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石泉”的造型之美和意境表达

2020-05-26叶祥生

江苏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

叶祥生

摘  要  在紫砂器上面,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更加丰富了紫砂的题材选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給予我们更多的艺术空间和想象力。这件紫砂作品“石泉壶”就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泥料的特性,结合雕塑的手法来表现传统中国文化的诗情画意。通观此壶,在点、线、面的起伏交错中组合成旋律感和立体感极强的造型,既具有古典传统作品的灵动之气,又具有现代气息的设计语言,形成动静、浓淡、刚柔、虚实的诸多反差,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让整件作品更加气韵生动,充满了无限遐想。

关键词  紫砂壶;石泉;造型之美;意境表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已经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需求升华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艺术境界,于是人们对于饮茶器具的选择也越来越讲究,在众多的茶器之中,宜兴紫砂壶凭借诸多优点成为了喝茶品茗的首选。除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能保持茶叶最自然的色、香、味、形之外,其独特的人文气韵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在其中感受到禅茶一味的境界。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坚守,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在师傅、父辈们的言传身教和心手相传之下,将紫砂融入他们的血脉之中,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之间,成为他们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正是这种发自于本能和本真的紫砂技艺,在火光土色之间绵延千年、传承至今。那一把把简约而又繁复、质朴而又浓烈的紫砂壶里,记录着一段梦幻酷烈而又绚烂瑰丽的旅程,也记录着关于紫砂历史的前世今生。

一块普普通通的紫砂泥,在紫砂艺人的一招一式之中,被赋予了山川秀美之灵气、鸟语花香之情趣、书画金石之雅韵,或质朴、或华美、或宏伟、或精微,常常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尤其是紫砂泥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了用来制作传统的圆器、方器等紫砂壶造型以外,还可以用来塑造各种不同形态的紫砂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所具有的泡茶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艺术语言用紫砂来抽象地表达,是一件可以表现创作者思想理念的艺术品,用来陈列观赏的功能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实用功能。在这些紫砂器上面,我们看到了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在紫砂上面的运用,更加拓宽了紫砂的题材选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紫砂器的内涵,给予我们更多的艺术空间和想象力。

这件紫砂作品“石泉壶”(见图1)充分地利用了紫砂泥料的特性和良好的可塑性,结合雕塑的手法来表现紫砂壶中蕴含的传统中国文化的诗情画意。此壶造型充满了想象力,壶身下部宛如一块浑然天成的石头,上面收紧如一泓清泉,在动静之间寻求着天人合一的平衡;壶身通体布满凹凸不平的自然纹理,把石头的质感和岁月的痕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造型的设计上面也是随心所欲却又气韵不凡,让人观之眼前一亮;壶嘴光滑微微弯曲,和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出水干净利索宛如泉水一般汩汩冒出;壶把从壶颈部自然延伸,收于中间,造型颇似一截遒劲有力的松枝,与壶嘴张弛之间前后呼应;壶盖嵌入严丝合缝,和壶口打磨得平整光滑,上面点缀小石块造型;壶钮拿捏特别舒适,与整器融为一体。通观“石泉壶”,在点、线、面的起伏交错中组合成旋律感和立体感极强的造型,既具有古典传统作品的灵动之气,又具有现代气息的设计语言,形成动静、浓淡、刚柔、虚实的诸多反差,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让整件作品更加气韵生动、生机盎然,充满了无限遐想。

唐代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诗歌以简洁的意象阐释出宏大的生命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经典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意境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表达。其实,相较于现代人,古人从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之中表现出来的性情和雅致更让人心驰神往,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为了追寻这种返璞归真、纯真自然的美好,我把来自于西方艺术的雕塑手法赋予中国文人式趣味,力求表达其中的文化意境,这件紫砂作品“石泉壶”就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设计而成。不拘泥于传统的紫砂经典器型,我在造型上面大胆创新,把紫砂的工艺之美不落俗套地表现出来,在内涵方面继承传统,把其中的自然之趣和空灵禅意流露出来,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一泓清泉之中得到洗涤和净化。

紫砂艺术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到现在的繁荣景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它可以包容其他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设计理念,也可以包容创作者的思想才情和欣赏者的心灵共鸣,正是这种特性使得紫砂一路前行,并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迷失方向,而是把其他的涓涓细流都融入其中,汇成大河奔流,一往无前。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我们在汲取传统技艺的同时,更加要学习这种精神,在紫砂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体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让更多的爱壶之人能够挑选到自己喜欢和欣赏的紫砂作品。

参 考 文 献

[1]蒋蒸.浅谈紫砂造型之美[J].神州,2019(4):51.

[2]范乃军.浅谈紫砂壶的起源、作用及鉴定[J].佛山陶瓷,2013(4):52,55.

猜你喜欢

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玩转紫砂:收藏看准潜力股 (七)
挂在树上的茶壶
泡壶
谁玩谁呀
紫砂壶: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过眼的繁华
购买紫砂壶4忌
紫砂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