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影响下的河南省羊供给趋势分析

2020-05-1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供给量豫南河南省

张 鑫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人口作为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体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是羊肉产品的消费者,其地区之间的变动会对各地区的羊供给带来相应的供求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地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旅游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力较强的地市,其人口机械增长率高,羊肉的需求增加,因此产生了需求潜力。相应地,旅游发展水平较低、吸引力较弱的地市,其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造成了供过于求的供求状态。根据《2011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5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8.8%。旅游总收入2802.06 亿元,同比增长15.6%[1]。因此,由于旅游人口的流动造成了各地市的羊肉供需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的状态,供需之间的不平衡长期以来也造成了羊肉产品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相关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养羊业开始蓬勃发展,与生猪、家禽、肉牛、奶制品生产一起,组成了河南省畜牧业中的五大支柱产业。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以及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日益显现[2]。除此之外,畜禽养殖的方式也正从散户养殖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而言,规模化养殖可以说是我国畜禽养殖的主要方式[3]。申怀飞的研究发现,河南省A级景区呈现了“少—多—少”交错排列的格局,4A级和3A 级景区数量上有着很大的优势[4]。9 家5A级景区在数量上在国内居于前列,而且其分布符合河南省旅游“弓箭式的战略布局”[5]。旅游的六要素为“食、住、行、游、购、娱”,“食”这一环节是旅游业的中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旅游的影响和羊供给两者的发展,以河南省18 个地市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旅游影响下的羊供给进行分析,并结合旅游人口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这不仅对旅游行业和养羊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相关行业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旅游的研究与羊供给量的研究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因此,旅游影响下旅游人数的变化是有效改变羊供给量,从而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国外学者研究旅游的时间比较久。Macarena Lozano 等人针对可持续旅游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规划的综合指标构建方法,为如何在旅游市场中更加合理使用这些方法为规划提供指导[6]。另外,从交叉学科视角来进行旅游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如旅游现象时空特征研究[7],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空间决策支持[8],旅游对环境的影响[9],旅游工作[10]等等。总的来看,国外学者从空间方面对旅游研究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了多门交叉学科的方法。

(三)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旅游在经济发展方面带动就业,文化方面促进交流,社会建设方面带动城乡协同发展,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早就是买方市场的状态下,对旅游的研究更有利于发现需求,迅速调整产品销售战略。邱慧认为,河南的旅游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境内外收入同步提高,且人均消费增长势头明显,消费结构变化比较大[11]。杨向格研究发现,目前是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摸底分析更加重要,河南的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向好,旅游人数不断增加[12]。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在2014 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比上年增长11.6%,旅游总收入增长12.7%。付强、董锁成等(2017)将中国的旅游人次从时间上划分为低速增长阶段(2000-2004)、稳定增长阶段(2005-2009)和高速增长阶段(2010-2014),并分析总结了中国旅游人次的重心转移呈现出“北向、西进、南移”的规律[13]。

(四)小结

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旅游的研究来说,国外倾向于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进行分析。而国内的研究将旅游分别从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细致化分析。针对旅游市场羊供给现状的研究,则可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将国内外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反映旅游影响下羊供给的变化规律。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1999—2017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统计网、河南省旅游局网站、河南省地级市1999—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从河南省地理、历史、自然、经济和旅游等方面变化方面综合考虑,将河南省分成了豫中、豫东、豫西、豫南、豫北五个大区[4],从旅游人口的变化角度分析了各地市的羊供给的变化规律,更好的补充了关于河南省由于旅游人口变动对羊供给方面产生的影响这方面的空白。同时,对该内容进行研究时综合运用了SPSS 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地区的城市因旅游人口变动造成的羊供给变化规律的特殊性,为接下来各地区进一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每个地区资源利用率和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参考。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各地区选择怎样的途径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地区的羊供给的竞争力。

1.数据整理与制图

本文从河南省五个大区旅游人数变化角度出发,针对五大区羊供给变化量,探讨分析由旅游人数对羊供给变化的影响。对由统计年鉴得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绘制成相关图表,结合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旅游人数与羊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科学地反映其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和特征,总结出规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处理

(1)根据《1999—2016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得出历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出栏羊的数量,并按照地理位置将各地区整合成五大区,进行数据地区与出栏羊数量的整合;

