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结构构造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

2020-05-16陈孔全张斗中庹秀松

天然气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扬子雪峰褶皱

陈孔全 张斗中 庹秀松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0 引言

页岩气藏一般以连续型分布为主,主要以扩散、逸散、渗漏等方式散失和被破坏。构造隆升造成盖层埋深变浅,封盖性变差,页岩气藏加速扩散、渗漏破坏;构造变形作用形成断层、裂缝系统,造成页岩气渗漏、泄漏破坏。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为例,页岩气成藏以后受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作用,页岩地层遭受强烈的构造改造,导致吸附气解吸,游离气比例增高,页岩气发生逸散、渗漏甚至泄漏,保存条件成为决定其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页岩气保存条件与页岩物质基础共同构成了页岩气的“二元富集”[1-3]。受深水陆棚相的制约,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早寒武世筇竹寺期、晚奥陶世五峰期—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发育暗色页岩,为海相页岩气富集成藏奠定了有利的物质基础[4-6]。但中新生代受江南—雪峰古隆起、黄陵古隆起、大巴山造山带以及黔中古隆起的联合作用[7-9],中扬子地块西部发生复杂的断裂褶皱作用与强烈隆升剥蚀作用,页岩地层破裂、地层压力减小、吸附气发生解吸、游离气发生逸散,致使原始页岩气藏保存条件发生破坏[1-3,10-13]。差异性的构造变形造成保存条件的分隔性,使得该区海相页岩气的富集不再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受构造与保存条件的制约而成为不连续性气藏[14-16]。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不仅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而且也是海相油气勘探的目标靶区,尽管对于该区的盆地结构[17-19]、前展式构造变形模式[20-21]、构造变形时序[21-22]、构造与油气保存[23-25]等方面前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认识,但是随着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深入,原有的成果已经不能满足对该区海相页岩气保存与富集规律认识的需要。为此,笔者精细解析该区的结构构造特征、分析差异构造变形,进而确定不同构造样式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揭示海相页岩气得以保存的关键因素,以期为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的确定提供支持。

1 区域构造背景

中扬子地块西部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南东以保靖—慈利断层为界与江南—雪峰古隆起相隔,北西以齐岳山断层为界与川东构造相隔,北受黄陵古隆起阻挡并与大巴山弧形构造对突,南与黔中构造相接。保靖—慈利断层与齐岳山断层之间200余千米宽阔的中上扬子陆内中古生界变形带是江南—雪峰陆内造山作用向北西方向递进扩展变形的结果,构造走向NEE—NE向、向NW向突出呈弧形展布。从南东向北西由多个NE向复向斜和复背斜相间的构造带组成,以厚皮“隔槽式”结构为主(图1)。

加里东期以来,中扬子地块西部海相地层经历多期成盆以及改造作用,形成了现今中扬子地块西部良好的油气成藏物质基础以及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加里东—海西期,构造活动方式以升降、拉张为主,海相克拉通发育,构造格局为隆坳相间,形成了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中生代以来,在江南—雪峰古隆起的陆内造山作用下,中扬子地块西部发生强烈的断褶作用,而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受太平洋构造体系影响,发生一定的伸展作用,至晚喜马拉雅期,发生区域性隆升剥蚀作用,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复杂结构构造特征。

2 结构构造特征

受控于江南—雪峰古隆起的陆内造山作用,中扬子地块西部至川东地区,中生代发生递进构造变形,形成相应规律性变化的形变带[26],同时受边界条件制约,不同构造形变带的不同段亦发生差异变形,且不同构造形变区以断层或者构造渐变发生构造转换。

2.1 前展式构造

由江南—雪峰古隆起所诱发的中扬子地块西部断裂褶皱作用在时间上穿时递进,作用方式上呈现前展式构造,同时受黔中古隆起、黄陵古隆起以及大巴山等构造边界的联合作用,前展式构造变形模式呈现多样性。

2.1.1 前展式构造特征

湘鄂西—川东地区的前展式构造前人已建立构造变形模式,但是对于湘鄂西地区,即中扬子地块西部的前展式构造尚未详尽体现,孙肇才等[26]将整个湘鄂西地区仅作为1个形变带,丁道桂等[20]以建始—彭水断层为界将其分为两个形变带,这些分段无法详尽揭示中扬子地块西部结构特征,也将导致构造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差异制约认识不够深入。

