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枪故事(3)

2020-05-25晓枪老王

兵器知识 2020年5期
关键词:机枪枪械爱迪生

晓枪老王

如果要挑选一个枪械设计师,把他的人生经历写成戏剧,马克沁一定是那个最有故事的人。

15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军迷,热衷于收集枪械的照片,对枪械代表的国家和民族大感兴趣。10年前,我进入大学枪械专业,沉迷于枪械的构造和原理。5年前,我尝试着自己进行设计,开始关注枪械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遗憾的是,武器的故事很经典,设计师们却很难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足迹。但是,历史偏偏牢牢记住了一个设计师的名字——海勒姆·马克沁。命运是一位不可捉摸的编剧,无数的配角以甲乙丙丁命名,而一些有名字的主角,被写成了悲剧。

本文的主角——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他的弟弟哈德森·马克沁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发明家

最不该遇上的人

一开始,马克沁并不是一个枪械设计师。在41岁之前,他是一名优秀的发明家,他热爱发明,热爱创造,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赢得财富和地位,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得很好,白炽灯泡和卷发烙铁,都是马克沁的得意发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后,马克沁这个名字,会和爱迪生一道,出现在世界各国中小学生的课本上。

然而,对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发明家而言,遇上托马斯·爱迪生(对,就是小学课本上的发明大王愛迪生),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不,也许是上辈子做了太多的恶事,爱迪生也和马克沁产生了巨大的纠纷。

“经过上千次的失败,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灯丝,成功改良出长寿命的白炽灯泡。”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的“故事”,却是马克沁的人生“事故”。马克沁一直声称,自己才是白炽灯的真正发明人,然而爱迪生“更懂专利法”。在爱迪生的各种操作下,马克沁的白炽灯专利最终落空,成为了一项不受专利法保护的野生发明——爱迪生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生产白炽灯,无需给马克沁掏1分钱。

对于一名设计9币而言,最得意、最能赚钱的发明被人抢走了,这简直是堪比杀父之仇、夺妻之辱的深仇大恨。1881年,马克沁远渡重洋去往英国,去往了一个没有爱迪生的地方。从后来的表现看,马克沁此举多多少少有“负气离家”之嫌,在发财之后,他并没有衣锦还乡,而是选择客死他乡,他后来申请到英国国籍,最终死在英国,也葬在英国。

负气出走是很容易的,如何异地生存却是个大问题。马克沁到达英国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发明创造,但日子过得却不太顺利。直到后来,有朋友劝他,让他放弃电学和化学,去发明一种能让欧洲人自相残杀的武器,只有这样,他才能赚大钱。

马克沁设计的白炽灯。实际上,白炽灯的专利之争牵涉多人,很多人都声称是自己发明了改良白炽灯泡

马克沁机枪的特点

马克沁发明机枪的故事,很多文献已经有记载,本文不再赘述。从设计的角度看,马克沁机枪(包括二代改良马克沁机枪)采用了很多看似不靠谱,但实际上很实用的设计。

比方说马克沁机枪采用了帆布弹链。笔者第一次接触这种弹链时,完全就是黑人问号脸,满脑袋都是疑惑。帆布毕竟是布,尽管帆布弹链上有金属辅助定位,但这玩意毕竟软软的,定位精度好不到哪里去,性能和今天的金属弹链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当年的马克沁机枪不仅用了,并且用得还不错——直到二战,很多国家还在用帆布弹链,可见帆布弹链的可靠性还不错。这倒是反向证明了一个事实——马克沁机枪的供弹机构,是真的优秀,这么劣质的帆布弹链,居然都可以“消化”得了!

至于马克沁机枪的管退式自动方式,同样是一个很实用的设计。现代枪械共有3种自动方式,枪机后坐式完全不适用于大威力的步机枪弹,导气式需要在枪管上打孔,会破坏枪管强度,加工也很麻烦。至于马克沁发明的管退式,除了射速略微低一些(但在当年也是最高了),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然而,管退式和水冷散热配合时,却有一个小BUG,那就是在枪管的运动间隙,总有一部分水或者水蒸汽偷偷溜走。说白了,马克沁机枪散热筒,它是漏水的!

马克沁机枪大多采用了肘节闭锁,这种闭锁机构应该也是马克沁自己发明的。在今天,我们当然可以“嫌弃”肘节闭锁占用空间大、闭锁刚度低。但作为一种仿生结构,肘节闭锁结构简单、原理清晰,在自动武器刚刚诞生的时候,这种设计绝对是超一流的——能把人体骨骼运动的原理用于枪械的闭锁,这可真是灵感如闪电般耀眼的天才发明。

当然,肘节闭锁也有诸多副作用,最大的副作用是误导了后来的手枪和步枪设计。机枪结构臃肿一点、体积大一点并不碍事,但是步枪、手枪就不行了。然而,也许是“肘节中毒太深”,后来的许多步、手枪,头也不回地奔向了肘节闭锁的一条路,产生了许多在今天看来奇特而滑稽的枪械。

维克斯机枪配套的帆布弹链。有一次笔者和同学开玩笑,说用缝纫机制作枪械零部件原来是真的

射击时的M1910机枪,注意枪口的水汽。不禁让人联想: 常常被水汽“洗脸”的机枪兵,小脸会不会因保湿而变得特别娇嫩?