(2)根据《2007—2016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旅游局网站、河南省地级市2007—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来源,得出每年河南省各地市旅游人数的数量数据。

第二步:图表制作

(1)以五大区为单位,把五大区内的地市出栏羊数量进行整合汇总,绘制成折线图,用来表示历年来各分区羊供给数量的年际变化;

(2)以年为单位,将数据分类汇总后绘制成饼状图,用来分析各个年份河南省各个大区出栏羊数量的所占比重;

(3)以年为单位,将十年来河南省旅游人数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用来表示旅游人口的年际变化。

2.文献研究法:本文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利用互联网与书本等相关途径来查找分析相关理论与数据,了解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形成本文的理论构架。

3.统计分析

第一步: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将河南省五大区羊供给数据和河南省旅游人数数据进行处理,绘制成表格的形式;

(2)将上述两组数据进行SPSS 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相关性,总结规律。

三、结果分析

(一)河南省五大区羊供给特点

1.图表分析

图1 五大区羊供给量年际变化

由图1 可以看出在五个大区中,豫东地区年平均羊供给量最大,在省内对羊需求的贡献最大;豫西地区年平均养供给量最小,贡献率也最低;豫东地区的羊供给量落差最大,在2006 年到2007年仅仅一年之间从1800 多万只直线下降至800多万只,并从2007 年以后即保持了这个2007 年800 万只左右这个水平;而豫西地区的养供给量落差最小,供给量比较稳定。

五个大区在2006 年—2007 年一年间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豫东地区的幅度最大;豫西地区最小,跟豫东地区相差10 余倍;豫东地区、豫中地区和豫南地区在2015—2016 年一年间都有所上升。其中豫东地区上升幅度最大,豫中地区上升幅度最小,仅增加了十万多只;豫南地区从530 多万只上升至590 多万只,仅六十万只;豫西地区、豫北地区在2015 年一年间反而有所下降。其中豫西地区从520 多万只下降至210 到万只,降幅最大,豫北地区降幅最小。

通过对河南省五大区每年羊供给占所比重的分析,可以发现在2007—2016 这十年中,豫东地区羊出栏量常年占比最大,约占40%,要比豫北地区、豫南地区、豫西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总和还要多。可见豫东地区的出栏羊养殖量最大,为重要的养殖基地,其生产基地的地位无可厚非,其作用主要是为其他地区输入出栏羊;豫南地区羊出栏量常年占比比较大,约占30%,仅次于豫东地区。可见豫南地区的出栏羊养殖量也较大,其出栏羊的生产基地地位很重要;豫中地区羊出栏量常年占比最小,约占10%,多靠周围地区的输入供给,为重要的出栏羊市场;豫北地区、豫西地区出栏羊供给的数量都较少,其产业的特征极有可能是自给自足,产品输入与输出量供本地区消费;

2.原因分析

(1)地形因素

第一,河南省西高东低,豫东地区为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适合肉羊养殖业的发展与运输,得以发挥其地形与交通优势,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经营,可以大批量向周围地区运输;第二,豫南地区有南阳盆地、淮河平原,与豫东地区相比,拥有南阳盆地和淮河平原,因此其也可以小规模进行肉羊养殖业,充分发挥其地形优势、交通优势,进行产业化经营;第三,豫北地区和豫西地区多山地,分布有太行山、伏牛山、熊耳山等山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既不方便肉羊的规模化养殖,也不利于肉羊的运输。因此,该地区进行肉羊养殖与销售的最佳方式为自产自销模式。

(2)市场因素

第一,豫中地区由西至东的城市分布分别为以郑州为中心,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因地租较贵,不宜进行肉羊的养殖业大规模发展。多采取从周围地区,尤其是豫东地区、豫南地区进行购买而满足其城市的大量需求;第二,豫东地区、豫南地区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市场需求比较小,其出栏羊的供求关系为供过于求模式。因此,其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地形、交通等区位优势,对外拓宽市场、不断将本地区出栏羊进行输出,获取收益。

