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屡遭反倾销原因分析

2020-05-23吴智敏郑诗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8期
关键词:贸易结构反倾销贸易顺差

吴智敏 郑诗雨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所遭受反倾销的次数急剧增加、被倾诉的产品范围在不断扩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和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加大等多种问题。本文分别从国内与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市场,政府需要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以及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企业需要增强反倾销的法律意识,积极应诉、转变经营理念,制定正确价格战略以及组建行业协会,加强企业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贸易顺差;贸易结构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需求萎缩,各国纷纷加强贸易保护,反倾销调查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滥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贸易出口量和出口种类不断增加,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外贸出口额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带来的是中国面临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也日趋上涨。据WTO统计,1995—2019年6月底,世界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次数共5833次,在这5833次中,中国面临反倾销调查数量竟有1361次,占比约为23.33%,是全球受到反倾销指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屡遭反倾销的现状,找到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中国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屡遭反倾销的现状

(一)遭受反倾销的次数急剧增加

通过分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上所公布的数据可知,1995—2021年3月底,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次数共计5815次,其中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次数高达1509次,占比约为25.95%,中国已多年蝉联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高频率国家。通过分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上所公布的数据可知,在1995—2021年3月底发起的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为1509起,占世界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8.21%,平均每年40.73起;中国遭遇反补贴案件总数为191起,占世界发起反补贴案件总数的29.79%,平均每年7.34起。1995年至2021年中,2020年中國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就有89起,达到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立案总数的25.95%。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数量并没有出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仍然是主要的反倾销、反补贴对象。

(二)被倾诉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出口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出口产品逐渐向一些高科技产品延伸,类似电脑、电视机、数码相机等。1995年至2020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总数达到2132起,其中,名列前茅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共361起,占总比的16.93%;金属制品工业352起,占总比的16.51%;钢铁工业263起,占总比的12.33%。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等逐渐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三)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在全球领域中各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的国家逐渐增加。从最早的印度、欧盟、美国、阿根廷等国家逐渐增加到现在的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等,从发达国家逐渐增加到发展中国家。1995年至2021年全球对我国反倾销案总计1509起,在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的106个国家中,印度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次数最多,高达262次,占其对外发起调查总数的24.76%,其中起诉成功的有186次,成功比例高达70.99%。其次是美国,美国向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竟有182次,这一数字占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左右,起诉成功的有136次,成功比例也达到了74.72%。欧盟紧随美国排名第三,向中国提出反倾销调查次数有150次,占其对外发起调查总数的28.46%。接踵而来的便是阿根廷、巴西、土耳其、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尽管上述国家对中国发起的调查次数没有像印度和美国的数量高达百余次,但数量业远超其他国家,分别为 125、101、84、65和64次。

(四)反倾销税的增收幅度加大

近年来,各国对中国商品裁定的反倾销税的税率不断提升。20世纪80年代,全球各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大多数保持在40%一下;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对中国的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急剧上升,40%以上的数量有54起,100%到300%的立案数量有21起。特别是墨西哥对中国鞋业进行征收的反倾销税达到1004%。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铜版纸同样被征收7.6%~135.83%不等的税额。另有两家外贸中的龙头企业——太阳纸业和辰鸣纸业被征收的反倾销关税竟高达59.9%~70.2%。

三、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一)从国内角度分析

1、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速

近年来,中国出口总额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12.93万亿元到2018年的16.41万亿元,2019年的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23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33.26%,比上年增长了5%。由于中国出口贸易涨幅过快,各行业占全球比重加大时,就会引起各国国家对我国出口的遏制,而反倾销就是各国的主要手段之一。

2、企业产能过剩,企业间恶性低价竞争

中国境内企业为了出口商品,降低价格竞争销量与市场份额,便出现了出口商品价格过低,没有利润以及亏损的现象。例如陶瓷产业,2018年中国陶瓷生产总量达到世界陶瓷生产总量的1/5,连续多年处于世界首位,实际国内生产陶瓷的产能过剩已超过20%。以日用陶瓷为例,中国陶瓷类产品从2002年开始就多次遭到反倾销调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低价恶性竞争情况十分严峻,

