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柳根鱼池塘成鱼养殖技术

2020-05-26高兰

黑龙江水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鱼种越冬鱼类

高兰

柳根鱼,学名拉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鱥属,是东北地区土著的江河野生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和绥芬河等水域[1]。此鱼由于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食性杂。具有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风味独特、价值高等优点,颇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由于该鱼市场购买力增强,需求量加大,销售价格逐年提高。现池边售价多为28~36元/kg,深受水产养殖者青睐。自2000年来,柳根鱼开始在黑龙江省东宁、绥化、海林、伊春等县(市)人工养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柳根鱼已成为当地受欢迎的高效养殖鱼类品种[2]。海林市石河官草渔场利用10亩鱼池主养柳根鱼近4年,亩产量最高达400kg,亩利润最高达8800元,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1 柳根鱼主要生物学

柳根鱼(拉氏鱥),是鱥属鱼中个体较大的种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体长稍侧扁。头长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吻长向前突出,口裂后延至眼下缘。口为半下位,呈弧形。胸鳍条较长,臀鳍为截形,尾柄细长,尾鳍分叉较浅,上下叶稍圆。背部和体侧灰褐色,有许多小黑点,体侧正中有一条黑色纹带,腹部灰白色。自然水域常见柳根鱼体长为8~18cm,一般为12~15cm。为冷水性鱼类,喜集群活动,适宜水温10~25℃,多栖息于水流较急而清澈、水温较低的小河和山涧溪流中。柳根鱼2+龄性成熟,每年5月末至6月中旬,水温18℃时开始发情产卵。分批产卵,受精卵为粘性,自然条件下受精卵粘附于河底的石砾或水草上,当水温18℃时,5天孵化出鱼苗,隐蔽在石砾隙间。柳根鱼在野生环境下多以水生植物、藻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3]。

2 柳根鱼成鱼养殖技术

2.1 鱼池选择及放养前准备

养殖柳根鱼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溶氧量较高、远离污染区、不含有毒物质、面积大小适当。一般情况下,成鱼池以3~15亩为宜,池塘水深以2~3m为宜。春季鱼种放养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采取干法清塘:池塘留水深7~10cm,生石灰用量75~100kg/亩(非碱性池塘),漂白粉用量10kg/亩,可有效杀死病原体、敌害生物及野杂鱼等。在鱼种投放前7天左右塘注水,若引用河水、湖水,则需对进水管口捆绑纱网进行过滤,防止蝌蚪、野杂鱼及其它敌害进入池塘。池塘注水1~1.2m深,然后向水中洒入富藻素、氨基酸肥水膏进行肥水,用量为50~70g/亩。待水色成浅绿色,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此时水质较好,适合鱼种下塘。

2.2 鱼种放养

宜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色鲜亮、无病无伤的鱼种进行放养。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放养鱼种,放养密度75kg/亩左右,鱼种规格10~12g,放养前对鱼体均用浓度4%的食盐水浸浴5mins左右,进行消毒。为提高养殖效益,可在主养柳根鱼池塘内少量套养鲢鳙鱼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500尾/亩。鲢鱼和鳙鱼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2.3 饲养管理

2.3.1 饲料选择与投喂

柳根鱼为杂食性鱼类,宜选择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饲料应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柳根鱼成鱼养殖饵料系数一般在1.6~1.8之间。可采用自动投饵机投饵,投喂时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4次,每次投喂时间大约为40~50mins.。饲养期间应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换配合饲料粒径,成鱼养殖一般选择粒径为1.5~2.0mm的配合饲料。

2.3.2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柳根鱼养殖的重要环节,自鱼种放养开始就要做到早晚巡塘,注意观察池鱼动态。注意调节水的深度,保持适当水量。视水质情况及时进行调节,一般每半月采用微生物制剂调节一次水质,以保持水质清新。对池边杂草污物要随时清除。生长旺季,为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要经常开增氧机进行曝气增氧,保持溶氧充足。定期检查鱼体,做好池塘生产日志,随时记录鱼类生长、投饲及用药等情况。柳根鱼易患烂尾病、烂鳃病、水霉病、车轮虫病和三代虫病等,可对症治疗。

2.4 柳根鱼越冬

柳根鱼秋季出池规格可达50~70g,可作为商品鱼进行出售,也可越冬第二年销售。需要越冬的柳根鱼成鱼可在水温下降至10℃左右时并塘(或原池)越冬。越冬池选择及放鱼前准备与常规鱼类相同。如采用原塘水越冬,应对池水进行彻底消毒。越冬前先将老水排出1/3,然后用生石灰、漂白粉或ClO2、金碘等进行杀菌消毒。封冰前20~30d,采用晶体敌百虫(含量大于90%)或百虫杀星等药物杀灭池水中的浮游动物,降低对溶氧的消耗,同时对鱼体表寄生虫和水中寄生虫也起到杀灭作用。杀虫后用解毒100、全能底霸和金露调解水质。越冬池冰面一定要结明冰,保持冰面透明,为冰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提供光源。池塘冬季冰面如被积雪覆盖,要及时清扫,最好是全池清扫,面积较大池塘明冰区面积一般不少于池塘总面积的1/3,避免因光照不足,减少溶氧来源而使鱼类窒息死亡。越冬期要定期测水体溶解氧,发现水瘦,溶解氧低,要适时补施富藻素和氨基肥水膏,每亩用量为50~70g,及时采取机械增氧、化学药物增氧和纯氧增氧等方法进行增氧,使越冬池水溶氧保持在6mg/L以上,保证鱼类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孔令杰, 付鹏, 刘凤志, 等. 黑龙江省柳根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 黑龙江水产, 2018, (4): 3-5.

[2]孔令杰. 柳根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J]. 科学养鱼, 2018, (4): 45-46.

[3]郭貴良.水产养殖新品种简介——柳根鱼[J]. 科学养鱼, 2012, (18): 38-39.

(责任编辑:孔令杰)

猜你喜欢

鱼种越冬鱼类
萝卜萝卜快显形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鱼类运动会
水蛭越冬技术
千奇百怪的石头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引发海啸(上)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