(3)交通因素

第一,豫东地区为黄河中下游平原,豫南地区为淮河平原,两个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京广线、连霍高速等高速公路公路、107 国道等国道四通八达,对于豫东地区出栏羊的产品运输缩短了产品运输时间,提供了快捷、便利、多样化的运输条件;第二,豫北地区和豫西地区多为山地,地势崎岖,不便于交通线的设置,对于出栏羊产品的运输来说成本高、利润低;第三,豫中地区交通便利,中间郑州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南北、贯穿东西,交通极为便利,方便了羊出栏产品与豫东地区和豫南地区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成为了豫东地区和豫南地区重要的产品供应市场。

(二)五大区旅游人数特征

图2 五大区旅游人数年际变化汇总

将河南省五大区的旅游人数用折线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由图2 可以得出,豫中地区旅游人数基数最大,增长最快,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豫西地区、豫北地区旅游人数基数较大,增长速度快,每年都加速增长,增长势头强健;豫东地区和豫南地区旅游人口最小,增长速度最慢,这两个地区增长趋势大致相同,保持着低增长率。

1.原因分析

河南省地处于中原地区,是古代中原文明的发祥地,河南的旅游资源多数都分布于太行山脉与伏牛山两侧,沿着黄、淮河两岸,形成了东、南一条线,西、北一大片的分布格局,目前河南省旅游等级景区分布在空间上还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各个大区拥有的A 级景区的数目不尽相同[4]。分区来看如下:第一,豫中地区拥有郑州这个河南省最重要的省会城市。一方面,郑州的城市化程度高,对外吸引力大,流动人口多;另一方面,该城市都是我国的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登封、巩义等旅游城市,旅游吸引力大;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目前有200 余处,少林寺、黄河游览区等一大批老景点已得到治理,除此之外,一些新兴景区也陆续对外开放,逐渐成为了新的热点旅游地;第二,豫北地区和豫西地区为南太行山脉,近几年的旅游开发程度于开发水平不断提高,拥有南太行景区、云台山、王屋山、小浪底、黄帝陵等自然人文综合景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很高,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人口逐年攀升;第三,豫南地区以及豫西南地区从资源分布上看,有许多的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在较远边远山区,地形复杂,交通通讯建设落后,且开发程度低,致使当地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优越且市场需求小,知名度不高,多为地区性景区,因此旅游吸引力弱,旅游人口较少;第四,豫东地区旅游资源不是特别优越,市场需求小。

通过对河南省常住人口的分析可以得出河南省18 个地市的常住人口除了2011 年有所下降,常年保持不变,保持在9500 万人左右;综合河南省旅游人口变化趋势图和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图,可以发现,对河南省总人口变化影响起到直接影响的是旅游人口的变化。其中,通过乔苗苗的研究分析,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集中程度也有所下降,市场结构更加有序,但是市场分布不均衡现状仍然存在,各大区的相对差异在逐渐扩大[14]。因此,结合河南省羊出栏供给图来看,河南省旅游人口的年变化对河南省羊出栏供给量起到了直接影响。

(三)五大区人均羊供给特点

通过对河南省各大区的旅游人数和羊供给情况进行的比较详细的分析,可以对河南省的旅游影响下的羊供给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其认识的深度往往不够,为了进一步更加科学详细地研究河南省旅游市场中的羊供给现状,将对人均羊肉消耗量做一个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各大区的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因此将用旅游人数来代替总人数,本文采用的人均羊肉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如下:各区的人均羊肉消耗量=各区的羊供给量/各区的旅游人数数据,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其分布情况如下:

图3 2007-2016 年河南省五大区的人均羊供给

由图3 所展示的情况看出以下几点,第一,从2007 年到2016 年间,河南省各地市的羊肉消耗量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市每年的旅游人数的增长相对于羊供给的增长来说变化幅度都是比较大的,且增长速度较快;第二,通过对河南省各大区进行对比分析,总体上来说,各大区之间的人均羊肉消耗还是比较悬殊的。其中豫北地区、豫南地区的羊肉消耗量居于较高水平,且从2007 年至2013 年下降幅度较大,处于中间层次的有豫西地区和豫东地区,下降幅度相对平缓,而豫中地区的人均羊肉消耗量属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幅度不大;第三,2013 年至2014 年间各地区都保持了稳定的水平,甚至还有小幅度的上升,在十年的变化中比较特殊。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来,第一,河南省以及各大区的人口数量逐年攀升的深层次原因是旅游人数的增长;第二,2007—2016 年河南省以及五大区的羊供给量除了2008 年出现了小幅度的减少以外,总体来说处于较为稳定、平缓的状态;第三,2007—2016 年河南省五大区羊供给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河南省的旅游人数逐年攀升;第四,河南省五大区中,豫中地区人均羊供给量最低,供给较为不足。豫南豫北地区人均羊供给量最多,供给充足。

