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的对策思考

2020-05-26曾庆美

新丝路(下旬) 2020年5期

摘 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新时代夯实基层思想宣传阵地的重大举措。妇联组织在文明实践中主动融入,充分发挥巾帼作用,不仅为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出了巾帼贡献,而且为新时代如何筑牢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关键词: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宣传思想阵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筑牢基层宣传思想阵地,事关党在基层的领导地位,事关基层社会治理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重大部署的贯彻实施。当前,夯实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任务艰巨,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而妇联组织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对筑牢我国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如何筑牢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启示。

一、妇联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推动科学理论武装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探索。在全国第一批50个试点县的实践推进中,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大力整合各种力量资源,着力在搭建平台、夯实阵地、培育新人、提升文明、服务群众、强化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这支队伍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的辰溪县,在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立足县情实际,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基本要求,整合资源,丰富载体,创新了“七传一做”工作思路(即着力抓好“传思想、铸信仰,传政策、明方向,传道德、树正气,传文化、提素养,传文明、育新风,传科技、长技能,传法律、守规矩”七大任务,引导广大农民做有梦想、有自信、有道德、有文化、有尊严、有素养的“六有”新型农民),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形成了独特的“辰溪经验”。其中,妇联组织就是一支强劲的推动力量。

1.围绕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织密组织网络,确保文明实践“有人做,做得好”

(1)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巾帼志愿服务队伍。辰溪县妇联组织在2014年组建的县巾帼志愿服务队及两支社会巾帼志愿服务队--爱心志愿者协会、“爱心妈妈”的基础上,共组建了巾帼服务队323支,由妇联主要负责人担任全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总队长。其中23个乡镇组建分队,293个村(社区)组建支队,广场舞、旗袍协会等文艺组组建分队。通过织密三级联动的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体系,确保了文明实践“有人做”。

(2)大力招募巾帼志愿者。广泛从女党员、女干部、女能人、女教师、乡村妇联执委、广场舞爱好者、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心理咨询师、各级三八红旗手等各行业各界别的优秀妇女中招募巾帼志愿者。现全县共注册巾帼志愿服务者9676人(占该县志愿者总数的50.7%),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200多次,服务时间3.8万多小时,广大巾帼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实践活动的大舞台,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3)切实加强巾帼志愿者教育培训与管理。定期邀请专业指导老师,按照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别对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供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县妇联组织也加强了志愿者“进出”渠道的畅通,如对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志愿者进行教育,并予以及时劝退。

2.围绕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激发巾帼活力,确保文明实践“有事做,出实效”

(1)创新“木兰红声”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为了加强基层广大妇女群众的思想引领,县巾帼志愿服务队组建了“木兰红声”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志愿团,招募“三八红旗手”、“两会”女代表、“巾帼建功标兵”、“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女性”、“最美孝媳妇”等100余人,依托县大酉讲堂、乡贤讲堂等文化场所,组织志愿者面向广大妇女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等,让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的思想理论引领人。并用好付家湾村好家风、丹山村好家训等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鲜活的事迹感染人,用高尚的道德感化人。现已累计开展巡讲40余场次,受益群众4000余人次。由此,通过这一些列活动,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作用。

(2)创新“巾帼心向黨,清爽见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辰溪县地处武陵山片区的精准脱贫主战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县巾帼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聚气助力,招募了乡村两级妇联执委、广场舞队员4000余人,采取与贫困户结对形式,按照“扫干净、归好类、摆整齐、有精神”的要求和“居室整洁、庭院清爽、人有精神”的目标,确定每月1日为“清爽日”,上门为贫困户开展清爽帮教活动。截止目前,该志愿服务项目已在全县2个乡镇、272个村全面铺开。该县龙泉岩乡被授予市级“清爽行动示范乡镇”,柿溪乡溪口村、辰阳镇铜湾溪村等6个村被评为市级“清爽行动示范村”。

(3)创新“栀子花开,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项目。该县有大龄单身6774人,其中女性274人。为帮助解决城乡大龄单身特别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单身人员的婚姻问题,县志愿服务队招募热心公益的城乡广场舞爱好者、农村红娘担当志愿者,主动为大龄单身牵线搭桥,帮助贫困户脱贫脱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通过公益红娘牵线搭桥成功的,县妇联为贫困户夫妇送嫁妆一份,并于每年12月举办1次集体婚礼。现开展相关活动85人次,其中有意向交往的21对,一方或双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8对。四是创新“追梦手拉手”关爱重度残疾妇女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据统计,全县共有重度残疾妇女2942人,儿童283人。为动员社会力量关爱重度残疾妇女儿童,县巾帼志愿服务队与县义工协会携手招募志愿者,手拉手帮助重度残疾妇女儿童实现正常人生的梦想。“魅力巾帼.志愿先行--关爱重度残疾妇女儿童”活动于2019年3月6日正式启动,共筹集爱心帮扶资金18993.6元,帮助重度残疾妇女儿童18人。于2019年5月10日,开展“感恩母亲”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残疾母亲募捐7590元。五是创新“小蝌蚪成长营”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该县双留守儿童达12823人。为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县巾帼志愿服务队招募女性义工担任志愿者,以该县锦滨镇阳光幼儿园为试点,确定“周六陪护关爱日”。志愿者担当临时妈妈,开展“1+1课堂”(即一堂素质拓展课,一堂军训课),帮助留守儿童自尊自强自立。目前,成长营已开设9期,受益儿童达400多名。县巾帼志愿服务队与县义工协会合作,在每周日的“儿童之家开放日”,为城区儿童开展陪伴陪读、素质拓展。开办家长学校,开设家长素质提升课程。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创新开展“公益小天使”项目,培养孩子们从小做小小志愿者。各乡镇、村妇联创新关爱儿童的服务品牌人双溪村的“小带小”、铜湾溪村的“青萌之家”、山塘驿村的“助苗成长”、田湾村的“快乐星期六”、桐玉里村的“心连桥爱心驿站”、王溪村的“新苗儿童之家”、杨溪村的“蜜桔妈妈”以及孝坪镇的“同在蓝天下”等服务项目,各具特色,效果明显。由此,妇联组织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3.围绕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文明实践“有保障,见长效”