以鹤峰—龙山断层、建始—彭水断层和齐岳山断层为界,将中扬子地块西部与川东断褶带分为4个形变带,并构成完整的前展式构造模式。

2.1.1.1 冲断形变带

冲断形变带位于保靖—慈利断层与鹤峰—龙山断层之间,由桑植—石门复向斜和宜都—鹤峰复背斜组成,空间位置上位于江南—雪峰古隆起西缘,中生代以来遭受挤压作用最为强烈,收缩变形剧烈,地层发生强烈冲断作用,构造类型以压性断块与较为紧闭褶皱为主要特征。同时发生强烈隆升剥蚀作用,地表出露地层以古生界,尤其是下古生界为主(图1,图 2-a、b)。

图1 中扬子地块西部结构分区图

2.1.1.2 挤压褶皱形变带

挤压褶皱形变带东西边界为鹤峰—龙山断层与建始—彭水断层,由花果坪复向斜、中央复背斜组成。由于所受挤压作用较冲断带弱,断层作用强度相对较小,褶皱较为发育,与冲断形变带相比,该带中褶皱较为宽缓,其中在花果坪复向斜,褶皱呈似箱状特征。垂向隆升剥蚀强度较冲断形变带减弱,北段以三叠系出露为主,而南段则主要出露下古生界(图1,图2-a、b)。

2.1.1.3 冲断—滑脱过渡带

冲断—滑脱过渡带处于建始—彭水断层与齐岳山断层之间,包括利川复向斜和齐岳山背斜。该构造带为区域性滑脱层转换带,即自东向西区域性滑脱层由前寒武系转换为寒武系,其滑脱层呈阶梯状向上传递位移。从构造变形来看,该带位于雪峰段逆冲推覆构造西北缘的峰带,构造变形较为强烈,变形方式为冲断、滑脱。北段以三叠系和侏罗系出露为主,南段则为古生界(图1,图2-b、c)。

图2 中扬子地块西部不同前展式构造模式图

2.1.1.4 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

该带位于齐岳山断层以西,区域滑脱层由前寒武系转为寒武系,构造变形以在寒武系发生区域滑脱作用下的断褶作用为主。构造样式简单,由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组成了隔档式褶皱,背斜紧闭,两翼产状较陡,核部出露二叠系;向斜开阔,两翼产状较缓,核部出露侏罗系。基底未卷入或微弱变形(图1,图 2-b、c)。

2.1.2 前展式构造类型

中扬子地块西部在前展式构造模式发育过程中,受差异边界条件的制约,不同区的前展式构造模式不尽相同,可以识别出限制型、弱改造型以及强改造型3类前展式构造模式。

2.1.2.1 限制型前展式构造模式

限制型前展式构造模式位于中扬子地块西部北段,受神农架古隆起、黄陵古隆起与大巴山对雪峰构造域的限制,江南—雪峰古隆起所引起的NW向递进构造变形与之发生对突,形成“L”形联合构造,从而限制了递进变形的系统发育,造成前展式构造变形的不完整,仅发育冲断形变带和挤压断褶形变带(图 1、2-a)。

2.1.2.2 弱改造型前展式构造模式

弱改造型前展式构造模式位于限制型结构模式以南、涪陵—武隆—彭水一线以北,在中生代NE向主体构造形成之后,未发育强烈的构造改造作用,具有较为完整的逆冲推覆构造结构,自江南—雪峰古隆起至川东,可以识别出冲断形变带、挤压断褶形变带、冲断—滑脱过渡带、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其中冲断形变带、挤压断褶形变带的变形特征与限制型前展式构造变形模式类似(图1、2-b)。

2.1.2.3 强改造型前展式构造模式

较之于湘鄂西地区弱改造型前展式构造变形模式,涪陵—武隆—彭水一线以南武陵山地区构造形态更为丰富。在早期NE向雪峰构造域形成之后,晚期还叠加了NNW向构造,且地层剥蚀强度大,以下古生界出露为主,褶皱较为紧闭,断层作用强度大(图1、2-c)。

