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2020-05-20韩振峰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

韩振峰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中创造的理论,是因时而生的民生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时代民生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问题,提出诸多独到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内容厚重、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理论专著。

[关键词]民生;民生理论;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F1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20)03-0033-03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为少数官僚阶层,这决定着党和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民生又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民生问题处理不好、解决不好,国家就不可能实现国泰民安和繁荣昌盛,由此说来,民生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与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民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判断和新论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基本任务是“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民生、建设民生提供了基本遵循,将党的民生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对党的民生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简称“特色民生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成为新時代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由窦孟朔教授等同志撰

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一书,就是这方面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称之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学术专著”①。

这部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础上形成的民生理论学术专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时代民生发展实际出发,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通过系统研究特色民生理论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发展创新、基本内容、现实指向、时代价值等,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回答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的问题,提出诸多独到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思路,站到了该项理论学术研究的前沿,可谓一部民生理论研究创新的精品力作。本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民生系列基本概念方面的创新

研究特色民生理论,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民生、什么是当代民生等基本概念,这也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前提。民生作为社会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作者从认识“民生”最基本的词语和具体对象入手,把民生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画卷中,从而厘清其范畴变化、内涵演化与本质特性,进而从民生整体出发,给予民生、当代民生、基本民生、民生建设、特色民生建设、特色民生理论等系列基本概念以科学界定和全新阐释。作者提出,“民生”作为中国特色概念,指向一定区域内群体人的生活,解决的是该区域内群体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一个国家而言,是该国全体国民或全体人民的生活,从而明确提出民生是人民生存发展的整体样态,并呈现出能动性、多元性、组织性、系统性、时代性、永续性的特征,其本质是人民的需要与利益;当代民生已发展为人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的有机统一体;民生建设则为一定范围内广大民众在相对和平条件下改善

生活的系列活动,可称为人民幸福生活建设;特色民生理论,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关于特色民生建设的本质、规律及相关问题的理性认识。进而以多维视角对当代民生进行深入解读,对民生建设的阶段性、全面性和层次性进行深刻解析,并逐一厘清了特色民生建设中生产与生活、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市场与政府、民生建设与社会和谐、民生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在关系,帮助人们以整体系统思维认识民生和民生建设。这些为民生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方面的创新

一个科学的理论,需要具备明确的时代主题、清晰的思想主线和一套紧密联系的相关理论与观点。该书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在全面研究我国民生及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特色民生建设的价值、主体、动力、目标、布局、重点、原则、标准、市场、政府、制度、国际参与、思想方法和基本特征,尝试构建以“建设什么样民生、怎样建设民生”为主题,以民生幸福为核心,以共同富裕为主线,包涵上述诸方面的基本理论与观点的特色民生理论体系。可谓理论框架清晰,体系较为完善,使庞大而复杂的民生发展变得清晰化、系统化、简明化。这在民生理论研究上尚属首次。

该书还明确强调,特色民生理论是以毛泽东民生思想为直接思想来源,包括邓小平民生思想、江泽民民生思想、胡锦涛民生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民生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中国人民日益丰富活跃和不断出彩的当代生活的新提炼、新归纳、新概括,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新认知、新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新发展,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路径方面的创新

研究特色民生理论,目的在于指导当代民生建设的实践。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民生思想这一特色民生理论新飞跃成果为指导,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围绕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鲜明提出和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五大路径”和“五最工程”。

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五大路径”,就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即以就业增收为中心的民生经济建设,以民生权益为核心的民生政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民生文化建设,以公共服务现代化为目标的民生社会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民生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作者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抓住当代民生发展“短板”,明确提出实施民生“五最工程”:即最艰巨的脱贫攻坚工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工程,最基层的社区建设工程,最普惠的健康中国工程,最大的城乡一体化工程,以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公平、协调、持续发展。

四、构建中国特色民生话语体系方面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② 这为构建中国特色民生学指明了方向。作者在特色民生理论研究中,对与之紧密联系的中国特色民生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并专题对其话语体系进行探讨。

中国特色民生学的话语体系,是以表达当代中国民生思想、观念、知识、情感等字词、句式、符号及信息载体,共同构成反映其系统理论与知识的话语体系。话语是表达形式,其承载的思想、价值、理念、观点是内容。作者认为,民生是中国本土词语,民生思想在中国已绵延几千年,当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生共同体,且中国共产党又是全心全意为民生幸福不懈奋斗的政党,既可以创造自己的特色民生理论,也应该创建自己的民生学及话语体系,而不应仅沿用西方“舶来品”来解释中国的民生发展和民生问题,以牢牢掌握民生话语权。据此,作者尝试以民生价值理念为灵魂、以整体系统为主题、以基本要素为骨架、以民生事项

为基础的四个层次构建民生话语体系,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特性,而且体现了当代民生的特点,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为此作者呼吁把建设中国特色民生学作为我国学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历史,特色民生理论就是在为美好幸福生活奋斗中创造的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③ 通览该书,可清楚感到这是一部内容厚重、特色鲜明、富有创新价值的高水平学术理论专著,特色民生理论是因时而生的民生科学,这项研究成果出版恰逢其时。它作为特色民生理论的奠基之作,不仅宏观上有利于把握民生建设的方向,而且微观上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民生政策;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只要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必然会越来越幸福,党的执政地位必然会越来越巩固,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

[注    释]

① 窦孟朔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版,第2页、第807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近日出版 努力探索当代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網-文化论坛,2019年4月11日。

②③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

责任编辑:钱亚仙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
改革开放美好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7“国家账本”里的“民生账”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