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中丛云 云中龙
——浅谈紫砂作品“云龙提梁壶”的制作创意

2020-05-21于洪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云龙茶壶紫砂壶

于洪霞

多年从事紫砂壶的制作,每当产生一些新的念头的时候,除了经验和灵感的因素,缥缈的思绪就像悠久的历史长河一般奔腾不息,创新的意识开了头,却也仅仅只是开了头。后续的整体设计,制作往往就无疾而终,在俯首于种种资料之中,感叹先辈艺人那些绝妙的创意后,往往思维又重复和萦绕以至于挥之不去,让自身所制作的作品总显现出“山寨”的无力感。似乎紫砂壶有万千造型,但留给后人进一步创作的造型已然不多了。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高度自由的紫砂造型制作留给当代创作者的空间依旧十分广大,之所以会产生创无可创的感慨,那是在于没有明白艺术造型是如何诞生的思维方式。一个全新的造型设计的诞生,有着一套自我的形成路径,顺着这条路走自然事半功倍,反之那当然就会走了弯路甚至迷路。作品“云龙提梁壶”的创意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神龙行风做雨的艺术形象,传说中的龙在我国是江河湖海之主,总是跟水联系在一起,很多地区都曾流传过祈求龙王行云布雨的民俗,加上龙这个形象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当中,在紫砂壶的创意制作中也经常出现龙的身影。

《云龙提梁壶》

作品“云龙提梁壶”当中的龙的元素是融合在紫砂壶本身结构之中的,在过去这种强行的融入会让现实的工艺制作产生很多无法控制的障碍,比如泥料目数、精确的测量工具、烧制时温度的控制等等,这些统统可以归结为工艺制作上的历史制约,直到今天,不说全部完全解决,但显然已经解决了大部分,所以当代紫砂花货的形体塑造势必跟过去有很大的分别,一些过往不大可能尝试的造型融合在今天就变得可以付诸实现了,所以将壶流和提梁融合在一起,将壶流制作成龙首在工艺上可以说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创作者所要面对的是当我们将创作形象同紫砂壶本身的结构融合之后应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应该思考,我们在制作紫砂壶的时候,壶是主题,所有的形象塑造、装饰构成都是围绕着主体展开的,那么当龙的形象和茶壶本身的结构融合为一体的时候,龙也就成为了创作的主体,那么龙之外的一切塑造和装饰也就可以围绕着龙来展开,那么如何让龙在茶壶上出现的合情合理又具有审美特性呢?答案就是通过装饰在茶壶上创造一个龙可以合理存在的环境。

在传统文化艺术当中,尤其各种绘画、壁画、雕塑上,龙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云、雨、雾这些由水衍生而来的事物,可见经过这种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龙的出现是必然会伴随着这些事物的出现的。所以在作品“云龙提梁壶”装饰设计就应运而生了,贴塑的祥云刻意被塑造成如意的样式,将祥瑞的意念更进一步的表达,同时提梁也如同龙身的延伸,以如意纹样结尾,这仿佛就像是龙尾的简化,其位置落于壶身下半部分,所谓天高海阔,天空中的龙对应的往往是地面或者水面,而在旁边就有贴塑的祥云如意的情况下,地面这个选项就被排除了,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经常会出现水天一色的描述,天空和水面是可以天然无缝连接在一起的。

如意云纹贴塑,龙首流搭配龙身提梁,壶钮的制作就必然要同水产生联系,单纯的圆珠壶钮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且由于位置处于壶身中央处,同传说中的龙珠也无法产生联系,所以在这里直接构造成涌泉的如意菱瓣的造型,将原本虚幻的龙的形象直接固化到了紫砂茶壶的器物之中,还产生了水的流动,进而搅动周围的空气,祥云如意也就添了动感,整个壶体上的装饰都鲜活了起来。最后这把壶的壶体由于上述这一连串的塑造形成了一个腹鼓扁圆的壶体,口大盖稳,采用传统的圈足,整体的形象气质就矮了一截,三足则与龙的形象有所欠缺,所以在这把壶上采用了四象足的底部处理,这样的处理过后整把壶的造型就如同传说中的“龙龟”形象,整个形象和结构的合理性就补足了,让人产生一种原来如此,果然如此的心理认识。

总结:作品“云龙提梁壶”整体的造型和装饰的搭配在设计中遵循先有结构再有龙,然后才有云跟水的顺序,但在具体的制作环节却是先有壶身再有嘴,最后才是装饰的制作顺序,这说明在紫砂壶形体创作中形象和工艺的思考必须是同步的、整体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创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跟紫砂壶本身结构融合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形象所需要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云龙茶壶紫砂壶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苏云龙作品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