(四)总人数与羊供给相关分析

根据河南省2007—2016 年总人数和羊供给这两项数据,运用SPSS 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河南省的总人口数和羊供给二者相关性显著。由此可以推断出随着总人口数的增加,羊供给的数量随之减少。由于河南省的常住人口在2007——2016 年间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因此总人口数的增减与旅游人口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旅游人数的变化左右着总人口的变化,从而带动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羊供给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河南省旅游影响下的羊供给随着旅游人数的变化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减,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可以根据旅游人数的变化来对羊供给进行调整,使得河南省各地区的羊供给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有效地节约资源,推动河南省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五)建议与对策

由分析可以看出,羊供给的变化趋势具有阶段性。2006—2007 年间是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在2006 年之前,羊供给呈现一个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07 年以后羊供给整体趋于下降的状态。除此之外,多年来人均羊供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羊供给现状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旅游影响下人们的需求。

因此,要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全方位提高各地羊供给量。首先强调对行业的促销,与国内外旅游组织机构、代理商保持联系、交流信息,获取最新的信息;其次确定年度促销主题,制定具体方案。每年结合主题进行优势资源的开发,把市场调动起来,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客源市场进行相应的宣传,改变河南旅游产品单一老化的局面,加深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深度。

四、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1.豫中地区从2007 年到2013 年,旅游人数一直保持快速上升,与此同时,羊供给量在600 多只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豫中地区本身的养供给量并没有随着旅游人口的增长而扩大本地的生产,生产的极限保持在600 多万只。而在2015 年,旅游人数加速增长,但羊供给量却有所下降,然而一年后又恢复到600 多万只,可见2015 年豫中本地羊供给是一个偶然现象。

2.豫东地区旅游人数不算多,但是羊供给量确实五大区中最多的。平均年产量在800 多万只。旅游人口从2007 年至2015 年,除了2014 年有所下降,一直保持低速增长。再看2015 羊供给量有所下降,可见由于市场经济的滞后性,2014 年的旅游人口下降,导致2015 年豫东地区羊供给量快速下降。而2015 年旅游人数有所回升,2016 年羊供给量也加速回升。

3.豫西地区从2007 年至2015 年,旅游人数呈匀速上升状态,再看羊供给量,十年之间一直在200 多万只波动,没有太大的变化。该地区受客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羊供给产量上限在200 都万只左右。对于由于旅游人口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多靠外地的输入。

4.豫南地区从2007 年至2013 年,旅游人数一直保持匀速增长,相应的羊供给量保持在600 多万只。在2014 年旅游人数微微有所下降,一年后,2015 年羊供给量也下降至500 多万只。等到2015年旅游人数快速上升,同样因为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羊供给量也开始回升至600 多万只,几乎达到了该地区的羊供给上限。

5. 豫北地区从2007 年至2015 年旅游人数一直加速上升,然而,当地的养供给量却在300 多万只的水平保持,并且在2016 年当地产量开始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劳动力开始向旅游业等相关的第三产业转移,当地出栏羊的生产下降,对于外地的进口量增加,因此当地羊供给量随着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到一定的数量后开始减少。

6.通过图表分析,借助SPSS 研究方法,得出了旅游影响下的羊供给的大致趋势,该成果可以对河南省各地区未来羊供给的数量、产业布局等方面提供一个借鉴。

(二)不足

1.本文所选取的参考数据并不是全部年份的,而是截取了从2007 年到2016 年这十年间的,该阶段的数据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能表现出全部的分布状况。因此,该数据对河南省羊供给现状分析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本文只借助了基本的求和作商以及绘制折线图的方式,没有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研究,因此数据相对来说具有粗略性和概括性;

3.由于自身的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人对该课题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入和探究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供给量豫南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函数零点应用问题的热门考点剖析
我国生鲜乳供给的价格滞后效应分析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考虑政府补贴的天然气市场供给博弈模型研究
豫南春茶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