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2020-05-20杜晓彬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权重矩阵

杜晓彬

(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全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党员的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1]。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党员人数已超过九千万人,学生党员人数超过一百八十五万人,高校学生入党的机会远超过中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群体[2-4],学生党员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展力量和来源。在当前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生党员各个发展阶段进行考核,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是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法,是考核党员“四个合格”,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5-6]。因此,高校建立健全的学生党员遴选机制,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体系,对学生党员的成长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阶段,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其一是从党员队伍质量方面考虑,即保障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二是从党组织的发展方面考虑,即增强党支部内部学生党员政治素养和党性锻炼;其三是从党组织管理与建设方面考虑,即采用科学有效的机制管理考核学生党员,促进学生党员全面发展[7-9]。对于高校党员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当前有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各种考核方法和模型,然而却缺乏实证调研,评价体系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考核指标权重主观性强。本文以某高校416名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党员的发展机制进行结合,力求挖掘学生党员的质量评价指标,采样实证调研数据对考核指标进行组合规划,确定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

一、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指标选取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综合素质能力往往包含多个方面,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组合指标,例如陈睿等认为素质能力应该包括思想道德、学习工作能力、志愿服务、身心健康、创新创业5方面[10],戴志国提出从科学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11]。

作为高校中代表先进群体的学生党员,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综合素质上,其选拔发展机制尤为重要,对于党员的素质要求要严格于一般群体,各高校从人员配备到遴选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更是突出考核了学生的政治素养、群众基础、奉献意识等主要方面,这一切构成了严格的发展党员机制。

本文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和学生党员发展机制方面着手,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指标,并将其凝练为24个指标,如表1所示,列出了各个指标以及其具体意义,设定以A1~A24标记各指标。

表1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指标

二、设计调研及因子分析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设计调研

为了获得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设计基础数据以及精准对学生党员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以上24个指标编制成为调研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与360度绩效评价法的方式对学生党员个体进行计分,以“完全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作为选项计分,分别计为5至1分,360评价法评价主体设定为支部书记、辅导员、专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打分权重分别为35%、35%、20%、10%,每个调研对象的每个指标的分数按照以下式子计算

其中,ki为打分权重,Xi为各个评价主体打分分子,且打分区间为1~5分。调研对象从各学院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最终有效调研对象420人,其中无应答或数据缺失4人,有效样本416份,其中,女生145人,男生271人。

(二)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因子分析

由于考核指标数量较多,指标之间关系复杂性较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4个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提取主因子。因子分析法是基于指标之间相关矩阵或者偏相关矩阵的计算,将指标按照一定的相关统计参数对指标进行划分的方法,其能够将大量指标归结为数量较少的指标集合。

为了突出各因子代表的典型指标,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原理和指标向量正交旋转变换方法,对2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对采集的416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其Cronbach’s Alpha检验值为0.801,大于临界值0.7,问卷设计有效,可靠性显著,信度较高。对调查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KMO值为0.843,大于0.7,效度较高,Bartlett球形度检验P值小于0.001,显著性明显,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2 Cronbach’s Alpha可靠性检验结果

表3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

表4 主因子方差贡献率

表5 因子负荷矩阵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得旋转前后的提取的因子方差贡献率,前6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其方差贡献率总和达到90.165%。能解释原有指标的90%以上,可作为24个指标的主成分,其负荷矩阵如表5所示,与F1主因子相关性较强的为志愿服务、社会责任、集体意识、道德品质,可以归结F1为与学生党员发展相关的行为道德主因子,同理,F2与勇于担当、学生工作、群众基础、榜样引领相关,可归结为先锋作用主因子;F3与遵纪守法、组织生活、执行意识、服从管理强烈相关,为纪律意识主因子;F4与思想纯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公平公正相关,归结为优良作风主因子;F5与信仰信念、爱国精神、政治立场、政治忠诚、理论修养,相关,归结为政治素养主因子;F6与学习勤奋、学习能力、创新实践相关,归结为学习实践主因子。

三、层次分析法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研究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权重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采用将复杂性较强的单一问题分解成多个组成因素,并逐步将组成因素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多层结构,最终以各因素两两之间进行对比的原则,即标度法来确定整个架构的支路负荷权重[12-13]。层次分析法将层次主要定义为以下三层,即目标层(M)、准则层(F)、方案层(A),由第二小节因子分析得到结论,将政治素养、优良作风、品行道德、纪律意识、先锋作用、学习实践作为准则层指标,将24个指标作为准则层指标所对应的方案层指标。

(一)分层构造判断矩阵

在对各层构造判断矩阵时,本文邀请多位专家采用标度法进行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并将相对因素之间重要性构造成判断矩阵,其中,标度法的具体打分规则按照如下公式给出

