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2020-05-25肖飒

北方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译者

肖飒

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

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3)但袁莉反对称翻译唯一的主体是译者。(4)许钧总结了关于“谁是翻译主体”的各种讨论如下:“翻译的主体包括:1.译者;2.原作者和译者;3.读者和译者;4.原作者、翻译者和读者。”他声称译者是有限翻译的对象。但从广义上来说,原始作者,翻译者和读者是翻译的主体。在文章的结尾,他还提出,讨论翻译的主体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的产生。(5)在查明建看来,翻译主体的确定取决于对“翻译”一词的理解。在“翻译”专门指翻译本身的情况下,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者;而在“翻译”指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时,原始作者,翻译者和读者皆为翻译的主体。(6)屠国元等人则将翻译主体分为中心主体和边缘翻译主体。他们认为译者是中心主体,而原始作者和读者是影响中心主体的边缘主体。(7)辜正坤认为,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或基础来看,存在原始主体;至于翻译行为和过程的执行者,存在翻译行为主体;对于翻译工作评估机制的参与者,存在翻译批评主体。(1)陈大亮于2004年发表论文《谁是翻译主体》。在这篇文章中,他讨论了上述一些学者的观点,并提出主体与人不同,作者与翻译之间也没有交流。他将翻译过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原作者根据客观世界认识(即元文本)创造了作品。在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取消原始作者与元文本之间的关联。在这种横向关系中,原作者无疑是创作主体。第二,翻译人员通过语言分析将翻译人员与元翻译之间的上下文关系分离,然后重建文本与翻译人员之间的上下文关系。在这一级别上,译者发挥的主体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第三,翻译人员将原翻译解释为该语言的第一种翻译,通过处理,将其翻译为最终翻译。在创作原创作品时,作者是创作的主体。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无疑才是翻译的主体。(2)

二、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建设民族文化重要的成员。但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文化体系早已涵盖了翻译主体。翻译者的文化地位也被疏远了。1870年,“翻译研究”学科正式成立。西方翻译理论家也极大地扩展了他们在翻译领域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型”,翻译学科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深化。在这项研究中,译者的主观性也变得“可见”。在定义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得弄清楚这两个概念:“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从理论上来说,译者是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性”与“译者主体性”两个概念是一样的。但翻译研究界尚未就翻译的主观性达成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说“翻译”在“翻译主体”中仅指翻译活动本身,翻译者便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原始作者,原始作品和读者只是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实践活动的目标。就这点来看,翻译主体性指的是翻译者的主体性。但如果“翻译主体”中的“翻译”是指翻译实践活动的所有相关元素,翻译的主体就包括翻译人员,原始作者和阅读者。因此,翻译的主体性意味着翻译者,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以及这三个主体的主体间性。在此,本文倾向第一种说法。

主体性是什么?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活动中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活动中基本能力的外在化,具有主动转变对象,影响对象,控制对象以此来服务对象的特征。(3)主体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因此,主体性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原创作品是译者的活动对象。为了成功地完成翻译任务并实现翻译目标,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如原作和译作各自的语言特点、习惯,原作的语言和文化,译者所处的时代等的限制与约束。《中国译学大词典》中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为:“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基本特征,即译者主动操纵原始文本(客体)并使其成为主体。实体翻译中权力的外部性意味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要克服客观限制,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等。”(4)查建明和田宇认为,译者的主观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翻译对象并达到翻译目的。它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特征和文化及翻译主体的审美创造力等特征。(5)屠国元和朱献珑认为,译者的主观性是指译者在受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影响的前提下,满足目标语言的文化需求所表现出的主观能

动性。(6)

理应承认,近年来我国的翻译主体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人们对翻译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对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表现缺乏系统的研究。面对这种现状,陈大亮在2005年的第一期《中国翻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翻译研究:从主观性向主体间性的过渡”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密不可分的。翻译主体的研究是一个由多个主体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作者,翻译者和读者,甚至是出版者和赞助者。除了译者,其他主体的存在也是翻译主体研究的重要成分。应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各主体的理论和研究整个系统,从而从理论上解决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1)通过不断研究,可以发现译者主体性与原作者和目标读者密切相关。译者主体性虽会受到原作者和目标读者不同程度的限制,但又基于两者而存在。忽略主体间性,译者的主观性便会扩展到无限,翻译规则也不再存在,翻译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翻译研究要求出现主体间性。

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也称为互动主体性。它是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沟通、影响和交流的关系中固有的属性,是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前提,是不同主体的共同有效性和共存性。(2)翻译中主体间性研究的出现与主观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变密切相关。主体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起源于西方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超验主体图式以思想、理解、理性或逻各斯中心为中心,对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伯克利、黑格爾乃至现代笛卡尔-康德的意识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以来,当哲学的反映从“纯精神”的抽象领域转向现实世界时,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想通过语言的反映来解决传统哲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峙问题。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哲学研究已从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Moore,Austin,Sale和Ryle等人坚决反对以Russell等人为代表的人工语言学派(也就是逻辑实证主义)。该学派强调在日常交流的特定上下文中对单词和短语的含义进行定义和考察。这个理论就暗示了主体间性。现象学家Husserl提出主体间性以消除“唯我论”的困境,并在其哲学生涯后期致力于发展该理论。后来,经海德格尔、迦达默尔等发展,由哈贝马斯真正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哈贝马斯认为所有实践哲学的核心是“主体间性”。从整体上来看,它是由参与语言交流的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动组成。(3)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为主的主体间性自然会将传统认识论中的主客一体关系带入广泛的认识论中。也就是说,从独特的主观性到复合的多极主观性。最初的主客关系也变成了主—主的对话关系,与此同时也肯定了客体的作用。因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也包括主客关系,也就是说,对话是基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之上。所以它应该是一种主—客—主关系。(4)除此之外,这种包含主—客关系的主—主的对话交往与社会其他主体也是相关联的。在对话和交流活动中应采用和检验社会团体所接受的体制规范样式,否则,社会群体不可能认同对话所形成的意义,更别谈还可以达成共识。西方哲学的这种主体间性理论不仅有助于翻译主体性的深入探讨,还能为广义的翻译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和规范性制约。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