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的研究

2020-05-22刘建明杨光维乃比江黄锡霞王雅春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尺后腿体型

刘建明,杨光维,李 静,乃比江,黄锡霞,王雅春

(1.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 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3.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93)

关于牛的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我国自20 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奶牛上进行推广应用,之后又相继制定了乳肉兼用牛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秦川牛的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对不同类型牛提出了不同的特殊线性指标,如在肉用性能上增加了肌肉度、细致度等线性指标[1-2]。牛的体型外貌直接关系到其健康水平、使用年限、生产性能、牛场现代化程度和养殖效益,也直接影响育种的早期选择等。因此,在牛生产性能选育提高的基础上,必须要重视牛体型外貌的改良,做到平衡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新疆褐牛是新疆自治区自主培育的地方乳肉兼用牛品种,自1983 年通过品种认定后一直是新疆养牛业的当家品种,因具有较强的抗病、抗逆和适宜放牧性,深受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喜爱[3]。为了进一步做好新疆褐牛牛群遗传和体型改良工作,解决新疆褐牛后驱发育不良、尻部结构差等问题,开展和制定新疆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工作,量化各性状表现,尤为重要。目前发达国家在兼用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上多采用50 分制或9 分制评定方法[4],本研究通过总结吸收前人研究基础,测定新疆褐牛体重、体尺、泌乳等相关性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奶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和国外褐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方法,首次探索建立新疆褐牛9 分制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中具体的线性性状,为今后新疆褐牛选种选配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实验于新疆伊犁河谷规模化新疆褐牛养殖场选取发育正常、一胎或二胎健康无病的生产母牛,进行实地测量,对妊娠母牛不测量,共测定483 头。

1.2 实验方法 按照牛体尺测量鉴定方法对实验牛进行实地测定,测量时注意牛只站立在平坦地面,站姿正确,同一部位由同一人测定,以减少误差。测定生产母牛体重、体尺、乳房结构共18 个指标,具体包括体重(X0)、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胸底宽(X4)、腹围(X5)、尻宽(X6)、尻长(X7)、坐骨端宽(X8)、后腿宽度(X9)、后腿厚度(X10)、后腿高度(X11)、后腿半围(X12)、乳头长度(X13)、乳头直径(X14)、后房高度(X15)、后房宽度(X16)、乳房深度(X17)。根据测定结果分析,探讨新疆褐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方法。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 软件对这18 个性状指标进行极值、方差分析,对12 个体尺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体尺和乳房结构性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褐牛体型外貌分析

2.1.1 体重、体尺、乳房结构性状指标分析 由表1 可知,牛只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也不相同,后房深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03%,其次为乳头长度、乳头直径、后房宽度、后腿厚度、后房高度、尻宽、后腿高度、胸底宽、体重和坐骨端宽,变异系数均在10% 以上,可能是由于不同场、不同地区饲养环境、不同条件造成,其他性状指标在10%以下,表现出相对稳定。

2.1.2 体尺性状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由表2 可知,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腹围、尻宽、尻长、坐骨端宽各性状间呈现极显著相关;后腿宽度与尻宽、尻长和后腿厚度呈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7、0.185、0.518;后腿厚度与胸围、胸底宽呈现显著性相关,与体高和尻长呈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16、0.222;后腿高度与尻宽、后腿宽度呈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4、0.289;后腿半围与腹围、尻宽、尻长、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高度等性状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

2.2.3 体尺、乳房结构性状聚类分析 由图1 可知,通过对新疆褐牛17 个性状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各性状指标具体分为8 类,其中体高、体斜长为一类,胸围、腹围为一类,尻长、后腿半围为一类,后腿宽度、后腿高度为一类,乳头长度、乳头直径为一类,胸底宽为一类,乳房深度、尻宽、后房高度、后房宽度为一类,后腿厚度为一类。第一类反映了牛体长躯,第二类反映了牛体容积,第三类反映了后躯发育,第四类反映了后腿发育,第五类反映了乳头情况,第六类反映前躯发育,第七类反映乳房发育,第八类反映后腿肌肉。

表1 体重、体尺、泌乳性状方差分析

表2 主要体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2.4 体尺、乳房结构性状主成分分析 由表3 可知,新疆褐牛17 个体尺、乳房结构性状指标主成分值,按照累计贡献率在60% 以上选取前5 个主成分,入选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特征向量见表4。由表3 和表4 可知,前5 个主成分包含总信息量62%的遗传信息;主成分1 可看出,胸围、体斜长、腹围、体高特征值较大,反映了整体结构;主成分2 可看出,后腿高度、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半围特征值较大,反映了后躯特征;主成分3 可看出胸底宽特征值较大,反映了前躯特征;主成分4 可看出坐骨端宽、尻宽、尻长,反映了尻部特征;主成分5 可看出,后房宽度、乳头长度、后房高度、乳头直径特征值较大,反映了乳房特性。

