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城市竞争力分析方法探讨
——以泰州市国际创新活力区规划为例

2020-05-23ZHANGLimin

住宅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扬子江泰州市泰州

ZHANG Limin

1 研究背景

1.1 城市竞争力定位的意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 074万人,增长率为5.6%。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为55.8%。其中,手机网民已经取代固定网络成为增长的主力军,规模已达到7.53亿人。可以看出,网络开始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并全面影响着居民活动、企业经营及政府管理,城市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1]。在城市飞速增长的背景下,找准城市自身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定位,明确自身优势及不足,扬长补短,对于城市规划在功能定位、产业研究、产业布局及空间布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技术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辅助意义,因此,如何在新背景下更加“精细”科学地定位,成为新时期规划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相关理论技术的成熟及实践的增多,对基于大数据的规划控制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2]。

1.2 大数据分析规划条件成熟

随着可视化技术和遥感测绘技术的日渐成熟,政府及管理部门采集和分析居民行为数据并深度挖掘变得更为便捷,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来认知和了解城市,最终规划和管理城市。虽然大数据的类型多样、用途各异,但从城市规划角度,可以将大数据简要界定为海量、多源、时空数据。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地理学视角,主要偏重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解释,难以直接运用于城市规划实践中。因此,如何运用这些大数据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做好规划实施评价,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

大数据的出现和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获取渠道的增多和数据分析方式的进步,使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定位有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这种革新不仅带来了规划编制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且帮助规划人员更加客观和深入地认识城市问题和分析城市发展机制,从而更加高效地运用数据和规划支持平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4]。

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竞争力定位的方法论及数据类型

确定区域城市竞争力分析,并进一步定位城市在区域创新中所处的职能与作用,对城市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明确的指导性,可有效规避城市因不明确自身发展竞争力而影响城市定位,从而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根据城市竞争力属性,对相关数据包括政府年鉴、城市企业数据及互联网数据等进行收集,并对相关影响力因子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2.1 经济总量与关联度分析

(1)通过分析城市国民GDP,并对区域内城市群的国民GDP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看出城市在城市群中所处的发展水平。

(2)对区域城市群内企业关联网络的联系特征、城市产业联系能力及企业资本能力进行分析,可直观分析出城市所在城市群的企业联系度地位,反应出城市在区域中的企业影响活跃程度,间接影响城市的竞争力。

2.2 人口流动与吸引力分析

通过互联网爬取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商品房、二手房的房价以及商铺和办公房地产的租金水平,反应城市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人口迁移的分析,对比出城市流出和流入的人口比例,确定城市的吸引力。

2.3 创新网络与驱动力分析

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分析城市外向联系强度和能级,爬取数据构建区域城市群创新网络模型和创新引力模型,确定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同时,对创新驱动力进行分析,爬取地区科技研发成果、专利申请授权量等数据,可得出城市的创新力度,影响城市整体影响力。

2.4 中心能级与核密度分析

对创新引力模型 POI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城市中心核的聚集密度,分析城市聚合力程度。对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产业服务功能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并对其服务功能能级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城市中心核的能级水平及其影响力。

2.5 文化与环境竞争力分析

对城市所在区域城市群的文化产出和附加值进行排名对比,对其中的文化产业基地、博物馆、文化馆及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数量分别进行排名,综合考量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竞争力。对比城市建成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区域城市群中的排名,找出与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地指标的差距,充分反映出城市在文化和环境中的实力水平,以及需要提升的地方。

3 泰州市国际创新活力区案例实践

为了把泰州市打造成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的重要城市,成为城市群中南北融合的重要支点,在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背景下,市政府对泰州市进行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对泰州市的新中心国际创新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确定了泰州国际创新区的产业发展路径,这为提高泰州城市职能各方面在扬子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

3.1 经济总量与联系度分析

规划通过数据模拟分析江苏省各个城市,重点为扬子江城市群八市的企业联系度(图1),可以看出:南京中心城区是区域极化中心,常州中心城区、无锡中心城区及苏州中心城区是区域中心,泰州中心城区处于区域企业联系网络边缘。泰州在扬子江城市群产业联系能力处于第8位(图2),企业资本能力也是第8位(图3)。根据政府统计数据,在城市经济总量分析中,泰州市GDP排名在第7位,人均GDP排名第8位,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为第7位。综合以上各数据分析,泰州在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中处于区域网络末端,经济总量处于下游水平(图4)。

