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2020-05-26齐明辉

黑龙江水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鱼病增氧机鱼种

齐明辉

近些年来北方地区鱼类病害频发,特别是鲤春病毒病、锦鲤痘疮病等病毒性鱼病发病率大幅度提高,鱼类死亡率高,特别是高产池塘,给养鱼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养鱼户感觉病害防治难度大,鱼类越来越难养。病害的频发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还严重挫伤了养鱼户的积极性。养殖户应积极寻找鱼类病害频发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鱼类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1 鱼类病害频发原因

1.1 池塘底部淤泥过厚

鱼池长期不清塘,池塘底部腐殖质过多,并累积了大量的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如鱼排泄的粪、吃剩余的饲料等),在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一方面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氧,同时还能释放出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这些对鱼是有毒害作用的,轻则影响鱼类生长摄食,严重的则会导致鱼类死亡。

1.2 水质不良

水质是引发鱼类病害重要因素,水质不良可引发多种病害。夏季高温季节,高产池在夜间,特别是凌晨水体易缺氧,引起鱼浮头,严重浮头会导致大批鱼死亡。鱼苗培养阶段,溶氧过高,易导致气泡病。水体氨氮含量过高会引起出血病。

1.3 外购未检疫鱼种

许多养鱼户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没有进行检疫,没有检查要购买的鱼种是否患病,是否携带病原体,也没有进行鱼体消毒处理。从疫区购买的鱼种容易在养殖过程中发病,也容易传染其他鱼类,特别是病毒性鱼病。

1.4 饲料质量差

投喂玉米、小麦、豆饼等单一或简单混合饲料,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鱼类营养需求,鱼类生长往往缓慢或停止,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例如脂肪肝病、瘦背病。投喂腐败变质、发霉的饲料也是导致鱼发病的重要因素,如出血病、肠炎病等。

1.5 机械损伤

在鱼类苗种放养,用鱼网捕鱼,运输过程中的操作不当,都容易造成鱼体擦伤、出血和掉鳞,甚至组织变性、坏死。鱼体的受伤部位未及时进行消毒,放入池塘水体后极易被细菌和霉菌感染而发病,春季和秋季极易发生水霉病,夏季易发生赤皮病[1]。

1.6 防治药物使用不当

滥用药物,频繁使用药物、大剂量使用药物,会杀灭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益菌群,导致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影响养殖鱼类的健康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抗生素滥用还会使鱼类产生抗药性。滥用药物还可能加剧病情,如鲤鱼发生鲤春病毒病,使用强氯精等消毒药物,会加快鲤鱼死亡。

2 防治技术措施

2.1 彻底清塘消毒

每年都应进行清塘消毒,充分利用冬季和春季不养鱼时间,使用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彻底清除池塘底部淤泥,维修加固池坝,还要充分曝晒池底一周左右,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全池泼洒消毒,杀灭病原体[2]。

2.2 调节好水质

好的水质有助力减少鱼病的发生,可采取调水措施有:一是使用增氧机械调节水质。可使用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微孔增氧机、涌浪机等,单一使用、组合使用均可,晴天坚持每天中午开机,阴雨天次日清晨开,鱼浮头应提早开机。二是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夏季每隔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25kg。三是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可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用量按说明书使用,注意不要和消毒剂一起使用。四是生物浮床调节水质,可在浮床上种植蔬菜、花卉、水稻等,吸收水体中氮、磷等物质。

2.3 投喂优质饲料

对于人工配合饲料,选择信譽好的饲料厂家购买,一次购买的饲料量满足一个月的投喂即可,饲料储存时间过长易氧化变质。人工配合饲料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以防发霉变质。对于青饲料、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注意及时投喂,不适口的饲料还要适当加工。不要在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如喹乙醇、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呋喃西林等[3]。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药物的休药期,过了休药期,商品鱼才能上市。

2.4 对症用药

一些养鱼户在鱼发病时滥用药物,不仅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可能加剧病情。发生鱼病时,要认真检查鱼体患病情况,不懂时可请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诊断,必要时做药敏实验。对鱼病做出正确诊断后,根据病情确定疗程、用药量和给药方式,并注意观察鱼类施药后的变化。

2.5 避免鱼类受到不良刺激和伤害

一是对鱼类操作要仔细,避免受伤,在鱼类苗种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要小心[3]。二要注意避免水体温度的急剧变化,以防鱼不适应而患病。秋冬季交汇时,水温急剧下降,会导致鱼冻伤。对于冷水性鱼类,不适应过高的水温,如细鳞鱼长时间在25℃以上水温条件下会导致其死亡。三要注意避免鱼类受到药物刺激和伤害,不要使用毒性大的药物。越冬水体封冰前不宜使用菊酯类药物,否则易致大批鱼类死亡。

2.6 放养健康鱼种

健康鱼种对养殖者很重要,建议养殖户:一是不要从疫区购买鱼种;二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要经过严格检疫;三是养殖户最好自己培育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并有配套的鱼种池;四是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可自己配制食盐水、食盐小苏打合剂、聚维酮碘溶液等进行鱼体消毒,但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消毒,如漂白粉、硫酸铜等,以免发生药害[4]。

参考文献:

[1]张玲.鱼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渔业致富指南[J],2019(13):51-53.

[2]汪为均.鱼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中国水产[J],2005(11):58-59.

[3]孔令杰.春季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方法.黑龙江水产[J],2003(3):43.

[4]牛贵武.北方春季细菌性鱼病防治技术措施.黑龙江水产[J],2018(2):33-35.

(责任编辑:常 顺)

猜你喜欢

鱼病增氧机鱼种
水产养殖户提高鱼病治疗效果的要领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浅析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关于溶氧自动控制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水产养殖户提高鱼病治疗效果的要领
冬放鱼种技术
“热水鱼”的捕捞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渔用增氧机使用“5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