至于水冷散热就更是天才的主意了。上一节讲述刘易斯机枪时我们提到,为了解决散热问题,刘易斯机枪设计了一个大号烟囱,然而实际散热效果却难以让人满意。其实,我们还真不能“嫌弃”刘易斯机枪,毕竟,马克沁的水冷散热效率太高了,不是刘易斯太low,是马克沁太牛。只要水充足,马克沁机枪的枪管就一直能得到极其有效的降温,枪械就可以一刻不停地打下去。即使是现代机枪,无论采用什么设计,更换枪管也好、碳纤维包裹枪管导热也罢,实际散热效率都远远比不上水冷的马克沁机枪的。

总之,在短短的几年内,马克沁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找到了属于机枪的最优解。

900多件专利

非常有趣的是,在发明机枪之后,马克沁足足申请了900多件专利!在很多人看来,金钱蒙蔽了马克沁的双眼,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守财奴,但是在笔者看来,这900多件专利,更像是一种恐惧的解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爱迪生事故”很可能成为了马克沁一生走不出去的阴影。

在另一个层次上,马克沁确实发明了很多东西,这900多件专利也货真价实。比如管退式自动方式、弹链、复杂的供弹机构、硕大的水冷散热筒,甚至还包括一种无烟火药,都是马克沁在短短几年内创造出来的。这个人的确才华横溢。历史上很多人都想发明速射武器,比如诸葛连弩、车轮铳、加特林机枪,但是没有一种武器,像机枪这样成功过——机枪真的是射速又高又稳定。

1890年前后,当时的世界强国都有一件大事要做——把黑火药步枪,更换为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步枪。当年的军队没有什么飞机坦克,火炮也比较简陋。如果说步枪是武器中的骏马,那机枪就是武器中的骏骉,地位非常的重要。新式武器总是贵得吓人,马克沁机枪是当时射速最高的武器,自然是可怕的“吞金兽”,这样昂贵的武器,效果到底如何呢?

马克沁与他设计的机枪。马克沁不是仅仅设计了一款,而是设计了大中小多种“号码”的机枪

沙俄M1905机枪分解图。水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马克沁机枪的枪管敢于设计得非常细

马克沁机枪的半剖图。水冷散热筒里面有复杂的管路,另外马克沁机枪有点虚胖,内部实际上是很空的

战场上的检验

关于马克沁机枪,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侣93年的非洲,50多人的英军部队,配合4挺马克沁机枪,竟击退了5000多名苏鲁士战士,并造成了近乎恐怖的95%的伤亡率。然后,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一个假新闻,无论是50人的参战人数,还是95%伤亡数字,都和真实情况都相差甚远,甚至说主角苏鲁士人,都是一个孤证——除了这个故事本身,我们再也无法找到“苏鲁士人”的相关报道了。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在英国入侵马塔贝莱高原(在今津巴布韦境内)的战争中,英国700多人(主体为南非殖民地警察),在5挺马克沁机枪,以及其它武器的帮助下,击败了5000多名当地部落的士兵,英国方面4人死亡,部落士兵死亡约1500人。尽管故事和事实相差甚远,但无可争议的是,这场战斗中,机枪的确大显神威。

威力巨大的武器从来都有巨大的魔力。很快,欧洲各国就陆续开始装备机枪,但是这些机枪大多是“二代改良马克沁机枪”,由各国设计师改进而来,比如德国的MG08(1908年)、英国的维克斯(1912年)、俄罗斯的M1910(1910年)。在技术层面考虑,这些二代马克沁机枪使用本国枪弹,在设计细节上做了更改,更适用于本国的情况,同时还更便宜。

同时,这些二代马克沁机枪诞生时机,非常耐人寻味——1884年前后,马克沁正风风火火地试验自己的机枪,他的900多个专利,应该也都是在这个期间申报的。这些诞生于20多年后的机枪,恰好躲开了20年的专利保护期。看来,赚欧洲人的钱也没那么容易。

