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葛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22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永芳吕建业陈建玲

河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苗期药剂大豆

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永芳 吕建业 陈建玲

近年来,长葛市大豆种植面积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但产量波动较大,每667 m2产量80~260 kg,个别地块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查找原因,笔者2019 年在大豆生长期间,对全市12 个乡镇不同地力水平、不同种植对象(包括农户、种田能手、种粮大户)、不同管理方式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变栽培农艺措施,从品种利用、适期足墒种肥异位同播、科学施肥、合理排灌、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入手,总结出大豆“3231”(三推二增三集一适)高稳产栽培技术,为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降低种植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多乱杂

2019 年,长葛市登记备案的大豆品种53 个,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连续在当地种植3 年以上的品种不足40%,还有部分中晚熟品种并不适宜在当地种植,个别农户自留种子,品种本身退化严重。长葛市毗邻郑州市,交通便利,部分种粮大户自己去郑州市种子市场采购,种子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给种植户带来隐性风险。

(二)田间管理粗放

1.病虫防治不及时。一是农民习惯见虫治虫、见病治病。大豆苗期至初花期防治虫害过晚,效果差,引发大豆病毒病,尤其点蜂缘蝽、灰飞虱、蓟马等虫口密度大的区域“症青”发生率高,全市12 个乡镇“症青”地块均有发生。2019 年,大豆霜霉病普遍发生,发病初期预防的农户不足10%,防控病虫意识较差。二是选择药剂盲目性大,随意加大药量。农户选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农药,防效差,助推了虫害抗药性。2019 年,甜菜夜蛾、棉铃虫、点蜂缘蝽、灰飞虱等中度偏重发生,抗药性较强,菊酯类药剂防效不明显,补喷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时,已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无形中增加了投入成本。

2.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一是没有根据大豆田的优势杂草选用对路的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二是没有按照说明书要求的生育时期和药剂施用量,除草剂误用在初花期,错过苗期2~4 片复叶最佳喷药时期,药害严重;三是田间作业时间不合理,夏季温度高,药液蒸发快,一般种植户稀释后每667 m2喷施药液15 kg,低于稀释后每667 m2喷液量的30 kg,除草剂稀释后药液浓度偏高,没有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造成药害严重,除草效果不理想。

3.灌溉不合理。长葛市常年7 月中旬以后进入高温期,中午大豆叶片持续萎蔫3 天以上,部分种植户不得已浇了救命水。有些种植户由于劳动力不足或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只能靠天等雨。7 月中下旬大豆进入花荚期,是大豆的需水临界期,这段时间受高温干旱影响,导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造成落花落荚,干旱严重的大豆植株慢慢枯萎死亡,导致绝收。

4.施肥存在误区。一是部分种植户认为大豆能固氮,不用施肥;二是部分种植户要高产,不计成本,盲目施肥;三是有些农户盲目施用高氮肥,造成根瘤菌固氮能力弱,大豆品质差;四是高剂量激素或生长调节剂都会出现落花或荚而不实的情况发生,贪青晚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5.迎茬种植。大豆不耐迎茬种植,迎茬种植3 年以上病害严重如根腐病,造成土壤养分的非均衡消耗,土壤中水解氮、速效钾、锌、硼、钼等明显减少,土壤酶活性下降,大豆根系分泌的毒素积累,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造成减产。

(三)异常多变的气候条件

长葛市7 月中下旬37 ℃以上高温天气频发,部分品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大豆开花结荚期间,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植株呼吸过旺,植株制造积累养分少,呼吸消耗多,干物质积累少,影响大豆开花授粉,使胚株败育形成秕荚。全市8 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仅为5.8 mm,大豆处于鼓粒灌浆期,对水分需求较多,持续30 d 干旱造成严重落花落荚,粒质量较常年偏低,个别大豆品种抗高温干旱能力差,减产严重,甚至绝收。

二、对策

(一)推广优良品种、种子包衣、适期足墒种肥异位同播技术(三推)

