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2020-05-19丁梨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颈动脉颈部

丁梨花

(新疆和硕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新疆 和硕 84120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类高发疾病,也是一类危急重症,急性发作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早期进行及时、准确地临床诊断,及早进行治疗干预,对于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脑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该诊断方式属于创伤性诊断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的接受度较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是在超声技术日臻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方式,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患者接受度较高等优势[3]。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下就此实施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2 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5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者,男34 例,女28 例,年龄46 ~75 岁,平均年龄(58.4±4.5)岁。对照组65 例研究对象,男36 例,女29 例,年龄44 ~77 岁,平均年龄(59.6±5.1)岁。二组的一般社会学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实施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同时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在其颈下垫枕头,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其颈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 ~10MHz,从颈动脉开始扫描,经颅内、至颅内做纵断面和横断面扫描,测定患者的动脉直径、血流速度、血管内膜厚度、狭窄程度、斑块性状与大小。

1.3 统计学处理

SPSS21.0 软件分析,计数数据用(%)和χ2检验,计量数据用(±s)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狭窄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和颈动脉中膜增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脑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阻力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脑血流量(ml/min)平均血流速度(cm/s) 阻力指数观察组(n=62) 535.4±97.5 20.15±6.87 0.70±0.06对照组(n=65) 638.5±103.8 24.43±7.22 0.63±0.04 t 值 12.7834 7.4783 4.0242 P 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颈动脉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供血障碍,从而导致供血部位脑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控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4]。

因此,早期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颈动脉血管造影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极高。但该诊断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有引起栓塞性卒中的风险,且诊断费用比较高,患者的接受度较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该诊断方式不仅操作简单,且具有无创性,可重复进行,费用较低等优势,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较高。不仅如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能够实现床旁操作,这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于早期发现患者的血管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具有无创、简便的优势,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颈动脉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