(1)建立完善激励嘉许制度。根据《辰溪县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志愿者星级认定办法》、《帮扶礼遇优秀志愿者实施办法》等,对星级志愿者实行评先评优和庆典活动礼遇、录用和就学礼遇、医疗保健礼遇以及全民健身年卡、免费公交年卡、购书卡、体检套餐等,还将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提拔任用、职称评定内容,对于年度优秀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推荐参加各级妇联及宣传部门组织的有关表彰奖励。

(2)建立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志愿服务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捐赠资助、志愿者自筹等方式。目前县妇联与县义工协会协会签订了“小蝌蚪成长营”、“追梦手拉手”、“儿童之家”等购买服务协议,依靠专业的社会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延长妇联工作手臂;爱心志愿者协会实施的“公益小天使”服务项目,主要实行经费自筹的方式;乡村妇联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经费主要来源于本级预算内妇联工作经费及县妇联、县新时代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予的以奖代补。

(3)建立完善能人带动机制。妇联组织充分聚集女能人的力量,充分发挥女企业家的服务作用。如为留守儿童捐“读书角”,为“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出力,提供就业岗位。市级脱贫示范基地辰溪县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自2018年1月以来,为该县1150名妇女进行了劳动技能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700余人;市级巾帼建功标兵谢溪梅驻椒坪溪村扶贫,招商引进浙商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湖南省莫原茶叶有限公司,带动20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还为贫困户开办网上扶贫代销店等。

总之,县妇联组织通过构建巾帼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搭建巾帼志愿服务平台、创新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健全巾帼志愿服务机制等,延伸妇联工作手臂,切实打通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神经末梢”,主动嵌入、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真正把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理论学习传播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精彩纷呈的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妇联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践启示

妇联组织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动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农村妇女群众中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积极落实《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全国、省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基本要求,切实肩负起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及志愿组织的作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引领妇女建功立业、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基层阵中肩负担当、在关怀困难妇女儿童中奉献爱心,凝聚广大妇女力量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基层政权中,发挥巾帼独特优势和妇女‘半边天作用。辰溪县妇联组织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中,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在创新宣传教育群众、服务关心群众的方式和机制中,坚守并夯实了党的基层阵地。辰溪县妇联组织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仅为聚民心、促发展以及推动了妇联工作的创新贡献了智慧,也为妇联组织如何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及如何真正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强起来,积累了实践经验。辰溪县妇联组织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启示有:

1.让基层阵地强起来,妇联组织是一支重要力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是家庭的主角;妇女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体力量,妇联组织是广大基层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妇联组织具有联系妇女和凝聚妇女力量的天然优势。在辰溪县文明实践推进中,妇联组织大显身手,成为文明实践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发挥着积极作用。

2.讓基层阵地强起来,妇联深度融合文明实践是有效途径

在辰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由于妇联组织的广泛推动,从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志愿者的作用发挥以及志愿服务机制的完善等等,无不成为全县文明实践的重要组织部分。妇联组织的主动嵌入,确保了该县文明实践的成效,对形成文明实践的“辰溪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3.让基层阵地强起来,“半边天”的作用发挥是关键要素

辰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半边天”是点亮阵地的重要力量。如辰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筹建的六大平台中,妇联组织在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服务、科普服务、政策服务、卫生健康服务中,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宫、“小蝌蚪成长营”等场所,为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等。

4.让基层阵地强起来,多元推动是动力源泉

实践证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多元推动是动力源泉。辰溪县妇联组织嵌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积极实践,也说明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需要盘活各类资源,发挥各组织的优势力量,确保文明实践有平台、有载体、有保障、有效果,有人做、有事做。

5.让基层阵地强起来,健全制度优化机制是重要保障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优化机制形成制度保障,确保其长效性。辰溪县文明实践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受到了省妇联的高度关注,成为全省妇联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之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机制创新。如“星级认定办法”、“帮扶礼遇办法”等,对于激活志愿服务力量、保护志愿服务者积极性、助力志愿服务的实效性等,都起着长远的、根本的、有效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推进百城建设提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N].河南日报,2017-11-01(02版)

[2]王沛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五大着力点[J].学习月刊,2018(02):51-53

[3]彭娟.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途径[J].新湘评论,2019(06):16-1

[4]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湖南省辰溪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5):66

作者简介:

曾庆美,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层党建、妇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