3、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处于中低端

中国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中低端,根据中国对外出口產品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即便是近年来的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例日趋上涨,但高科技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较低。华经情报网统计,201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730752114千美元,占出口商品总额的15.1%,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每年都有所上涨,但90%以上都是外资企业的出口。

4、中国企业应诉不力

中国极少的倾销企业积极进行应诉商品倾销,甚至可能出于自己不愿积极进行应诉以达到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追根溯源,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目前中国对所有进出口中国商品的倾销企业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和对外的开放态度。大部分中国生产企业都开始认为自己在主要进口国的产品市场上所能够占据的份额相对美国较少从而最终导致心甘情愿的被迫选择放弃,部分中国企业因为害怕自己的事业前路艰苦而被迫选择努力逃避,拒绝了勇敢面对,部分中国企业却开始认为自己自身存在"搭便车思想",奢望遭受相同事项的企业在前历尽艰辛闯出一条生路最终自己享受胜利的果实,从而变成大家都逃避或难以应诉的不良局面。

(二)从国际角度分析

1、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但是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然出现,贸易保护主义也渐渐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威胁也逐渐显现。美国曾在2017年12月公布的《国家战略安全报告》中首次提到中国在战略上的竞争对手中居于第一位。针对我国钢铁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2002美国启动"201条款",对主要进口钢铁加收8%~30%的暂停性关税,限制主要生产国的钢材和钢坯。欧盟、日本、韩国等其他主要生产钢厂都纷纷做了反应。

2、各国在中国贸易中的长期逆差

2021年1月14日关于2020年的中国进出口外贸统计数据在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正式发布,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一骑绝尘,遥遥领先,进出口总金额为人民币32.15万亿元,同去年相比涨幅达到1.89%。此中一年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上年增长3.9%,进口同比上年减少0.69%,贸易顺差进口同比增加27.3%,中国在位居世界主要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首位。巨额出口贸易顺差政策导致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出口贸易环境逐步恶化。

3、国际反倾销法自身存在缺陷

反侵权倾销管理方式在相关制度管理层面显然还存在着一些新的欠缺。倾销的客观检验标准意识替换了严格的主观检验标准里欧爆发后,反倾销法所明确规定的法律适用范围自然得到了逐步扩大,只要在客观上没有因此受到任何间接损害或者没有受到任何直接损害和造成威胁的反倾销贸易活动都被全部明确划入扩大到它的适用范围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国际关税总署和协议国在进行了多次大幅度上的减少和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后,反倾销法本身作为中国保护主义经济工具的这一基本特性就慢慢发展变得完全成为了主观标准意识。

4、各国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按照合作协议,中国于2016年12月11日之后便会尽可能地将会自动地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的管理方法将不再完全适用于所有中国。但就现如今的情况而言,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持否认态度。美国不想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不能自由兑换货币;工资由地方政府直接控制;市场的开放度;政府对于生产资料的全部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控制资源的分配;其他方面的因素。欧盟不想承认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一是中国会计制度和破产法等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中国采取了非市场化的方式来控制能源的进口;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产权和相关产品在法律上存在漏洞,保护的力度不够;中国的金融业和企业的融资方式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版图的飞速扩大以及中国在世界出口榜上名列前茅,愈来愈多的国家向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从国内角度来说因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速而导致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遏制;因企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间恶性低价竞争;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处于中低端;中国企业应诉不力等。从国际角度来说存在着包括各国为寻求新市场,争夺发展空间;各国在中国贸易中的长期逆差;国际反倾销法自身存在缺陷;各国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要想减少反倾销案件就要双管齐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一起着手,一同去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要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和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企业要增强反倾销的法律意识,积极应诉、转变经营理念,制定正确价格战略以及组建行业协会,加强企业联系。

参考文献:

[1]刘锦芳,梁宵.印度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9,(10):20-21.

[2]吴莎. 中国钢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对外经贸实物理,2020(5):48-52.

[3]张德锋,王伟,高露华.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的策略[J]. 国际贸易,2020(06):22-29.

[4]吴若楠. 中国陶瓷产品应对反倾销的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2019(20):84-86.

作者简介:

吴智敏,博士,国际经济学,浙江树人大学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讲师。

郑诗雨,浙江树人大学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

猜你喜欢

贸易结构反倾销贸易顺差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浅析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浅析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中国货如何面对“反倾销”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