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北京新生梦

2020-05-20刘明纯

知识就是力量 2020年3期
关键词:北京城中轴线北京

刘明纯

三千岁城市八百年首都

遥远的先秦时代,北京地区就已经有城市诞生。当时的北京地区被称作“幽州苦海”,最早的城市叫“蓟”。在金代以前的近2000年里,这里都是中原王朝的边陲重镇,以军事职能为主。而真正令北京成为大都市甚至成为首都的时代,则从辽代开始。

元京城图——(民)阚铎编著,高密、宋麟徽绘图 《元大都宫苑图考》(图片来源/北京记忆网)

五京之一析津府

辽朝,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它设立了五京制度——上京林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其中的南京析津府就是北京,同时也作为南院大王治所。没错,就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那位乔峰大侠的地盘。目前,关于北京最早的地方志就叫《析津志》。

都城模式始自金

辽与北宋对峙多年,终辽一朝,北宋也没能将包含北京在内的“幽云十六州”夺回。此后,宋朝南迁,定都建康(今杭州),是为南宋,偏安一隅;而金灭辽之后,不仅占领了辽的所有国土,还继续南下,将北京定为中都,开启了北京作为大王朝都城的历史。

京师五城之图——(明)张爵纂《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图片来源/北京记忆网)

元朝打基础定型在明清

元朝建立,忽必烈将北京确定为元朝首都。废弃金中都而兴建大都,为明清乃至现代北京的城市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元代百年灰飞烟灭,明太祖定鼎南京。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改造了元大都,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北京内城。而北京外城的形成,则是到嘉靖时期才建成。

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同年,女真族建立的后金迁都北京,改国号为“清”。清代对于北京城市的完善,除了将紫禁城内宫殿改建,便是在外城各城门建造瓮城、箭楼,并重建了外城城楼。但整体城市格局依旧沿用明代的城市规划,只是部分地区稍作调整。

应该被记住的设计师

历数北京城市的建设,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起落,而留给我们这座雄城的奠基者们,也应被我们铭记。他们是:金中都建设者——张浩、孔彦舟;元大都设计师——刘秉忠、郭守敬;明北京城的建造与监造者——蒯祥;清代官样建筑的集大成者——样式雷家族。

城池全圖、内分五城——(清)吴长元《宸垣识略》  (图片来源/北京记忆网)

轴线对称:前承唐宋下启明清

北京城城市建设格局的根基从元朝开始,为什么还要纪念金代的设计者?这就涉及北京的城市建设规划,和一个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不断绝的秘方——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

长久以来,对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大家几乎是视为一体的。但是金中都,却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和考古发掘成果的稀缺而独立了出来。可是,专家们还是在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金中都的影子。

金中都将北京地区的城市规模一举上升为首都级别。当年,它的建设令金代统治者洋洋得意,金章宗有绝句言道: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

它对后代北京城建设最大的影响,则是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御街制度。

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宫前,有一条长约4千米、宽约320米的轴线道路,这就是汴梁城里的御街,它从御前直通南郊,两侧设有御廊。这条御街,到了金中都这里,就演变成了千步廊。同时,这条御街还透露出一个关于中国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轴线对称。这样的布局,在中国唐代便已出现,那时这条长街,叫朱雀大街。而这条朱雀街,在日本也出现过。另外,在金中都建造之前,统治者曾派画工前往汴梁城摹画。因此,在金中都中仍有着许多北宋建筑的痕迹,最典型的当属工字建筑。而我们在清代北京的地图上,仍能见到工字厅样式的建筑。这些都是金中都对于历史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北平市内外城平面图——(民)王璧文《元大都城坊考》  (图片来源/北京记忆网)

独一无二的中轴线

从北京钟鼓楼向南望去,一条笔直的建筑天际线延伸向远方,这就是北京最独特的风景——中轴线,它也是北京城最具风格的标识。这条长达7.8千米的建筑群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那么,在这条中轴线上,又藏着哪些关于北京、关于中国文化的秘密呢?

不同于西方城市的环状分布,中国的城市从一开始设计便是方形结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北京城正是严格遵守了古人对于都城样式古老想象的产物。而对于“中”的要求,则来源于《吕氏春秋·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这些遗世的规定,在穿越了千年时光后,终成现实。当从天空俯瞰整座北京城的时候,就呈现出一个大大的“中”字。

同时,北京城的设计,也遵循着“象天法地”的思想和儒家礼制的规定。譬如《淮南子·天文训》载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说,因此,北京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均采取了抹角的处理,而没有直接取直。具体到紫禁城的建设则可总结为:紫薇居中,众星环拱,天子礼序,三朝五门。

基于轴线对称的设計理念,北京城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东西文武,四门两两相对。至于宫观寺庙、牌楼集市,亦多相对而生。

技术新生重温旧梦

历史上的北京城,是一座“完整”的城池,它集山形水势、天人相应、政经军娱、士农工商于一身。建筑上高低错落、上下有序:文化上东西汇通,促进交流。上至帝王将相,下达三教九流,宏大者如宫台楼宇,卑微者若草庐茅窟,不一而足。

如今,这曾经庞大壮丽的北京城已不复得见。现在的北京城,更加现代,也更加丰富。可也还有许多人,对过去的北京城充满向往与敬仰。

想不想看看当初的北京城,亲手触摸一下历史的遗迹,亲眼看一下它曾经的光芒?这个,可以有。技术可以帮你实现。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人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重现北京城,但大多局限于一定区域,而对于全城的打造从所未有。

古老又现代的北京

如今,终于有了对全北京的复原项目。在北京领钧技术有限公司·名城历鉴的办公区,利用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基于《乾隆京城全图》,通过严谨的史料研究、3D建模等手段,一个消失已久的世界名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旧日里,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都曾为北京古城的保护夜不能寐、心忧如焚。而今,利用新技术,人们可以实现在非真实的世界中重塑北京城,再现老北京城市的繁荣景象。

北京城的明天是现代而先进的,北京城的昨天也是值得且应当保护的。随着人们对于未来发展的期待,大家也逐渐认识到故老流传下来遗迹的价值。北京城的“复原”,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内涵,又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文化潮流。无论是单体建筑模型展示,还是中轴线这样游览线式的规划先河,亦或是皇城内城这样的全面搭建,都散发着古人对于时代创新的智慧,也从点线面三个层次集中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之都的文化魅力。

故事远远没有讲完,关于北京,关于中轴线,还有着太多可以讲述的话题,而这些,都是属于北京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

猜你喜欢

北京城中轴线北京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漫画北京中轴线(一)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漂”来的北京城
北京,北京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