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方案中的临床价值

2020-05-14杨正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测值磁共振阴性

杨正欣

【摘 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应用在结直肠癌手术以后局部复发治疗当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44例,患者手术以后对其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复发组,存在20例患者,对照组为非复发组,存在24例患者。为患者选择磁共振以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调查患者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状况,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信号强度(SI)、表观扩散系数(ADC)、噪声比(CNB)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优于磁共振,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的SIS值、ADC值和CNB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优于单纯磁共振检验,是一种安全、简单、独创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结直肠癌术后复发

本文作者主要立足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单纯的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做出如下的总结与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对是否存在复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复发组,2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9,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38.2±10.4)岁;对照组为非复发组,存在患者24例,男女比例为12∶12,患者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0.5±10.6)岁。两组患者均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均落实手术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选择1.5T超导双梯度磁共振诊断仪进行诊断,所有研究对象选择4通道体表线圈进行检验,选择仰卧位,对研究对象进行轴位的T1WI、DWIBS、T2-STIR、MPI、黑白反转成像等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进行参数设置,T1WI的TR设置为400ms,TE设置为14ms,层厚为4mm,间距为1mm,FOV设置为30mm,并且选择矩阵448×228,NEX:3。DWIBS设置参数,TR为1400ms,TE为65ms,TI设置180ms,层厚为5mm,间距为0mm,FOV设置为38mm,矩阵选择176×128,NEX为6。T2-STIR参数设置,TR=3500ms,TE=65ms,层厚=4mm,间距=1mm,FOV=35mm,矩阵选择256×224,NEX=3。

1.3 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患者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

对两组研究对象经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检验的SI值、ADC值和CNR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进行统计学检验,将所有的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检验计算。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复发状况进行检验的灵敏度为85.00%(17/20),特异度为95.83%(23/24),假阴性率为15.00%(3/20),假阳性率为4.17%(1/24),诊断正确率为90.91%(40/44),阳性预测值为94.44%(17/18),阴性预测值为88.46%(23/26);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灵敏度为100.00%(20/20),特异度为95.83%(23/24),假阴性率为0.00%(0/20),假阳性率为4.17%(1/24),诊断正确率为97.73%(43/44),阳性预测值为95.24%(20/21),阴性预测值为100.00%(23/23),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的检验效果优于磁共振,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的SIS值、ADC值和CNR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胃肠道肿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病症,患者在发病早期一般都没有特异性的改变,临床症状并不明显[2]。最近几年因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结直肠癌的临床发生率逐年提高,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临床有调查显示[3],最近这几年针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选和诊断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美国这种病症的死亡率已经降低了超过35%。结直肠癌手术以后复发是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病发死亡的主要因素[4]。临床存在多种对结直肠癌手术以后局部复发进行诊断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5]。综合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得出,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优于单纯磁共振检验,是一种安全、简单、独创的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森,康钰,杜湘珂.扩散加权成像评估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07):513-516,522.

[2] 马二奎,梁宇霆,鄭晓丹.MR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36(05):418-421,427.

[3] 许士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3):40-42.

[4] 傅傳刚,于志奇.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2013修订版》要点介绍及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08):645-649.

[5] 施正琴,徐永强.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48-150,154.

猜你喜欢

预测值磁共振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季节模型在某医院月门诊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