2.2 新疆褐牛体型外貌线性性状分析 对新疆褐牛外貌体尺、乳房结构性状分析,并参照新疆褐牛国家标准和奶牛、中国西门塔尔牛、欧洲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将新疆褐牛体型评分分为4 个特征性状,分别为整体结构、尻部、腿蹄和乳房结构,共18 个线性性状,按照9 分制进行评定,该评定方法既区别于肉用品种又不同于乳用品种,突出了兼用性和新疆褐牛品种特点,具体评分方法见表5—表8。

3 讨 论

3.1 新疆褐牛体重、体尺和乳房结构性状 本实验经方差分析发现,各性状指标的极大值与极小值间存在较大差异,且18 个指标中变异系数在10% 以上的就有11个,牛群均衡度变化较大。同时,本次测定的新疆褐牛为2~3 岁生产母牛,周振勇等[5]对2 岁新疆褐牛母牛体重、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力分析表明,牛群体斜长、胸围与体重间存在较强的表型相关,体斜长、胸围与体重间存在强的表型相关,所以,新疆褐牛作为我国自主培育的品种,在体重、体尺、乳房结构性状指标上仍然具有较大的选育提高潜力。本实验结果显示,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腹围、尻宽、尻长、坐骨端宽各性状间呈现极显著相关,其余体尺性状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6-7]。因此,在选育和生产中可根据相关系数制定育种和选种选配计划。对体尺和乳房结构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较全面地刻画牛体生长发育的特征,为制定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时选择特征性状提供依据[1],本研究中较为清晰地将17 个性状分为8 类。王文奇等[8]在研究大额牛体尺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中共筛选出了8 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反映了牛整体发育情况,本研究中第一主成分与其研究相似;蔺宏凯等[7]在对新疆褐牛18 月龄公牛进行体尺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中筛选出了7 个主成分,本研究结果与其7 个主成分中3 个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中实验牛为生产母牛,而蔺宏凯等[7]研究的主要为育肥公牛。同时本研究主成分分析中体尺和泌乳性状指标划分成为5 个主成分,结合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生长发育的具体性状,可为新疆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表3 体尺、乳房结构性状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及累计贡献率

表4 主成分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表5 整体结构线性评分

表6 尻部线性评分

表7 腿蹄线性评分

表8 乳房结构性状线性评分

3.2 新疆褐牛兼用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体系方法探讨体型外貌线性性状评定法是根据生物学进行评定的,既考虑到了遗传上衡量体型外貌性状的表现程度,也考虑到了商业上的经济性状的表现程度,比较具体,更加科学合理,应用价值也较大。本研究中通过对伊犁河谷新疆褐牛外貌体重、体尺、乳房结构性状极值、方差、相关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参照新疆褐牛国家标准和中国西门塔尔牛、欧洲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制定了伊犁河谷新疆褐牛9 分制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方法中尽可能选择的性状囊括新疆褐牛生长发育全部特点。在整体结构中选择体高、体斜长主要是因为在聚类分析中这2 个指标反映了牛体躯长度,在主成分分析中体高、体斜长、胸围反映了整体结构;强壮度参考中国西门塔尔牛标准,考虑到品种原有的前驱发育好的特点,同时背线的表现程度与牛的品种有显著关系,因此在品种特征中选择了以上性状作为线性评定指标。尻部是奶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奶牛权重占到7.5%,中国西门塔尔牛占到30%[9],本研究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尻长、尻宽反映了新疆褐牛后躯发育,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尻长、尻宽为第四主成分,而且当前新疆褐牛尻部整齐度较差和后驱产肉量偏低,所以尻部必须作为新疆褐牛选育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完善尻部性状指标,本研究还增加了观测性指标——尻角度。欧洲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中将后腿和肢蹄作为重要评判依据,本研究中聚类和主成分分析中后腿各性状指标为一类,为第二主成分,因此选用了后腿高度、蹄角倾斜度度量指标和飞节角度观测性指标作为腿蹄重要指示性状。新疆褐牛作为乳肉兼用牛,且今后选育方向也是向兼用牛发展,因此泌乳系统中性状指标借鉴了奶牛前乳区长度、后房宽度、后房高度、悬韧带、乳房深度等,其定义与评分标准也完全参考荷斯坦牛,同时新增了乳头长度和乳头粗细作为主要线性性状,主要是考虑到新疆褐牛品种现行特征,并且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中2 个性状都反映了乳房特性。

4 结 论

本研究选定的实验动物为新疆褐牛主产区——伊犁河谷养殖的新疆褐牛,现今各地区新疆褐牛的改良选育方向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制定的新疆褐牛9 分制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仅限于伊犁河谷使用,对新疆褐牛品种的具体评定方法还需增加数据进行完善修订,同时在特性权重上还未制定具体分值。下一步将累计全疆新疆褐牛相关性能数据,尤其是增加妊娠早期母牛数据,并且根据新疆褐牛品种特征和现行乳肉兼用牛或肉乳兼用牛选育方向制定权重,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继续不断完善新疆褐牛9 分制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

猜你喜欢

体尺后腿体型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找腿
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消长的体尺体重测定
马站红鸡生长与繁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狼狈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