德国MG08机枪的枪机。一战前加工水平十分有限,枪机零部件表面却很光滑,这样超档次的加工,充分证明了当时各国对机枪的重视

二代改良马克沁机枪各有特色。比如德国MG08机枪的脚架形状怪异,折叠后就可以当做雪橇使用

沙俄M1910机枪的散热筒上有一个大盖子,冬天可以直接加雪块、冰块融化成水起到冷却作用

真正的悲劇

马克沁机枪在殖民战争中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毕竟在他们眼中死的只是算不得“人”的非洲土著,屠杀不仅不算悲剧,相反还是值得称赞的征服,至于700 VS 5000的英国指挥官,还被层层褒奖,成了英雄。但机枪毕竟是“让欧洲人自相残杀的武器”,死神镰刀上面的咸腥味,欧洲人总得尝一尝。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堑壕战而闻名,是高度“凝固”的,却又无比惨烈。所谓的堑壕战,说白了就是一群士兵,互相对峙着挖战壕、玩泥巴。至于冲锋,那是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机枪、铁丝网、火炮,哪一样都不是好惹的,还没有冲到敌军阵地,士兵可能就被系统提前封号了。

但是“宅”在堑壕里也是非常难受的。所谓的堑壕,更像是一道阴沟,没有什么像样的住所,吃饭、排泄都很麻烦。在堑壕战打得火热的德、法边境,还特别爱下雨,雨水未了,士兵们就只能享受纯天然泥巴浴池了。

更可怕的事情在于虫子和老鼠。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小伙伴都知道,烂泥潭不仅臭,还是蚊虫的滋生地(蚊虫需要在水中产卵),因此,堑壕中的防疫卫生就成了大问题。然而,第一种高效抗菌药物——青霉素的出现,那是1928年的事情了,一战的士兵是根本指望不上的。

铁丝网、火炮、机枪是堑壕战的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机枪阻击了敌方步兵的冲锋,让己方有时间架设铁丝网,而火炮也可以提前标定射击参数,这三者再最终配合,让冲锋进一步凝固

战争多多少少是带有荣誉感的,天天泥巴浴算是怎么回事?“头铁”的人类试图打破这一切。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战役,联军组织了大量士兵,试图以人淘战术,在火炮的配合下突破德军的防御。德国则布置了大量机枪,在固定阵地和铁丝网配合下还击,短短十几个小时造成了6万名联军士兵伤亡。之后的数次大战役,机枪同样带来了难以想像的伤亡。人们迅速明白了,相比于封号,宅在堑壕里,其实还是很舒服的。

惨痛的一战

一战时期,核弹还没登场,飞机、坦克还在萌芽阶段,导致的伤亡十分有限。一战真正的“封号大师”,要数机枪和火炮。然而火炮作为一种非直瞄间接武器,杀伤又要依赖机枪的助攻。有人说,一战中,整整一代年轻人倒在了机枪的枪口之下,这句话所言不虚。

军迷圈中一直有一个黑色幽默,为什么二战法匡投降那么快?因为勇士都死在一战了。这个黑色幽默还是很有道理的。一战中,法国总人口为3960万人,因战争死亡169.78万,伤残426.6万,伤亡占比达到了总人口的15.06%,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战争中伤亡的主要是年轻人,100个人中,有多少是能上战场的年轻人呢?

当然,这么恐怖的杀伤并不都是机枪造成的,毒气、堑壕病各有“贡献”,但机枪绝对是“居功至伟”的。很难想像,这个世界上杀人最多的,不是什么核弹、导弹,而是机枪。杀人的武器从来都有争议,理性会说,枪械无罪,有罪的是扣动扳机的人。但是情感是从不管这些的,孩子沉迷游戏是游戏的错,孩子们在战场上被机枪打死了,一定是机枪的错,缔造了机枪魔鬼的人,一定是罪无可赦!

机枪肆虐之下,为了突破堑壕,人们被逼无奈,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奇怪武器,比如迫击炮、毒气弹、坦克,都是在此时登场的

马克沁晚年致力于开发游乐场,图中的游乐设施就是马克沁发明的。很多人推测,这是他的一种救赎

没有人记载,在最后的日子里,马克沁是否后悔过。但笔者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有着“让欧洲人自相残杀”的戏谑,但马克沁发明机枪时,是把它当做商品的,那900多件专利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想赚钱,而不是想杀人。马克沁死于1916年11月24日,此时,索姆河战役刚刚结束不久。

网络上有一个提问,如果你按下一个按钮,你会得到100万财富,而这个世界上会有1万人死去,你会去按动这个按钮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可偏偏,马克沁就是这个按动了按钮的人。无论如何掩饰,剑是杀人的武器,剑术是杀人的技巧,机枪自诞生时,就是要杀人的,只不过没想到,代价会如此惨重。如果有来生,如果给马克沁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他还会不会发明机枪以发财致富呢?

曾经,马克沁是一个充满童心的发明家,想用自己的發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造化弄人,他发明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给他带来了财富和名声。最终,他发明了游乐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美好。他是否还记得当年离开美国时,轮船上绵延几百英里的汽笛声……

下一讲中,我们将讲述机枪中的大明星——ZB26机枪。

猜你喜欢

机枪枪械爱迪生
FAMAS步枪?Kel-Tec RDB步枪?
FN公司展出6.5mmn径机枪
霸气的机枪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的“135岁”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
德国MG5通用机枪因技术问题推迟交付
上帝的形象
比利时FN公司MAG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