1.推广在当地种植3 年以上的高产稳产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高产稳产措施。经过近年来试验示范推广,适合当地机收、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品种有郑豆196、郑1440、菏豆19、菏豆23、许豆8 号、中黄35、开豆41、周豆12 等。

2.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在购买质量合格种子的(三证齐全、种子饱满、籽粒均匀、发芽率在96%以上,纯度在98%以上,含水量在13%以下)前提下,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包衣药剂采用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75 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预防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苗期虫害,促进出苗成活,提高发芽率,有利于壮苗,降低大豆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率。

3.推广适期足墒种肥异位同播技术。一般中晚熟大豆品种适宜播种期在6 月11—20 日,最迟不应晚于夏至,以避开高温热害对早播大豆产生不利影响。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既满足了大豆苗齐对营养的需求,又避免了缺氮引起“氮素饥饿”,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播种时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后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二)增加种植密度,增施多元素有机水溶肥(二增)

1.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大豆单产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农田基础设施配置等因素确定种植密度。长葛市常年大豆种植密度每667 m2在1 万株以下,与品种要求每667 m2相差2000株左右。播种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多留10%备用苗,保证单位面积有效株数是高稳产重要因素之一。

2.增施多元素有机水溶肥。多元素水溶性有机肥料具有全水溶性、高含量、高活性、营养元素全面的特点。直接供给植株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大豆生长需要,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增强抗逆性,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多元素水溶肥结合病虫害防控一次性加入混合喷施,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三)集成配方施肥、合理排灌、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三集)

1.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大豆施肥技术以稳氮、增磷、补钾、底施有机肥、合理配方为主。种肥异位同播,每667 m2施大豆专用肥10~15 kg,分枝期或初花期每667 m2追施磷酸二铵8 kg。开花后到鼓粒期每667 m2喷洒大豆有机水溶肥100~200 g,共喷2 次,可提高粒质量。缺钼的地块在苗期至开花前可用0.1%钼酸铵溶液喷施。缺硼的地块,在始花期用0.15%的硼酸溶液喷施。缺锌的地块,在花期用0.1%的硫酸锌溶液喷施。每667 m2喷施微量元素溶液量不得低于50 kg。

2.科学排灌。一是大豆幼苗期,一般不必浇水,轻度干旱能促进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作用;二是花荚期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要浇水,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三是鼓粒期遇旱及时浇水,能提高百粒质量,改善品质;四是接近成熟时,土壤含水量偏低有利于提早成熟。鼓粒期降雨过多时,会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要及时排出田外,防止土壤含水量过高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3.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一是苗期虫害防控要及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症青”植株的发生,主要防治飞虱、点蜂缘蝽、黏虫、蓟马、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选用甲维盐乳油、茚虫威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微乳剂、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二是中后期主要防治霜霉病、豆天蛾、造桥虫、甜菜夜蛾、豆荚螟等病虫害。防虫药剂同苗期相同,防治霜霉病可选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霜脲氰8%+代森锰锌64%)、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代森锰锌等。上述药剂可以交替施用,提高药效,减缓抗药性产生。三是苗期做好化学除草。大豆2~4 片复叶期是苗期除草的最佳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或精喹禾灵乳油;阔叶杂草选用氟磺胺草醚水剂;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香附子混发地块选用精喹禾灵乳油+氟磺胺草醚水剂+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四是花期及时化控。大豆化学调控是一项高稳产技术,控制营养生长,矮化植株,增强抗逆性,防止倒伏,要求中等及以上地力水平且长势旺盛的地块使用。初花期至盛花期结合虫害防控,每667 m2用15%烯效唑30~40 g,和防治虫害药剂混合喷施,化学调控同时兼防虫害。

(四)适期收获

长葛市大豆成熟期一般在9 月下旬,95%以上叶片脱落,茎、荚全部变为黄褐色,籽粒变硬,荚中籽粒与荚皮脱离,具有原品种的固有色泽,摇动豆株有响声时,可在10:00 前,16:00 后机收,并及时晾干,待籽粒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即可入库储藏。

猜你喜欢

苗期药剂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