式中,i与j分别代表判断矩阵的行列序号,Fij为判断矩阵的元素,Fi/Fj代表Fi元素相对于Fj元素的重要性,且规定将Fi、Fj的取值区间为1~9。则按照以上给出公式,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的目标层M的判断矩阵如表6所示。由于篇幅有限,按照同样原理得到F1~F6的判断矩阵不再逐一列出。

表6 目标层M的判断矩阵

(二)权重向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按照以上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各因素的权重,一般来说,可采用几何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特征向量法以及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其中,采用特征值法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精度最高,故本文采用特征值法进行计算。通过构造矩阵特征值表达式进行计算,式子如下所示

MW=λMAXW

其中,M为判断矩阵,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W为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则各因素权重为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得到的向量元素值。按照以上方式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为[9.20%,25.81%,8.00%,18.11%,34.75%,4.12%],λMAX为6.238。

为了对计算得到权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采用一致性检验对权重进行检验,其检验方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CR=[(λMAX-n)/(n-1)]/RI

其中,n为因素个数,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按照以下表7进行,并规定当CR小于0.1时,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得到的权重合理有效。按照以上方式进行,计算得到的目标层M的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指标CR为0.038,小于0.1,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F1~F6的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指标CR分别为0.049、0.029、0.079、0.019、0.072、0.033,准则层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7 随机一致性指标

(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采用由目标层、准则层构造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的权重,搭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如表8所示,其中,综合权重按照准则层权重与对应方案层权重之积得到,所有指标对应的权重之和为100%,指标顺序按照权重的比重从小到大进行方案层内排序。由第二节实证调研数据,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与360度绩效评价法的方式,可得每个学生党员的每个指标的分数,将其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可得该学生党员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考核分数,该体系可用于对于学生党员在各阶段的培养中的阶段性评价。

表8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四、总结与讨论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由政治素养、优良作风、行为道德、纪律意识、先锋作用、学习实践六个维度构成

当前对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构建,一般采用以党章党规以及相关政策理论为出发点,通过理论论述构建评价体系结构的方式,缺乏实证调研数据,本文从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生党员发展机制方面着手,探寻新形势对于学生党员的考核要求,并从中抽取24个指标,采用实证调研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4个指标进行归类成为六个方案层指标,即一级指标,将2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搭建评价体系。

由本文实证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可知,对于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价指标在结构上可分为六个方面,且各方面之间相关性要弱于各个一级指标的内部二级指标之间相关性,如F1主因子与信仰信念、爱国精神、政治立场、政治忠诚、理论修养指标相关,则将其凝练为政治素养方面的指标,而政治素养指标与除了以上5个指标外的其他19个指标相关性较弱,这说明,对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维度,可以划分成六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

(二)政治素养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由层次分析法给出的准则层权重中政治素养占有34.75%,是准则层中占有比例最高的指标,占有核心的地位。而其中,政治忠诚与政治立场在方案层中的比重分别位列第一、二位置,为11.75%与11.41%,说明在对党员发展质量考核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政治忠诚与政治立场的评定,该方面的评定分数对于考核总分影响比重较大,另外一方方面也说明该两个指标的核心性,对于学生党员的考核,政治性必须摆在第一位,考察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包含了政治忠诚、政治立场、信仰信念、爱国精神、理论修养5各方面,涵盖了考察学生党员对于我国当前新形势认识,也考察了学生对于党纪党规党史的了解,同时,也考察了其对政治信仰与政治忠诚、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纯洁性,考察了其对国家的忠贞以及鲜明的爱国精神。

(三)先锋作用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先锋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中占比为25.81%,包含了榜样引领、勇于担当、群众基础、学生工作等方案层指标,即下位的二级指标,其中,榜样引领指标占方案层的比重为10.82%,其比重在方案层指标中同样位列前排,说明了先锋作用指标以及榜样引领指标的重要性。先锋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员在各个方面,包括日常宿舍生活、学习实践等方面,经过党性考验体现出来的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奉献性。而其中对于普通非党员学生来说,其在体现先进性中突显出来的榜样引领作用,会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组织,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先进性。

(四)学习实践是评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指标

对于党员中的特殊群体,即学生党员来说,其为处于在校的大学生群体中优秀的先进的一份子,从根本上来说,其群体范围仍属于高校学生。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与实践是培育自身良好素质的重要方法,是体现高校使命“立德树人”中“树人”关键一环,对于其他普通学生来说,学生党员同志先进性体现在实践与学习方面,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而另一方面,创新实践也是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掌握的创新型运用,而创新意识的突破和创新思维的构建,同样能表现出先进性,故在考核时候,应当将学习实践纳入考核指标中,构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不可或缺一个部分。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权重矩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矩阵
矩阵
矩阵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