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委员热议“数字经济新优势”(关注两会)

2020-05-26

环球时报 2020-05-26
关键词:数字化消费数字

编者的话: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在上半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先行者们向全社会开放的数字化能力,成为疫情下生活、抗疫、复工的新基础设施;在下半场,“数字基建就是新基建”成为转型共识,一批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在“危”中寻“机”。如今,数字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如何抓住新优势带来的新机遇?今年两会期间,《环球时报》记者特别邀请多位代表委员就上述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罗卫红

数字经济是疫情下发展的新抓手

本报记者 李司坤

我来自杭州,早几年杭州就在发展数字经济,这几年杭州经济增长速度的50%以上都是数字经济贡献的。数字经济本身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契机和抓手。当前疫情下,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肯定是发展的新抓手、新平台,也是新的技术创新机会。谁忽略了互联网,忽略了数字经济,谁就很可能会被这一次的发展浪潮所淘汰。

以杭州在国内率先启动的“城市大脑”建设为例,用数字化的方式为超大城市提供治理方案。“城市大脑”由杭州市联合阿里巴巴开发,现在已经建成48个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治疫”“舒心就医”“便捷泊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利用“城市大脑”开发“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在网上快速兑现惠企政策。

因此,我这次提交的建议都是有关数字经济的。一方面,政府服务企业的时候,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直接、快速、高效、不打折扣地兑现惠企政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非常关键。政府出台政策是为了解决企业受疫情影响后眼下的生存问题,但要做到真正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靠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在此次疫情期间,浙江很多农产品龙头企业的蔬菜都卖不出去,菜都烂在田里,但通过数字经济,包括农村电商、网络直销,以及现在很流行的淘宝直播带货等手段,就把一些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龙头企业救活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一些农业、制造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要想复苏,走出疫情阴霾,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要抓住“互联网+”,抓住数字经济,就抓住了应对难关的关键武器。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中要讲究“精准服务”。无论是政策兑现、指导服务企业,还是对企业项目的政策倾斜都要做到精准,在企业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的服务。反之,如果采取“漫灌”的形式,不仅浪费资源,也无法满足企业真实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欢迎电商平台培训“农村主播”

本报记者 张旺

今年的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他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对此,我深有体会。

去年两会,我提到,大城市都是5G时代,但在很多偏远山村,2G网络甚至连一般通信都成问题,经常看到村里的小伙子在有4G网的村酒厂周围“蹭网”。如今,岩博联村全村已经实现4G覆盖,速度很快,再也没有人去蹭网。

有了高速互联网,村里很多人都注册账号开设网店,卖起家乡的特产,比如盘州市的刺梨、刺梨果脯、刺梨饮料、火腿、绿壳鸡蛋和乌洋芋等。除了这些农产品,也有卖化妆品和服装的。我在去年两会上说,有些刚结婚的年轻人因为要在家带孩子,不能出去就业,就想开网店,但因为网络问题一直没能如愿。现在他们能在照看孩子、照顾老人、下地干活的前提下,还可以拿着手机做生意,每天花不超过3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能有几千元钱收入。此外,由于交通改善、物流及时,村里的老百姓想吃什么都可以下单,两三天就能收到,非常便捷。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的。

我们村还有几个小姑娘搞起直播带货,但她们需要解决流量不够的问题,毕竟她们不像网红明星那样流量很大,所以销量 不是很高,过点小日子还可以。如果有电商平台来村里进行专门的指导培训,我们会非常欢迎。

现在营销模式变了,我们网上直播卖货并不一定是在一次直播中要卖出多少,而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让大家想吃鸡蛋就想起绿壳鸡蛋,想喝饮料就想起刺梨饮料,让产品根植消费者心里。目前,农产品打广告价格不菲,特别希望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把村里的产品推出去。

这就是新时代下,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是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贵州今年提出力争建成5G基站2万个,实现县县通5G,再加上大数据中心就在贵州,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

新商业模式将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本报记者 倪浩

在抗击疫情中,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在提升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中得到充分体现。疫情改变了常规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一些数字经济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企业以及部分医疗、教育机构创新服务方式,从消费到供给、从生活到办公,涵盖吃喝、养生、娱乐、云学习、云办公等等,疫情期间升级民众的“宅经济”和“宅社会”。

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对于疫情期间经济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消费数据为例,今年4月消费数据下滑幅度进一步收窄,网络消费逆势而上同比增长达8.6%。这其中,电子商务发挥了独特作用。疫情严重冲击中国中小企业,很多外贸企业将目光从国外转向国内,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进驻各大成熟电商平台。

比如阿里巴巴第一时间启动了帮扶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包括成立外销产品销售专区、专场,通过电商平台展示销售服装、丝绸、玩具等产品,大大拓宽这些企业的销售渠道,有力对冲了外需因境外疫情出现大幅下滑的影响。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进驻电商平台,有的外贸企业一天销售商品就达到6万件。中小企业接入电商平台,对于拓展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方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中国网民上网消费的习惯会慢慢强化。依据相关理论,某种生活方式一旦被接受,会习以为常,成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越来越明显的路径依赖,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因素。

而新的商业模式会从衣食住行拓展到文化、教育、医疗等相关领域,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新老交替,转型升级。为此,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

一堂“数字经济”公开课

本报记者 倪浩

疫情给14亿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数字经济”公开课。有些民众日常生活中并不依赖网络消费或者偶尔上网消费,但是在疫情期间,基本上每个消费个体都不同程度转移到网络平台上。疫情结束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我相信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会越来越多,“数字经济”也会越来越发达。“数字经济”平台所附加的产业链条会不停地出现创新,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讲,疫情很大程度上在改变他们,很多中小企业发现订单没了,或在海外的销售遇到问题。于是他们纷纷走向电子商务平台。疫情暴发前,很多网红利用网络直播带货,但是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企业领袖和地方政府官员也纷纷加入网络直播为自己带货,淘宝等电商平台也给予流量扶持,这成为带动消费的新模式。

现在的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完善。疫情就像是一场对全社会的压力测试,在此之前,有些企业可能并不擅长使用数字经济平台,但是这次疫情改变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发现这个平台上空间非常广阔。只有跟着这个社会的趋势去改变,企业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

另外,国内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的方式拉动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果发放现金,可能会被老百姓转化为储蓄,与政策初衷相背离。这种方法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将产生数倍的消费带动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

电商平台将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李司坤

疫情期间,我购买了不少扶贫产品,这些产品很多都物美价廉。在购买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建议,应该进一步发展、放大新经济这一领域,提供更多支持。

在我看来,一方面建议国家层面对可靠的、负责任的电商平台,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鼓励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将自己的服务及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以扩大自身的市场和收入。这是一个助力脱贫攻坚,为中小企业纾困的有效渠道。

此外,我还注意到,此次疫情期间,“直播带货”这一新业态得以兴起。“直播带货”相当于一种广告宣传的新型模式,这种新型模式针对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费主力军。我认为“直播带货”这种模式对于脱贫攻坚和中小微企业纾困都是非常好的举措,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一些地区开拓市场。

但我也建议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货真价实,中小微企业和电商平台也有义务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在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中,电商平台要承担起相应的监督作用,督促电商能够依法经营、售卖真货、保护知识产权。

我们还要认识到,有些企业适合进行数字化转型,比如餐饮、服务业等。而对一些生产高科技产品或者非大众普遍使用产品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乃至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中也要做到精准适配,有所侧重,而不是采取“一刀切”或者“一药治百病”的做法。▲

猜你喜欢

数字化消费数字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