图1 江苏省企业联系度分析图

图2 扬子江城市群城市产业联系能力示意图

图3 扬子江城市群城市企业资本能力示意图

3.2 人口流动与吸引力分析

通过政府网站统计数据,对扬子江城市群人口流入流出比例进行分析,可知:泰州流出人口86.3万人,流入人口42.3万人,在扬子江城市群和江苏省均处于第8位(图5)。分析流动人口类型,发现流出人口主要以学龄人口为主,流入人口以务工人群为主(图6)。对泰州市房地产数据进行分析:泰州新楼盘均价处于扬子江城市群第8位、江苏省第12位 ;新楼盘环比处于扬子江城市群第5位、江苏省第10位;泰州市办公租金处于扬子江城市群第7位、江苏省第8位;二手房在扬子江城市群及江苏省中均处于第8位,二手房同比扬子江城市群第8位、江苏省第13位(图7)。此外,泰州市商品价格处于扬子江城市群第8位、江苏省第12位。可以看出,泰州处于扬子江城市群中房价和租金的洼地,且城市人口持续流出,城市吸引力薄弱。

3.3 创新网络与驱动力分析

自2000年起,长三角创新合作逐步网络化,产业关联廊道沿沪宁和沪杭、沪甬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强强联系的创新城市群经济格局,但泰州与首位城市上海、南京的创新关联度较低,处于长三角创新网络末端(图8)。通过收集城市相关影响创新外向联系强度分析,泰州处于第三级(图9)。在创新驱动力方面,对江苏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数据进行分析,泰州处于较低水平(图10)。

3.4 中心能级与集聚度分析

根据POI数据爬取分析,发现泰州五处城市中心总体呈现布局分散、聚合力不足的现象。其中,海陵中心聚集度较高,其次是姜堰中心、高港中心和医药城(图11)。对泰州城区中公共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及产业服务功能进行服务影响分析:功能服务职能识别出3个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匀;商业服务职能识别出4个主中心和若干个次中心,形成商业多层次服务;产业服务职能识别出3个中心,其中,医药城产业聚集度较高(图12)。

图4 扬子江城市群国民生产总值等示意图

图5 扬子江城市群人口流动示意图

图6 泰州市人口流动类型示意图

图7 泰州市房地产相关数据分析图

图8 长三角创新联系度分析图

图9 长三角创新能级分析图

图10 江苏创新驱动力分析图

图11 泰州市POI分析图

3.5 文化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分析

《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表明,文化产业规模与文化竞争力具有相关关系。根据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在江苏省各市的文化总产出和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泰州市均排第10位(图13)。江苏省各种文化产业基地数中,泰州文化产业基地共有7个,在江苏省排第7位;泰州市博物馆共19个,处于江苏省第7位、扬子江城市群第6位;泰州市文化馆有7个,处于江苏省第12位、扬子江城市群第8位;泰州市图书馆有8个,处于江苏省第11位、扬子江城市群第7位(图14)。总体而言,泰州市文化产业产出与增加值较低,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发展动力不足。

另外,泰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江苏省排名第9位,扬子江城市群排名第8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江苏省第13位,扬子江城市群排名第8位(图15)。可见泰州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水平较低,需要重点提高。

图12 泰州市职能分析图

综上所述,泰州在区域综合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创新力度、人才吸引方面很薄弱,中心聚集度不强,公共服务功能不均;产业服务功能方面是医药城产业集聚度较高,文化设施及文化产业较为落后。因此,在将泰州打造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的过程中,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的进行突破。

(1)做好在泰州总体功能定位及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规划,加大泰州市创新产业力度,做好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医药城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增强知名度。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文化设施建设,以弥补城市发展不足,增强人文魅力。

(3)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吸引力。

4 结语

城市竞争力的决定要素在大数据时代能更加科学地反映出来。如今,公共开放数据、政府统计数据及网络数据等不仅能深刻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反映出城市的需求和不足。规划对确定涉及城市竞争力的相关要素进行各类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形成可视化,使结论比较直观清晰;在项目实践中,总结经济总量与联系度分析、人口流动与吸引力分析、创新网络与驱动力分析、中心能级与集聚度分析、文化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分析等5个方面,来确定城市的竞争力,并指导城市及中心区的定位;运用相关公共开放数据、政府统计数据及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及可视化分析,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发展的决策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各类数据和分析手段的更新、进步,将会更加深刻、明晰地反映社会问题,指导城市发展。

图13 江苏省文化竞争力分析图

图15 江苏省各市公园指数分析图

猜你喜欢

扬子江泰州市泰州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泰州古韵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泰州举办2011中国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