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和实现路径

2020-05-14张华周业勤

文教资料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治认同课程思政

张华 周业勤

摘    要: 高校在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牢牢抓住课程的“思政”属性,即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培养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德育、伦理教育等,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对党的认同、对我国政治道路的认同。对此,高校应统一认识,完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搭建可操作的实现路径,确保课程思政的“思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认同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回归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有必要在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总体框架内,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及意义,并通过目标和实施路径的对照,及时修正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脱节、偏差之处,保证课程思政有效、深入、长期推进。

一、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任务及意义

(一)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概述。

自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首次明确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意义等展开了讨论。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善高校德育“孤岛化”,解决德育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问题[3](102-107),将德育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体现。还有观点认为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4](111-115),或形成“大思政”格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5](10-12),比如打造“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6]等。总体来说,当前学界对课程思政实施目标的追求是体现“大而全”,“大”就是目标的结构框架较大,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本身作为高校育人体系建构,即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体系相统一;“全”体现在目标设定范围比较广,不精准、不聚焦,没有明确具体目标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提出重点目标、核心目标。在实施任务层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比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就是通过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合学科资源,形成育人合力[7](23-26)[8](75-77),课程思政的任务就是打造课程体系实施育人功能。在实施意义上达成共识的是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彰显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9](59-62),对“德”的内涵与意义的理解主要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58-63);德育功能就是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11](67-69);“德育味”和“思政味”都要有[12](75-78),等等。

概言之,目前学界的主导观点是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手段与举措,但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缺乏深入研究,进而把课程思政理解为一般意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未能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政策内涵。

(二)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手段和重要举措,因此,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就要首先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语言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立德树人思想古已有之,那么它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也应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言,引导大学生立的“德”、树的“人”的目标导向必定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关联。当前,随着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体系的权力中心,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与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社会文化特别是政治形态的斗争。这一背景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对十七大以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总结、提升、凝练,更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外形势提出的人才动员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标[14]。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等教育的所有工作都围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开展,合格的接班人的基本政治要求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担负起民族复兴伟大使命,体现在政治理想是否坚定,以及对国家政治目标、政治道路和政党体制的认同,等等。因此,立德树人之“德”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理想与政治道德,与以往的课程德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精神培养等目标任务有着本质区分。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性”,所以课程思政要“育”的人应是“政治人”或人的政治性。对“政治人”的主要理解是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具有利益协调能力的,并追求社会至善和谐的动物[15](148-150)。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使命,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三)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的实现,需要任务的科学划分及落实完成。大学生政治道德培养、理想信念教育,若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途径去实施,就难以体现协同一致和全方位覆盖,会导致主阵地抓不牢、形成教育盲区。江苏省有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专业教师只是单纯从事专业教学,高达86.8%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在自身职责范围,而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的占专业教师的28.1%[16](135-137)。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17](4-10)。所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要使“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真正得到发挥和体现,就必须占领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在占有学生校园生活大多数时间的课堂教学(含实验、实践教学)中对在线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正是着力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关键举措,任务是凸显“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先行地位,在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及参与下,将思政元素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使专业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确保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一致、同向同行,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在于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學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阶段,提升政治认同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全社会的有效整合,培养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团结精神。对内而言,就是通过政治认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奋斗者的凝聚力,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干事创业的活力。对外部环境来说,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迫切需要通过价值引领实现国内共识的凝聚、信念的认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信息交流渠道和内容丰富和庞杂,大学生认知价值的取向日趋多元[18](63-64)。所以,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觉悟,让学生形成较高层次的理性认同,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使命担当,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路径

