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孕妇血糖高低对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影响

2020-05-23冯莹张慧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4期
关键词:假丝外阴酵母菌

冯莹,张慧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0 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体内糖代谢紊乱现象,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且临床研究表示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具有密切联系。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由于体内糖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1],因此比较容易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不仅会影响孕妇健康,而且对新生儿也有一定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患者的研究多集中于治疗对策及护理方面,与血糖高低对患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为了解血糖高低对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相关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203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一组同一时间在本院分娩212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范围23~41 岁,平均(33.16±6.23) 岁,妊娠期糖尿病病程范围3 个月~6 个月,平均病程(4.68±2.55) 月,血糖水平范围6.7~12mmol/L,平均血 糖 水 平(8.03±1.90)mmol/L,初 产 妇105 例,经 产 妇98 例,平均孕次(1.26±0.48) 次。对照组年龄范围22~43 岁,平均年龄(31.40±7.35) 岁,血 糖 水 平 范 围4.6~6.6mmol/L,平 均 血 糖水平(3.91±2.16)mmol/L,初产妇93 例,经产妇109 例,平均孕次(1.61±0.63)次。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年龄在20~41 岁之间;②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经葡萄糖耐受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③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查;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全身性感染疾病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肾脏、肝脏严重功能性损伤患者;④1 周内服用过抗菌药物或者糖尿病治疗药物患者。

1.2 方法

1.2.1 检测及分组方法

(1)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上海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孕妇血糖水平,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检测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1h 血糖≥10.0 mmol/L 和2h 血糖≥8.5mmol/L。(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测试:患者需满足尿急、尿痛、尿频临床症状,且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表现;取患者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行显微镜检查( 北京科尔生物仪器技术有限公司),使用革兰氏染液对分泌物进行培养,操作过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标准法:按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小时血糖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8.5~8.9mmol/L 组、9.0~10.9 mmol/L 组 和≥11.0mmol/L 组,并 统计不同分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发生率。

1.2.2 观察指标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不同分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进行计算,并对比各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异同。(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率:采用定期复诊的方式统计患者住院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率,复诊时间为6 个月,即2018 年6月、2018 年12 月,计算研究组不同分组患者复发率差异。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发生率比较203 例研究组患者共发生64 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212 例对照组患者共发生25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研究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对比(%)

2.2 研究组中不同分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中8.5~8.9mmol/L 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最低,≥11.0mmol/L 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最高,三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诊期间研究组中不同分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率比较

203 例研究组患者共发生31 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总复发率为15.38%;其中>10.00mmol/L 组复发率最高,分别高于7.00~8.20mmol/L 组和8.30~9.90mmol/L 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研究组中不同分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对比(%)

表3 复诊期间研究组中不同分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假丝酵母菌所引起的多发性外阴阴道炎症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因为孕妇的雌激素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明显,孕晚期达到最高值,雌激素急剧升高,更为阴道局部假丝酵母菌滋生提供有利环境,加上高浓度的糖原,均有可能导致假丝酵母菌形成,提高假丝酵母菌的毒性作用[2]。

机体高血糖水平更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病原菌快速繁殖,杀菌能力下降,清除病原菌能力也降低,进而感染风险增加。研究组证实血糖越高感染假丝酵母菌几率越大。在高糖环境下,白细胞中的糖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分解速度加快,发生负氮平衡,免疫球蛋白分解加速,补体生成能力减低,孕妇机体防御功能降低,阴道上皮糖原细胞数量增加,机体中无酵解功能增加,乳酸、血糖水平上升,阴道内PH 下降在酸性更大利于细菌繁殖生长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3]。研究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复发率随着血糖的增加而增加,≥11.0mmol/L 组高达48.48%。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随之低下,故此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几率增加[4]。另外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外阴皮肤被高糖尿液污染后,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外阴洁净,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更换。排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外阴,防止交叉感染,做好消毒隔离,预防和及时治疗尿路感染。

为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我院产科积极在孕早期对正常的孕妇开展妊娠期营养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的膳食指导,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严格控制血糖[5]。提高孕妇治未病的保健意识,个别孕妇对本院产科的该举措依从性比较差,希望全面普及大力宣教孕期营养的重要性,有效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从而也减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率。

猜你喜欢

假丝外阴酵母菌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腔感染1例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五个外阴小常识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知多少?
“假丝”睡衣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
外阴有了白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