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化管理理论的图书馆管理探讨

2020-05-25彭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化图书馆

彭梅

关键词:生态化;管理理论;图书馆

摘 要:文章主要从我国图书馆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问题着手,探讨了生态管理理论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图书馆生态管理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今后图书馆生态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3-0111-03

生态管理理论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起初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后来,生态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逐渐延伸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满足生态管理的各种要素要求,包括社会、人文等,因此,图书馆利用生态管理理论实现生态管理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同时也是图书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图书馆管理理论的研究,然而,此前的大部分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图书馆业务方面,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先后提出“圖书馆公共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等多种管理理论,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技术、规范、道德等方面。但是,这些理论能够被真正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的情况却很少,导致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我国图书馆管理对象主要针对社会高层次人员,即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这和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要求相偏离,导致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我国图书馆包括地区中心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二者之间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资金和管理上都无法相提并论,很多基层图书馆在管理定位上并未考虑到这一实际,采用了单一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不佳。

1.2 管理对象不全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依然集中在自身业务领域,同时,图书馆疲于应付各类指标和考核,无法兼顾到馆内的人员、资产、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导致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全面、不合理,馆内各个要素管理失衡,资产、制度、人员等管理工作频频出现问题。

1.3 管理机制不灵活

当前,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多采用人治和行政治理模式,这两种模式均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图书馆容易出现管理极端化或顾此失彼的情况;另一方面,管理制度难以根据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得到完善。面对群众的呼声和市场反应强烈等问题,图书馆受限于现有的管理机制,无法及时加以完善。

2 图书馆生态管理理念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很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合理,管理方法亟待加强,其问题的症结主要集中在自身生存和图书馆未来发展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生态管理理论破解上述难题。

2.1 生态管理的理论

生态管理理论内涵丰富,涵盖了诸多学科,包括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正因其包含了众多学科内容,因此,生态管理理论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特别是在将其应用到某个新领域或新行业时,其理论内涵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生态管理的理论核心在于运用其涵盖的学科内容和知识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从科学、客观的视角重新思考人类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其目标在于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学者开始将该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生态管理理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原因就在于其优势突出。生态管理理论提出了“生态人”的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引下,人们更加重视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约束自我,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生态人”和此前的“理性人”“经济人”等理论相比较,其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的内涵,即用生态的世界观看待社会、发展社会。因此,将生态管理理论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时要集中关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主体、产品、技术的生态性。此外,生态管理理论的视角更加全面,要求人们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发展生产、做好管理,具体而言,该理论包含了整体协同理念、时空理念、生态效益理念以及耦合共生理念。

2.2 图书馆生态管理需关注的要点

具体关注要点包括:首先,图书馆要关注物质和人文环境。图书馆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和人文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建筑、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等。从生态管理的角度来看,关注物质环境不仅要关注图书馆外观形象,更要关注其是否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人文环境方面则是从节约资金、契合实际、满足需求等角度思考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其次,图书馆要关注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图书馆发展至今,在确保生存的前提下,被赋予了更多作用和意义,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了解自身生存环境的前提下,要统筹兼顾各类管理要素,全面考虑图书馆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只重视市场效应而忽略服务本质,也不能只注重服务工作而忽略形象维护。总之,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从“生态”“系统”两个角度加以综合考虑。再次,图书馆要关注自身的布局和发展。一方面,图书馆要重视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和舒适;另一方面,图书馆要重视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从现代阅读和互联网技术两个角度不断完善图书馆资源和配套设施,从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两个角度寻求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进步。

3 图书馆生态管理模式探讨

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既要关注服务对象,又要关注自身发展,既要关注空间布局,又要关注发展要求,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图书馆生态管理的方法进行解构,形成一套富有体系、便于操作的生态管理模式。

3.1 图书馆生态管理对象

3.1.1 目标对象。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图书馆都无法脱离其业务,提升业务水平是图书馆生态管理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即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图书馆生态管理模式中业务对象之一是图书馆资源,包含纸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另外一个业务对象是读者。只有不断丰富资源和完善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才能确保图书馆业务的开展富有成效,最终获得读者的认可。

3.1.2 可控对象。图书馆的可控对象主要包括采编典流、资产、设施设备以及用户信息四个方面。采编典流涵盖图书馆主要业务,如对资源的采集和整理等;资产主要指图书馆的固定资产;设施设备主要指图书馆内的基础硬件;用户信息主要指图书馆存储的用户数据。

3.1.3 适应对象。在图书馆生态管理模式中,适应对象指的是图书馆只能加以適应,很难加以改变的部分,如政策法规、自然条件等。即便如此,图书馆依然可以顺势而为,努力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

3.2 图书馆生态管理维度

生态管理理论要求图书馆必须统筹考虑自身管理的各个要素、各个维度,改变以往只关注业务和有形资产的错误做法,转而从业务、资产、物业、人员等多个维度进行管理。

3.2.1 业务管理维度。一直以来,图书馆业务集中在采编典流方面,而生态管理理论要求图书馆管理不仅要关注传统工作,还要关注信息挖掘工作,做好挖掘、整理、储存、利用,支撑业务的有效开展。

3.2.2 资产管理维度。很多地区的图书馆资产管理水平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图书馆具有公共性和服务性两个特点,这就使管理人员对设施设备、图书资源等看得到、摸得着的有形资产较为重视,对信息资源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不够重视。因此,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管理理念,把有形和无形资产一起纳入管理范围。

3.2.3 物业管理维度。随着图书馆在某些方面逐渐市场化,不少地区的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将物业管理的部分工作进行外包,如一些图书馆将安保和清洁工作外包。但是,在外包过程中,图书馆要考虑到外包管理的难度以及外包后工作的效果,只有兼顾这二者的关系,才能保证外包获得预期效果,才能提升工作质量。此外,图书馆还应考虑外包资金是否允许,尤其是在确定外包技术和硬件类型的工作内容时一定要从生态管理理念出发,全盘考虑成本、管理、质量等多个要素,只有在各项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才能将部分物业进行外包,一旦外包出去就必须加强管理,避免外包工作出现问题,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2.4 人力资源管理维度。在学

术界,不少专家和学者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一座图书馆服务质量的80%取决于图书馆人力资源,即图书馆员的素质水平。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图书馆管理者要做好人才引进、培训、引导、激励等工作,将人力作为图书馆开展业务的重要资源,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加以落实。

3.3 生态图书馆生态管理策略模式

基于生态理念的图书馆管理策略模式要从全局性和层次性两个角度出发,着眼于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探索和创新,确保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具体步骤和流程见图1。第一步为生境调研,指具体个体和群体生存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既包含环境对个体(群体)的影响,也包括后者的反作用;第二步为数据分析,对于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要进行系统整理,予以认真归类和分析,发现问题和症结所在;第三步为目标确立,将矛盾和问题具体化、细化,以利于策略制定和任务分解;第四步为方案设计,设计和形成是一个极富创意的思维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的论证和全面的权衡;第五步为生态评估,以更长远的目光考量策略生成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第六步为反馈控制,在策略方案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反馈和控制,或对原有策略进行修改、调整、补充,或决定启动新的策略生成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霞,余韶军.浅谈公共图书馆技术生态的营造[J].电子世界,2019(17):30.

[2]李玉娟.信息生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9(4):103-105.

[3]李迪.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9):74.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0-02-10

作者简介:彭 梅(1982—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馆员。

猜你喜欢

生态化图书馆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刍议生态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1+n”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的研究
构建生态化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