(一)改革高校管理和评价体制、制度。

首先,应在管理体制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课程思政的领导主体,应担负起全面领导责任。全面领导不应仅仅体现在各种文件、各类会议中,更要在思想重视层面及管理协调、督促落实层面全面作为。学校领导班子至整个高校内部管理系统应在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落实力度上统一思想,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的发展理念、组织文化、管理制度等层面得以体现和贯彻,并以此为基本准则加强组织体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另外,在评价制度上强调以德帅才,这里的“德”应是政治道德。真正将政治素养高、大局意识强及有责任担当的教师树立为课程思政教学典型并重点培育,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课程思政的实施基础是协同育人,一是所有课程教师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做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确保理论方向上的同向通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在学校组织牵头下,分步骤、分批次地对所有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思想和能力的系统培训。二是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仅仅是课程教师,学校各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养,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对此部分人群开展教育培训,确保育人体系的全覆盖。

(三)组织课程团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法等。

在学校党委相关部门、教务处的统筹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学科特点,组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尤其要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示范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研讨会等形式开展教学宣传。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做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的各个结合点要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把关审定,确保宣传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在教学方法上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现实生活、注重个体感悟,使育人使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润物无声。

三、目前课程思政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领导层面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主要体现在,一是德育与立德树人内涵的混淆。前文提及,立德树人与大学生德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即立德树人立的是国家与民族复兴使命的政治道德,树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政治人。大学生德育的教育目标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民品德、人文素养及心理健康等。大学生的德育规范与全体公民的价值观教育有着目标与内容上的共性、共通、共融,但对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校来说,重视德育养成而忽视政治道德建设是有着极大办学风险的。尤其是高校领导层面,一些人在主观上对“德”有片面理解,容易引起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思政根本目的与任务、价值与意义等认识偏差。认识高度不够,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偏离了政治上层建筑所设定的目标与宗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得不到根本体现。二是课程思政落实不到位。课程思政作为在高校范围内实施的教育教学制度,各地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行为载体,学校领导层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行意志是否坚定,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解程度、重视程度决定着本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向和落实力度。现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尤其是层级关系、考核机制方面,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目标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应付上级检查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虽然凝练于高校基层的教育教学举措,但其作为政策纲领性的制度化安排是自上而下动员部署的,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应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推进”现象。

(二)课程思政制度化不够。

在课程思政实践初期,以党政公文、会议、评比活动等形式推进落实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但课程思政呈现结果绝不能仅局限于某一评比奖励、表彰结果或科研成果。以举办活动的形式开展工作,这些形式的活动虽然启动快、短期效果明显,但若无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很容易沦为“一阵风”。另外,由于学校制度化安排的缺失,在具体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零散分布在各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一些好的做法、部分教师开展课程育人的主动作为等很难受到学校层面的应有关注与适当鼓励。也就是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本校课程思政实践多样化并没有形成学校教书育人体系整合并向纵深推进、确保长期实施的合力,制度建设恰恰是连接学校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行为与责任之间的重要纽带,是行动实施得到长期保障的重要基础。

(三)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不够。

虽然各地各校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科研项目支持、课程建设的评比、教研会议的组织等活动较多,甚至很多高校都发文公布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但总体上学校层面、二级院系层面对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是不足或缺少实际支持的。比如说在专题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设计等方面,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支撑;对课程思政团队中的教师缺少激励,特别是在职称晋升、教学工作量评价、年度考核等方面尚未纳入相应的指标体系。高校对科学研究指标、对学术排名的重视,导致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地深根较为困难。虽然一再强调教学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但在目前教育发展环境下,很难做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团队能在各类资源上得到长期投入,因为课程思政落实效果与学校科研发展、指标排名等直接利益无关联,结果是学校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而缺少对课程思政团队的长期关注。

(四)一些专业教师认识不到位。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教师只有做到真信、真认同,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开展学生教育才会有感染力。在高等学校教师群体中,一些教师非师范类专业毕业,虽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但资格考试在本专业学科知识外只侧重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短期培训。部分知识类课程教师没有经历过长期的教师从业培训,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掌握学科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传播边界。在高校,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有过境外学习和研修经历,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教学提升,但个别教师容易在课堂上面向学生比较“中西方差异”,过度解读宗教、民族、政治等话题。