2.2 构造转换带

不同构造变形区,具有不同的改造强度和变形方式,而这些改造强度与变形方式在各区间相互存在构造转换,研究区发育3个构造转换带。

2.2.1 湘鄂西断褶带与武陵山断褶带构造转换带

该构造过渡带为弱改造型与强改造型前展式构造模式构造转换带,其南北构造形迹以及地层隆升剥蚀程度不尽一致。构造的空间展布及组合关系显示:

过渡带以北最主要而显著的构造线是大致呈NNE向的褶皱及其伴生断裂。这些褶皱相互平行交替排列,长达数十至百余千米,形成湘鄂西断褶带的主要构造,且褶皱宽缓开阔,轴面向ES向倾伏。

过渡带以南,不仅NE向构造发育,而且发育近SN向构造,导致部分NNE构造由于受SN向构造的干扰或与之联合,而形成弧形构造。另外,还存在一些不够显著的NNW向褶皱及其伴生断裂,叠加复合在NNE向构造之上,受NNE向构造所限制。这3组构造相互干扰、穿插、限制、联合,是不同时间、不同应力场或不同边界条件限制的结果。区内褶皱相对紧闭,褶皱两翼产状较陡峭。

2.2.2 湘鄂西断褶带与川东断褶带构造转换带

齐岳山断层是东侧湘鄂西断褶带与西侧川东断褶带的水平构造变形模式褶皱转换处。其中齐岳山断裂带焦石坝段西侧的箱状背斜类型显示隔槽式褶皱向隔档式褶皱构造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中间褶皱类型。因此,自中扬子地块向上扬子区过渡转换带—齐岳山断层周缘的褶皱组合形式并非为隔槽式褶皱向隔档式褶皱转换的简单模式,而是在其间存在箱状构造,如焦石坝箱状背斜,以及武隆箱状向斜。

空间上,齐岳山断层为前寒武系区域滑脱断层的前锋带,至齐岳山断层以西,区域滑脱断层发育于寒武系中。因此齐岳山断层整体表现为冲断特征。但是由于齐岳山断裂系统构成的差异性,在不同段,表现为不同的构造转换结构。焦石坝以北石柱段,齐岳山断裂控制的系统变形为冲断—隐冲+断展褶皱,其中冲断作用为齐岳山主断层,表现为高角度的强烈冲断,造成以东地层强烈隆升剥蚀,而前缘分支断层则发生隐冲作用,控制断展褶皱,如建南背斜(图3-a)。而在焦石坝段,则表现为冲断—隐冲+断滑褶皱,即齐岳山断层前缘分支在前寒武系中顺层滑脱,从而造成盖层中箱状背斜的发育(图3-b)。焦石坝以南南川段断层结构为冲断—隐冲+断展褶皱,前缘分支断层控制着平桥断展背斜(图3-c)。

2.2.3 露头区与盆覆区构造转换带

以天阳坪断层为界,其西侧为江南—雪峰构造域,东侧为秦岭构造域,天阳坪断层位于其转换带内。断层在地震剖面上具基底断裂的性质,以挤压特征为主,伴有一定的走滑作用,表现为多期活动的特征。

天阳坪断裂南段位于红花套以南,未断至地表,地表古近系—第四系地层出露,向西与寒武系—奥陶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剖面上显示断层隐伏于第白垩系之下,倾向SSW,发生逆冲滑脱作用,上盘发育小型断展褶皱,顶部不整合的白垩系及以上地层形变与之不协调,表明该断层形成于白垩系沉积之前,为江南—雪峰运动的产物,断层下盘地层平缓,构造变形微弱,表明以天阳坪断层为界,西侧江南—雪峰造山作用在此消亡,未影响到东侧下盘的构造形变(图4)。

该断层表现为多期构造活动的特征,其中中生代以来,受江南—雪峰古隆起作用,该断层在印支期复活,并在早燕山期发生强烈的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逆冲作用,同时控制着长阳背斜北翼。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断层发生负反转,同时控制了白垩系—古近系的沉积,并控制作用了断层南段的石首、监利等地的花岗岩带侵位受其控制。

