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盈莲花,登高绽放
——论“莲莲登高”的仿生特征与内涵气质

2020-05-2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紫砂壶莲花

邵 旭

紫砂壶在许多人的心中是神秘多彩的,那或是光洁或是粗粝、或是红润丰满或是清丽淡雅的外表在百余年之间吸引了无数爱壶人与爱茶人的目光。事实上,人们喜欢紫砂壶不仅是追求其几近完美的实用性与精湛如同天成的外表,更多情况下是对其中文化的一种选择。每一件紫砂壶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化身,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与大多数中国传统艺术品相同,紫砂壶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这源自于中国“移情”的传统。此件“莲莲登高”便以莲花为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莲花因内涵丰富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在紫砂壶艺术中也十分常见,足见人们对于莲花美感与品格的认可。

在各种各样的紫砂壶造型中,最擅于表现莲花造型的当属圆器与筋纹器,前者用于整体构造表现,后者则用来呈现纹理。此壶造型特点在于将以往圆满壶身塑造得更加挺括方正,使莲花造型增添了几分坚毅、硬朗的美感,这种略微“中性”的美感恰恰是对于传统莲花造型的一种丰富。

此壶壶身较为高大,上宽下窄的结构比例一是对莲花结构的仿作,二是使壶身更加秀气不至于沉重笨拙。大方端正的壶身两侧是过渡自然的弧线,使壶呈现出柔中带刚的气息。从壶身正面赏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有两条纵向纹线将壶身分为三个空间,这样就使壶呈现出筋纹器与六方壶的特征,也是壶最具特色的部分。

此壶壶面以两条筋纹为出发点形成转折,这样使壶面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特征,每一瓣所对应的都是一片莲花花瓣,与壶身造型相结合恰似莲花将开未开,含苞待放。除筋纹器特征外,此壶明显的转折喻示着其制作方法的特别,手工艺人要先制成泥片,再拼合成壶身整体结构,这便是六方壶的制作工艺。由此可以看出,六方壶与筋纹器之间往往是可以相互转换,于一体之中表现的,展示了紫砂壶结构造型的灵活性。

壶身两侧的壶嘴与把手是精致小巧,与高大的壶身形成反差。壶嘴与把手都处于壶身上部,二者皆是典型的四方造型,棱线特征明显。壶嘴转折硬朗利落,与壶面构成的转折相一致。把手为小巧的圆环,二者使壶身造型多了些灵活趣味,与壶身整体结构达成一种平衡。

端庄的壶颈部与壶身的筋纹、转折保持一致,上方有造型与壶颈部完美契合的壶盖,这一造型与壶底部也是相对的。壶盖中央的圆珠壶钮恰似莲花花蕊,使莲花造型更加完整,尤其从上方观看更为逼真,一朵正欲开放的蓬勃莲花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此壶在泥料的选择上也十分特别。与莲花带给人们的清丽或红润色彩不同,此壶呈一种深沉低调的黑色。黑色紫砂壶是十分罕见的,它所用的是产自黄龙山的一种特殊泥料,经高温烧制出的一种十分珍惜的品种。此壶表面墨色均匀,虽无明显光泽但不乏细腻质感,恰好体现出莲花之超凡脱俗之气质。

从整体造型上看此壶完成了仿生目标,从内涵气质上看此壶则与以往莲花壶有较大不同,手工艺人想要表现的是莲花蓬勃的生命活力与竞争的精神,所谓“莲莲登高”是指莲花竞相开放,努力拔得头筹的精神,这与人们印象中那不争不抢,清丽淡然的莲花形象有所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除此之外,“莲莲登高”与“连连登高”同音,其中便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是一种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真实愿望,手工艺人通过一种仿生造型将自然与艺术灵活结合起来,在丰富莲花内涵的同时传达出一种美好的的理想,使紫砂壶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在人们使用此件紫砂壶时,除了感悟紫砂壶与莲花美感的同时,更能从中受到一种鼓励,一种人生向上的力量。

结 语

此件“莲莲登高”紫砂壶造型结构独特,内涵气质鲜明,手工艺人将目光聚焦于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之中却又不为之所困,发掘其中新的内涵气质。本文通过对此壶造型、筋纹的逐一分析,了解到紫砂壶结构的多样性,品味了壶中意韵,真正理解了“莲莲登高”这一主题的含义,也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次感悟。

猜你喜欢

手工艺紫砂壶莲花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云莲花灯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莲花岛再见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