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内部审计策略

2020-05-26苏荣深

市场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苏荣深

摘要:国家创建完善的助学政策体系,提高财政对学校的资金投入,进而增强各个学校的资助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确保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辍学是我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以及国务院的重要决策。强化中小学资助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对教育专项资金实施全程追踪,确保我国助学政策体系的正常开展。本文首先对学生资助政策以及专项资金落实的内部审计及你选哪个分析,探寻中小学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校学生;资助资金;内部审计

伴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贫困人口急剧下降,中小学对贫困对学生教育资助为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扶贫攻坚战的关键工作内容,因此中小学校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内部审计非常重要。在审计全面覆盖的时代背景下,对贫困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专项资金实施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专项资金从申报到最后的管理整个过程进行审计,对资助专项资金的实施情况以及是否贯彻落实进行评价。

一、学生资助政策以及专项资金落实内部审计重点

对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的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审计,对于中小学免除学杂费以及提供教学用书政策的主要审计工作就是审查上级资助资金是否到位以及需学校相关规定是否贯彻落实,是否存在以便免除以便收费的状况发生。针对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贴资金的审计工作主要就是对报请上级审查批准的报告中接受资助的学生人数是否是真实的进行审核,同时对受资人数的确认流程是否规范进行判断审核,对接受资助学生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评定;除此之外,审查核定是否存在非寄宿生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子女借助便利条件领取生活补贴的问题;是否根据相关条款中所规定的时间发放补贴资金;是否存在利用实际物品顶替生活补贴资金的现象;生活补贴是都是学生或者家長亲自签收,是否存在带领问题;相关档案资料是否健全规范,其中包括学生个人资助资金申请表、学校确定受资学生名单公示表以及资助资金发放公示表等等。

二、学生资助政策及专项资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管理的风险控制建设不到位

尽管有极少数的中小学创建了资助管理部门,同时创建了健全完整的资助制度,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现行规章制度的内容过时,未及时进行更新,造成与当前实际的资助情况并不吻合,进而也就不能为当前的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另外,学校建设的该部门对于资助管理中的最为主要的资助风险评估以及内控制度建设并没有有效开展。

(二)资助专项资金未及时计提

在中小学学生资助专项资金中,当中央财政部将专项资助资金博入到中小学之后,有些学校并没有及时转入专项资金,存在未及时转入专门用于资助资金的银行账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未及时计提专项资助资金并将资金转入到专门的银行账户的问题倘若未及时计提专项资助资金,就会将专项资金用于其他方面,出现私自挪用的现象,无形当中增加了困难学生不能及时接收专项资金的隐患。

(三)困难学生认定难度大

对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教育资助相关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程序,同时也是资助专项资金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由于我国某些地方发展较为落后,未能实现全面信息化,并且信息化水平不高,这就让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不能实现全国网络共享,造成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将困难学生的相关信息分享到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调查资料由当地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审核盖章,但是仍旧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不能确保调查的真实性,也就造成调查可靠性不高。但是依靠学校设立的资助管理机构对这些困难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也是不现实的。另外,在承认并确定贫困学生之后,就会进入到学校评审阶段,有些中小学生认为承认自己是困难学生就会低人一等,因此碍于情面并没有向学校提出困难申请,这样就不能真正意义上认定贫困学生。并且尽管有些学校成立了人贫困学生认定小组,但是这些小组的成员几乎都是由学生组成的,因此评定小组的深度远远不够。

(四)资助信息库以及困难学生档案建立不健全

伴随着的经济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中小学学生资助力度也随之加强,接受资助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就让学校资助管理工作的任务也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学资助信息库以及受资学生档案是由各个年级进行管理的,尽管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资助信息库以及贫困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未制定一致的标准,进而造成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五)资助方式一成不变,扶助机制单一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所发放的专项资助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国家财政部以及学校根据相关固定计提的部门资金,依靠社会筹集专项资助资金的途径并不多,资助方式比较单一。另外,有少部分社会人士或者企业也会资助中小学校,但是这些资金都是无偿资助的,长期以往让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削减了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意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与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背离。

(六)专项资助金发放不及时

由于专项资金的发放程序过于繁重琐杂,因此当资助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在加上一些学生账号的填写错误,造成资助资金不能一次成功发放,常常出现资助资金跨学期发放。

三、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及专项资金落实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资助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学校资助管理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梳理清楚贫困学生资助管理的相关规定,不断健全和完整制度内容,使内控制度更好的指导资助管理工作,避免资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资助的公正性。

(二)及时计提专项资助资金

中小学校应该及时计提国家多拨入各种专项资金,在收到资金后及时转入到贫困学生专用的银行账户中,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对学校中的事业收入按比例计提,并将资金转入到专项基金账户,规避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

(三)进一步严格把关

中小学应该对贫困学生的确定进行蹭蹭报关,不断健全贫困学生认定中的各个流程,明确贫困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并严格、规范的对贫困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查核定。明确《中小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的申请流程以及认定要求。针对那些已经被认定贫困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不定期实地走访,或者任意抽取部门贫困学生的信息审查核定,根据相关规定复查以及抽查认定贫困学生的情况是否属实。

(四)完善资助信息库和贫困学生档案

各个中小学校中的资助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全面的租住档案管理制度,使中小学校不断健全资助信息库,并且对贫困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另外,在贫困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单单依靠电子档案,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管理,以免电子档案或者纸质档案丢失,不能为贫困学生及时发放资助资金。除此之外,按期对信息库中的相关信息以及学生档案进行查证、更新和整理,创建健全的信息库有和档案库。

(五)创建多种方式资助

在中小学校中,部分贫困学生会受到较为复杂的思潮与信息影响,导致心理方面发生扭曲,出現自卑、抑郁等各种情绪变化。因此,面对这方面的学生应加强心理情况的关注,从而增强患者心理上的教育,更近一步的培养贫困学生个人诚信以及勇于承担社会理念的信息,积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此外,在校内应帮助学生勤工助学,让中小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的过程中,增强自身锻炼,提升信心。

(六)及时发放资助金

如果是因为银行卡好不正确导致无法成功发放助学金,这时,应及时进行清理,之后在此发放,从而保证本学期内的助学金都能达到学生银行卡中,尽可能的不跨学期遗留。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教育资金的审计最终目的在于落实好监督资助正常,这样可以达到合理运用资助资金,不在让每位学生由于家庭困难而辍学。

参考文献:

[1]罗芹.高职高专院校困难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9(07):48-49.

[2]赵亚珠.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内部审计[J].当代会计,2019(02):73-75.

[3]朱雪莹.优化高校专项资金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J].纳税,2018,12(26):177+179.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