3 构造变形方式与强度

不同的构造区及不同构造带,其构造变形方式以及构造变形强度不尽相同,进而导致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分隔性。

3.1 构造变形方式

受制于江南—雪峰古隆起的陆内造山作用,中扬子地块西部构造变形方式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3.1.1 冲断形变带构造变形方式

冲断形变带以保靖—慈利断层为界与江南—雪峰古隆起相接,中生代以来遭受强烈的挤压作用,地层发生强烈冲断作用,如慈利县西中奥陶统中发生强烈冲断,形成系列断块(图5)。在强烈的冲断作用下,桑植—石门复向斜紧闭,宜都—鹤峰复背斜发生强烈冲起,震旦系出露。构造样式以冲断构造、叠瓦构造、断展褶皱、反冲构造为主(图6)。

3.1.2 挤压褶皱形变带构造变形方式

该带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所形成的褶皱以箱状为主,同时受断层断展作用影响,断展褶皱发育(图7)。整体隆升剥蚀强度较冲断带小,且断层冲起幅度小,反冲作用相对较弱。构造样式以断展构造、反冲构造、对冲构造为主。

图3 齐岳山断层不同段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4 天阳坪断裂地震剖面解释剖面图

图5 慈利县城西D01点中奥陶统冲断断块照片

3.1.3 冲断—滑脱过渡带构造变形方式

该带为前寒武系区域滑脱断层的逆冲前锋带,构造变形较挤压褶皱带强,前缘发生较为强烈的冲断作用。受多层次滑脱作用影响,易于发生层间滑脱,并形成大量断展褶皱,同时伴随小型反冲断层发育,形成冲起构造(图8)。整体隆升剥蚀强度相对小,以中生界出露为主,其中出露最新地层为侏罗系。构造样式以断展构造、反冲构造、断滑构造为主。

图6 中扬子地块西部SZ2014测线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7 中扬子地块西部hgp2012-03-2013hf-l21测线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8 利川复向斜北段D02点下三叠统中滑脱构造照片

3.2 构造变形强度

构造变形强度的差异体现在横向伸缩率和垂向剥蚀强度两个方面,对该两方向的分析可较好地揭示中扬子地块西部中生代以来的差异构造变形(表1)。

3.2.1 水平方向差异变形强度

在中扬子地块西部的3个构造带中,靠近江南—雪峰造山带的冲断形变带收缩变形最为强烈,其次为冲断—滑脱过渡带,最弱为挤压褶皱形变带。在每个构造带中,不同段的变形强度亦存在差异,其中又以以挤压褶皱形变带的北段和南段收缩变形最弱。如图2-b所示,挤压褶皱形变带中,褶皱类型多为箱状,断层亦不发育,变形相对较弱,构造样式为逆冲褶皱。冲断—滑脱过渡带中北段收缩变形较弱,构造类型以断展褶皱为主。

3.2.2 垂向方向差异变形强度

垂向上,冲断形变带中除桑植—石门复向斜外,以下古生界出露为主,而挤压褶皱形变带和冲断—滑脱过渡带北段以中生界出露为主,南段则主要出露古生界。剥蚀强度显示,冲断形变带的剥蚀强度最大,挤压褶皱形变带和冲断—滑脱过渡带剥蚀强度相对较小。

4 构造结构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

4.1 保存对结构的响应关系

构造对成藏的控制是复杂变动型残留盆地成藏的根本特征。中、新生代差异的构造变形造成不同的构造变形区和同一构造变形区空间上的不同层系具有相异保存条件,而相异的成藏规律与成藏模式为差异的成藏要素的直接体现。构造对保存条件的控制,是导致差异成藏的根本原因之一[27]。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中生代以来在构造空间上表现为多作用边界的交接、不同层次构造的相互作用在构造格局上的叠加和变异;演化上则表现为既有同一期构造发展上的连续性和叠加转换,更有不同期构造的深刻转型(反转)导致不同性质构造的叠加,从而造成不同区结构与变形强度的差异。结构是变形的结果,能有效地反映变形强度与变形方式。以现今构造静态分析,从结构上分析变形的强弱关系,从而构建结构与页岩气保存的耦合关系。

