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评估监管体系研究

2020-05-25许倍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健全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鉴定培训工作机制,确保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评估监管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未能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相结合,缺乏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导致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质量不够高[1]。因此,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评估监管体系研究,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衔接,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建设尚未成型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是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践中有探索,但相对完整的体系尚未形成,需要理论支撑。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存在概念不清、构成要素不能理顺及鉴定体系的层次和结构认识模糊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运行环节不规范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虽然有相应的要求,形式上的培训也存在,但对其教育培训质量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划和保障措施,加之院校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有相当部分未经过系统培训者直接进行了等级鉴定,造成素质偏低,影响了等级鉴定的整体形象。

(三)行业准入制度程序不完善、监管落实不到位

职业技能鉴定应是联系教育与就业的纽带,但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中介作用。行业准入制度虽然有严格的职业(工种)范围限制,但行业法规与通用性法规还没有衔接上,造成行业准入职业申报程序不完善,漏洞频出。同时,行业准入制度的真正落实依赖于行业监管部门和劳动监察部门对企业用工制度的监察,而很多行业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没有充分运用好劳动监察这个武器,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规范,造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的被动。

二、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健全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对科学评价和合理使用人才,提升技能人员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具有导向型作用[2]。

1.健全职业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

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2.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方式

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评价结果有机衔接。建立以岗位竞争和技术排名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专项竞赛、校内竞赛与校校竞赛为主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拓展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3.调配职业技能人才多元评价组成

多元评价体系应由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管理组成。评价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评价主体:以用人单位为主、其他机构组织为辅。评价方式: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技能竞赛。评价管理:职业技能考核评定部门职责是负责提供评价服务,对评价过程有效监管。

(二)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核心,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线。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员岗位就业能力,通过技能考核,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只有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职业资格证书才有影响、有威望、有含金量。

1.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涵盖培训规划、制度完善、过程评价、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质量督导等各个方面,职业教育中心具体负责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管理。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培训过程评价与成效奖惩机制。

2.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绩效评估

培训合格率是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有质量的培训合格率需要以下三个要素支撑:一是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率应达70%以上;二是判定主体。即,除自主培训、自主考核、自主聘用外,其余的职业技能培训主体与考核评价主体应当分离——负责培训的不得参与考核,负责考核的不得参与培训;三是考核方式。除自主培训、自主考核、自主聘用外,其余的职业技能培训结果考核建议均按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办法进行。合格的发给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3.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电子档案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电子档案,包括学员所参加的每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岗位履职情况、等级晋升情况等。电子档案为与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职业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成为实现。

(三)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网络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构建培训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培训评价管理、培训教学检查和培训学员评教等制度;评价主体由教学专家、企业骨干、培训单位任课教员和被培训对象组成;评价方式采用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教学专项评价为主,辅以督导监控和教学信息监控等。

1.培训过程的监管

根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把不同等级的培训或各种专项技能培训,均纳入到监管,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实施全过程监管。同时,对于每一次的培训从计划、组织、实施、考评鉴定,乃至在工作岗位的训练,均纳入监管,实现全方位的监管。

2.教学内容的监管

根据鉴定标准,严把培训教材的选用,特别是行业特殊职业岗位培训教材,应组织有关专家与企业联合,进行教材的编写;对任教教员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体备课,重点监管教员的教学过程是否与岗位工作训练过程对接。

3.培训课时的监管

依据课程方案,对教学实施计划进行审定,重点是计划内学时构成比例是否符合职业技能培训要求;检查教学设计学时分配,能否满足理论基础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跟踪教学实训实施,检查实训教员的教学日志,确保教学实训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冯丽霞.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2014,(6).

[2]张思源,李征宇.士官院校开展職业技能鉴定的几点对策[J].通信士官杂志,2014,(1).

作者简介:

许倍榜,火箭军士官学校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鉴定高职院校
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铁路物流运输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改进蚁群算法在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