四、推进课程思政实践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升认识。

首先,高校领导层面对课程思政的实施目标要达成共识,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要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群体对政党、道路和国家的认同。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手段,学校主要党政领导应在这一问题上毫不含糊、坚决落实,真正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办学治校各个方面。第二,在管理层面,高校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学校党委应加强对校级及二级学院、部门所有负责人的政治引领和思想统一,落实思政工作不分党内与党外,并强调各级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动员、落实各个环节的组织领导、资源调配作用,全面统筹学校育人资源,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实施制度。

第一,明确责任主体。首先要确定第一责任主体即本校课程思政主要负责部门,通过对主要负责部门与负责人的直接领导,确保本校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目标得到分解与落实督促。第二,确立组织形式。在课程思政制度安排和实践中,确定教务处做什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什么,二级院系该承担什么责任。特别是理清学校党委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统战部门的分工及各自职责,避免责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第三,二级院系是实施重点。责任制度的确立,还应体现在二级院系对本部门课程思政推进工作担负起主要责任,加强课程思政在本部门所有学科、课程教学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反馈与处理。最后,应努力避免责任落实出现“盲区”,如高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着民主党派成员和非党员,应当同时发挥高校党委统战部门及二级党组织统战员的作用,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群体的课程思政实践引领。

(三)加强课程思政团队建设。

首先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选树、打造一定数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团队,一方面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改革项目以获取更大关注和最大化支持,另一方面发挥重点团队在教学实施上的示范效应及标杆作用,使其他专业、其他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有参照、有对比。第二,注重重点团队的成员组成,课程思政重点团队在兼顾课程类别覆盖面的同时,在每一专业、每一课程的团队成员组成上应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参与,聚焦理论武装。第三,给予资源投入,把团队建设作为锻炼队伍、提高教学水平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在权限分配上,要给予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一定的资源调配权,甚至是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方面,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成员的现实表现具备一定的发言权。

(四)对专业课教师开展系统化培训。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类课程教师由于知识体系、学习和科研经历、教育培训资历等,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效果相对较易开展并实现。对于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偏向于“理工科”,甚至部分教师来源于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组织课程思政难免产生一定难度,导致“生搬硬套”。对此,无论是“理、工、农、医、文、史、哲”等任何学科门类任何课程的任何教师,学校都要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让任课教师学会课程中“思政”部分的挖掘与讲解,讲好中国故事。比如“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多数“人体解剖学”教师都能讲解出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大爱精神,勉励学生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然而,课程教师若仅在此层面融入“思政元素”,结果又返回到一般的道德教育层面了。提出对生命的爱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所强调的爱,不仅是人的生物生命,而且应提升到人的社会生命和人的政治生命中,落实到政治生命层次才是真正进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境界或价值领域。对于党和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而言,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人体解剖学”包含不包含这一思想?我们不妨这么挖掘:健康的生命存在和维持,需要人体各部分、各组织的正常运转,人作为一个整体,离不开各身体组织作为一个部分的功能发挥;同时,只有整体作为生命的存在,个别组织的功能才有意义。转到国家和社会维度,恰恰表达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利益问题,从中即可作为“思政”部分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3340.htm,2016-12-8.

[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04.

[3]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19,1(319).

[4]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6(04).

[5]郝红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8(4).

[6]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471(06).

[7]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

[8]李雪萍,马发亮.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170(04).

[9]刘鹤,石瑛等.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10]张威.高校自然科学课程体现思政价值的意蕴及路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246(06).

[11]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12]王焕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2).

[13]胡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15]王东强,田书芹.青年大学生政治意识变迁:权利·权力·政治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6).

[16]高远,李明建.论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J].江苏高教,2016(3).

[17]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18]蒋洁,张格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速读(上旬),2017(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治认同课程思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