表1 中扬子地块西部差异构造变形数据表

区域上,弱改造型较强改造型区域断褶褶皱作用弱、断层密度小,且遭受构造改造的期次少,整体构造变形较弱,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即湘鄂西地区的保存条件较武陵山地区好。

4.1.1 前展式构造特征与页岩气保存

从冲断形变带到挤压褶皱形变带到冲断—滑脱过渡带到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构造变形作用变弱(图2)、构造隆升幅度变小(表1),页岩气保存条件由差变好。

冲断变形带发生强烈冲断作用,结构类型为较为紧闭的背斜与向斜,并为走滑作用所改造,断夹块较为发育。由于紧闭背斜强烈隆升造成目的层被剥露、向斜紧闭造成目的层埋深加大,断层产状较大,断夹块等保存条件不好。因此,该带页岩气保存条件差,目前页岩气勘探没有进展。

挤压褶皱形变带发育挤压断褶作用,断褶带、断块隆升高、构造卷入程度深,页岩气保存条件受影响。但该带整体结构较为完整,尤其是北段和中段,表现为箱状褶皱类型,大型断层少,岩层被断层改造弱,有利于页岩气保存。但是南段断层较为发育,岩层被断层断块,保存条件相对较差,如彭水县桑柘坪向斜中彭页1井的压力系数为0.98。

冲断—滑脱过渡带中结构类型为宽缓的向斜以及低角度的单斜,断层不甚发育。因此整体保存条件较好,如武隆向斜中隆页1井压力系数为1.05。

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整体保存条件均较好,其中埋深4 500 m以浅主要分布于齐岳山断层西缘,构造样式为箱状背斜、圆弧状背斜以及单斜构造,构造变形较弱,构造形态完整,断层作用强度弱,整体保存条件好,如焦石坝地区的焦页1井压力系数为1.55,南川地区东胜构造的胜页1井压力系数为1.35。

4.1.2 构造转换带与页岩气保存

湘鄂西断褶带与川东断褶带构造转换带(齐岳山断层为界),该带是冲断形变带、挤压褶皱形变带、冲断—滑脱过渡带与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的分界线,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油气(页岩气)保存分界线。该带以东构造变形作用强,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隆升剥蚀作用大,页岩气保存条件整体变差。该带以西进入四川盆地,构造变形作用弱,隆升剥蚀作用小,页岩气保存条件好。目前,页岩气主要发现都在该带以西。

湘鄂西断褶带与武陵山断褶带构造转换带,该带西南由于黔中隆起的活动,NE向雪峰构造域形成之后,晚期还叠加了NNW向构造,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层隆升剥蚀作用大,造成页岩气保存条件整体变差。

露头区与盆覆区构造转换带(天阳坪断层为界),其西南侧为江南—雪峰构造域,构造变形强,断层发育,地层隆升幅度高,页岩气保存条件整体较差,其东北侧为秦岭构造域,受黄陵古隆起影响,宜昌斜坡构造稳定,断层不发育,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

4.2 有利页岩气保存的构造类型

4.2.1 齐岳山断层西缘正向构造

齐岳山断层西缘正向构造发育,背斜结构完整、断层改造弱,同时背斜构造向川东构造以单斜构造过渡,如焦石坝构造中的江东斜坡,倾角较低,埋深适当,构造完整,构造变形较弱,保存条件好。

4.2.2 冲断—滑脱过渡内残留向斜

冲断—滑脱过渡带内残留向斜宽缓、两侧地层角度低,埋深适中,断层不甚发育,因此整体保存条件较好,如武隆向斜[28]。该类型构造应加大勘探力度。

4.2.3 挤压褶皱带和冲断—滑脱带内箱状构造

挤压褶皱带和冲断—滑脱带伸缩率小于冲断带,发育箱状背斜、小型断褶背斜、单斜等有利保存条件的构造类型,有利保存条件主要分布于花果坪复向斜中段与北段、利川复向斜。该类构造需要探索。

