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莲子”的自然意趣

2020-05-2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花器莲叶宜兴

高 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传承至今,凝结了历代紫砂艺人的辛苦耕耘和无数文人雅士的智慧情感,从工艺手法、制作工具到思想文化内涵等,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继承、扬弃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艺术体系,成为闪耀于当代艺术文化之林的艺术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欣欣向荣。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不仅是实用器,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感和思想,它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美妙的故事,引导人们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中有所感悟,升华出亲近人心的意味,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共鸣。

图1

紫砂壶制作技艺丰富,从光器、筋纹器到花器,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技术,“拍打成型法”、“泥片镶接法”、捏塑、镂雕、陶刻、贴花等装饰技艺,仅是观看其制作过程就让人叹为观止,那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宛如人的身体,壶嘴、把、盖、的子如同人体的五官四肢,一把真正成功的作品能通过作者精湛的工艺技法、恰到好处的造型设计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紫砂壶“莲子”(见图1)是一款成功的花器作品,花器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以自然中的事物为原型设计而成,通过自身对事物的观察和敏锐的觉知,利用合适的工艺技法模拟事物的自然形态而制成的,紫砂花器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表现出强烈的自然情趣和生活意趣,让人从中感受到清新自然之美,给人以美好的遐想。紫砂壶“莲子”以自然界中常见的莲为原型,整壶身筒呈一朵饱满的徐徐绽放的莲花,其花瓣次第展开,一片一片雅致清洁,美丽的花瓣包裹着壶身,整个身筒给人以圆融和谐之美,与莲花美好的气质相契合;壶盖为嵌盖形式,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盖面微微盈起自然的弧度,形成饱满的张力,与壶身合而为一,盖面上设以小孔,一颗颗饱满玲珑的莲子置于其中,颗颗可转动,表现出精湛的制作工艺,浑然天成,极具趣味;壶钮如同一颗大莲子,呈桃心状,造型敦厚饱满、雅致可爱,可谓点睛之笔;壶流由蜷曲的莲叶所包裹,壶流呈一弯流形式,粗细变化均匀、蓄势有力、出水顺畅,其上包裹的莲叶筋脉清晰分明,叶片自然;壶把如同莲藕自然生长、藕节线清晰,每段藕节粗短可爱,如同娃娃肉肉的小胳膊,流、把相辅相成,趣味横生,将莲的自然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提携了作品的自然神韵。整壶选用优质原矿段泥制成,色泽古雅清新,泥质细腻而不乏颗粒感,表面泛隐隐的光泽,呈现出清新雅致之美,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奠定了整壶幽静浪漫的基调。此壶结构精巧、造型生动,各部位搭配和谐,无不流露出浓郁清新的自然生活风貌,带给人温暖的情愫,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可谓真情流露。

紫砂壶“莲子”充分利用了花器工艺的捏、镂、雕、塑等创作技法,其形象逼真可爱,让人仿若身临其境,眼前出现一片美丽的莲池,一片片翠绿如碧盘的莲叶漂浮在水面上,一朵朵或盛放、或含苞的莲花各显风姿,整壶艺术形象丰富、美不胜收,真正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执此壶品茗,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情怀,感受到婉转的诗意,从中收获一份自然和生活的情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清幽雅致,是纯洁、清净的象征,暗示人们要摒弃杂念、保持初心,不为世俗所扰,以一颗简单的心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的美;莲子象征着苦心,象征着母爱,也能表达对情人深深的爱恋,也象征着多子多福;莲藕不仅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还象征着中通外直、刚正不阿。可以说,莲浑身是宝。紫砂壶“莲子”以莲为创作对象,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让人感受到清幽淡泊的意境,舒缓了心灵,放慢了生活的脚步,给人以精神的力量,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紫砂壶相融,提升了作品的人文意境。

宜兴紫砂壶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沉淀了太多时代的特征。发展至今,除了实用价值,人们愈发注重紫砂壶的精神价值,陶艺家开始更多地表现自我个性的艺术追求,在创作观念上、空间上探索新的可塑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逐步扬弃,使古老的紫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现代的紫砂壶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紫砂壶造型和装饰的艺术之美、形式之多、题材之广泛,是当今任何陶器所无法比拟的,人们正以极大的热情去接受它,接受它的文化影响,它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猜你喜欢

花器莲叶宜兴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宜兴釉陶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江南
和旧时的自己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