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本阐释的坚守

2020-05-19张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意识初中语文

张静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语文教育与母语教育息息相关,一直占据重要席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的阐释,是学术界和一线教育的探究重点。文本阐释失衡,从微观角度,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宏观角度,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审视当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应该以何种理论背景为支撑,基于何种原则,从哪些角度进行阐释,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下初中语文文本阐释的三个问题

初中语文文本阐释,既存在以“知人论世”“意境论”“以意逆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又存在以“接受美学”“叙事学理论”“新批评”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理论。学术界理论成果百花齐放,一线教育界文本阐释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笔者将问题整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阐释思路程式化

在多元阐释理论的冲击下,教师文本阐释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文本阐释中固守程式化解读。以文学类文本为例,不少教师依然采用固定模式。如:交代课文的写作背景、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的探讨、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等。这样的阐释方式,把文学作品当作语文工具来拆分,弱化文本的文学美与文化美,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不利于素质化人才的培养。

(二)阐释意识趋同化

阐释意识趋同化是在教学参考和前人的经验性解读的“帮助”下,直接“拿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于作品的阐释殊途同归,缺乏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导致语文课堂千篇一律,学生很难从文本语言去赏析文章的魅力。文學作品是特定背景、特定思想、特定心情的产物,既有它的时代背景性的特殊性,又有后代的读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超越性。

(三)阐释角度随意化

教师文本阐释的随意化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内容、文本语言的表现形式,另辟蹊径,将其理解为所谓的个性化。二是误解文本。在阐释文本时,纠缠于文本中一些完全偏离文本主题的部分,大放厥词。三是忽视学情。拔高文本阐释的内容,刻意追求阐释深刻、新颖的情况,忽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基础。

二、文本阐释应该坚守的底线

文本作为阐释的对象,概念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一直被接受和运用于学术界。近年来,一线教育界才逐步意识到:将文本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必要的。初中语文文本阐释,应坚守三条基本底线。

(一)对文本的基本认识:文本不等于教材

阐释文本时,要求对文本有正确的认识,即文本不等于教材。教材和文本的第一个不同是:进入教材的文本是经过编者加工的。在教材的编排中,首先编者会对原始文本进行删改。如《范进中举》,小说原文中的范老夫人,在得知搬进自己家中的名贵器具都是属于自己家而非借别人家时,“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人事”,最后一命呜呼。而教材中的文章,则在范进中举发疯清醒后,简要叙述范进与张乡绅等众人的相处,在皆大欢喜各自归去的氛围中结束。联系原文,范进因中举发疯,范老夫人因中举去世,结合二人的悲剧命运,学生才更能体会到封建科举对于世人的毒害。教材和文本的第二个不同是:教材中会给文章作注解,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然而在帮助学生的同时,结果的直接呈现其实也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在课堂阐释中牵引或者影响师生。因此,在文本阐释时,树立教材不等于文本的基本认识,查阅相关资料,以形成恰当而合理的文本阐释。

(二)文本阐释基本原则:多元且有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多角度、有创意的多元解读,但是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随意解读,而是要立足文本,保证文本内容所呈现的规定性、准确性。刘建设在《多元解读的“界”与“度”》中写道:“多元解读的‘界是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度就是尺度,就是标准。”其中,“界”与“度”的标准就是立足文本并且紧扣文本的基础。文本中的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在作品中通常表现出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种语言自身的矛盾使得语言除了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外,还具有朦胧性。语言的朦胧性使师生不能完全准确地阐释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能确切把握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而语言的丰富性、开放性又为师生的文本阐释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既要有新意、有个性的多元阐释,也要负责任和有意义的合理阐释。

(三)文本阐释基本策略

1.提高教师的阐释自觉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应该拥有独立阐释文本的自觉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需要时刻保持自己关于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思考与探索自觉性。教师不仅要独立、透彻地阐释文本,而且应该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地讲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以帮助班级形成积极探讨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课堂上反对照本宣科的阐释,但并不反对教师讲解自己的理解和发现。王富仁先生说:“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都必须直接阅读和欣赏作品文本,通过文本的语言感受和理解它的思想或感情。”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去直面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去发现文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理解文本。

2.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作为文本阐释的主体,应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长期以来,学生只是教师阐释内容的接受者,然而教师的真正角色是引导学生阐释文本,而非代替学生的文本阐释。只有唤醒学生的阐释意识,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阐释文本,才算是实现了阐释理论中的“读者中心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独特、合理地阐释文本。只有在学生文本阐释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才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回归正确价值观。例如面对课文《愚公移山》,学生作出“愚公带领子孙后代去移山,其实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浪费他和子孙后代的时间、生命”的理解。学生误解《愚公移山》中对愚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的歌颂,此时才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重读文本,精读文本,正确把握《愚公移山》所承载的精神价值。

总之,当下中学语文文本阐释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文本阐释应该坚守文本不等于教材的基本认识,坚守“多元有界”的基本原则,坚守提高教师的文本阐释自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基本策略,既从文本中提高语言的建构力与运用力,提升思维的发展力,又从文本中培养审美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理解和传承文化。

作者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意识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