4.2.4 冲断带原地岩体

在保靖—慈利断层的推覆之下,在断层下盘存在原地岩体,变形较弱,发育大型宽缓褶皱,保存条件较好。该类构造需要探索。

4.2.5 黄陵古隆起东宜昌斜坡

黄陵古隆起东南缘,受黄陵古隆起作用,在古隆起周缘单斜构造发育,且单斜构造稳定,倾角低,断层不甚发育,对页岩气而言,保存条件好,如鄂宜页2井压力系数为1.03。

4.3 页岩气有利保存区

针对五峰组—龙马溪组、牛蹄塘组两个页岩层系,结合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构造变形,从而优选有利页岩气勘探区带。

4.3.1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相古地理与构造变形显示,冲断带和挤压褶皱带大部分均处于浅水陆棚相,而挤压褶皱带南北小部分区域、冲断—滑脱带、宜昌斜坡东侧均处于深水陆棚相,页岩物质基础较好。基于各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页岩沉积相,认为秭归向斜、冲断—滑脱带和齐岳山断层西缘保存条件最好。

4.3.2 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牛蹄塘期,除齐岳山断层西缘处于浅水陆棚外,中扬子地块西部其他地区基本均处于深水陆棚,页岩物质基础较好。秭归向斜牛蹄塘组埋深大,对秭归向斜暂不作评价。基于各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页岩沉积相,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带分布于开县对冲带、挤压褶皱带、冲断—滑脱带和宜昌斜坡西侧。

5 结论

1)以鹤峰—龙山断层、建始—彭水断层与齐岳山断层为界,湘鄂西—川东地区前展式构造分为4个形变带。靠近江南—雪峰造山带的冲断形变带收缩变形最为强烈,发生强烈冲断作用,褶皱紧闭,垂向上隆升剥蚀强度最大,构造样式以紧闭褶皱和断块为主。挤压褶皱形变带收缩变形最弱,褶皱类型多为箱状,剥蚀强度较小,以三叠系和上古生界出露为主。冲断—滑脱过渡带以断展褶皱为主,收缩变形较弱,剥蚀强度小,以侏罗系、三叠系和古生界出露为主,褶皱较为紧闭。前缘盖层断褶—滑脱带主要为断展作用,褶皱呈现隔档式,垂向剥蚀强度小,以侏罗系出露为主,向斜宽缓。

2)中扬子地块西部存在3类前展式构造模式:限制型、弱改造型、强改造型。限制型位于中扬子地块西部北段,受黄陵古隆起与大巴山阻挡作用,发育冲断形变带和挤压褶皱形变带,发生近EW向与NE向构造的联合作用;弱改造型主要位于湘鄂西地区,前展式构造模式完整,NE向构造晚期改造较弱,主要改造方式为隆升剥蚀;强改造型主要位于武陵山地区,前展式构造模式亦较完整,但NE向构造遭受晚期强烈改造,NNW向构造叠改造早期NE向构造,并发生强烈隆升剥蚀。

3)中扬子地块西部存在3个构造转换带,湘鄂西褶皱带与川东褶皱带以齐岳山断层为界发生构造转换,东侧湘鄂西褶皱带为隔槽式褶皱,断层作用强,地层剥蚀强度大,页岩气富集于残留向斜中;西侧川东褶皱带为隔档式褶皱,断层密度小,地层剥蚀强度小,页岩气富集于背斜和斜坡中。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前展式构造模式在涪陵—武隆—彭水一线发生构造转换,弱改造型构造变形弱,褶皱较为宽缓,隆升剥蚀强度相对较弱,而强改造型构造变形强,断层密度大,褶皱紧闭甚至倒转,地层剥蚀强度大。天阳坪断裂为湘鄂西褶皱带与宜昌斜坡构造转换带的分界线,宜昌斜坡构造较为稳定,断层密度小,岩层倾角小。

4)结合构造与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分布于秭归向斜、湘鄂西冲断—滑脱带和齐岳山断层西缘。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位于开县对冲带、湘鄂西挤压褶皱带和冲断—滑脱带、宜昌斜坡西侧。

猜你喜欢

扬子雪峰褶皱
高山雪峰历险记 第5章 险里逃生
江苏扬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要退休了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岔路失羊
扬子的理想
一点褶皱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褶皱的优雅
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