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05-19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准度转移性甲状腺癌

刘 忆,张 玲( 通讯作者)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诊断精准度的主要因素[1],术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明确诊断是十分必要的[2]。本次研究将着重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年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38 例,女性30 例,年龄平均为(48.03±2.30)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术前予以全部入选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联合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仰卧体位,颈下垫枕,确保颈部充分暴露,随后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对患者的颈部位置、锁骨区域以及胸骨上窝部位进行详细观察,从而明确甲状腺的边界、大小、位置、形态等基本特征。随后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需要对转移的淋巴结实施标记处理。

1.3 观察指标

借助彩超血流显像技术对增大淋巴结内部的血流情况进行分型。I 型:影像中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或淋巴结的周围区域仅存在较小的血流信号;II 型:淋巴结的周围区域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但淋巴结内部并不存在明显的血流信号;III 型:淋巴结内部及周围区域均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3]:(1)边界模糊,且皮质增厚不低于3mm;(2)微钙化;(3)淋巴结融合、淋巴门偏移;(4)存在圆形或椭圆形淋巴结,且内径不低于10mm;或存在长条形淋巴结,且长径不低于20mm;(5)血流成像结果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内可见短棒状或条状的丰富血流分布。满足以上任意两项指标即可认定存在阳性转移淋巴结。

表1 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联合诊断模式的诊断效能分析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入选的68 例患者中存在80 枚转移性淋巴结,21 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联合诊断模式中,入选的68 例患者中存在85 枚转移性淋巴结,16 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联合诊断模式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7.34%,特异性为66.56%,精准度为91.22%,阳性检出率为92.01%,阴性检出率为89.77%。

2.2 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分析

相比于非转移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的阻力指数、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均明显增高(P<0.05),回声不均匀、存在微钙化、皮质增厚≥3mm、血流信号III 型等占比明显增高(P<0.05)。如表1 所示。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检查模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依据主要为淋巴结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低、钙化、包膜完整性、血流等特征[4]。本次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转移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的阻力指数、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均明显增高,回声不均匀、存在微钙化、皮质增厚≥3mm、血流信号III 型等占比明显增高。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鉴别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诊断精准度相对较高,能够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精准度转移性甲状腺癌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今年财政重点支出)提高支出精准度,不撒‘胡椒面’”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基于高精度差分法的线性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研究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