炎症反应早期溶栓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