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未解之谜

2020-05-14塞尔吉奥·帕拉刘梦

海外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因组恐龙宇宙

塞尔吉奥·帕拉 刘梦

| 我们能找到宇宙的中心吗?|

宇宙的三维概念使我们相信,目前所存在的一切,都始于138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从我们所在的位置来观察,总是能看到各种星系在远离地球,仿佛我们所在之处就是宇宙的中心,但如果我们身处银河系的其他地方,能观察到的景象也都是相同的。所以,寻找宇宙的中心是徒劳的,因为宇宙诞生的爆炸中心无处不在。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先把宇宙想象成是扁平的,各个星系都在自身所在的点上不断膨胀,这使得宇宙也一直在膨胀。但如果我们用三维的角度来想象宇宙,就很容易会将其视为一个球体,并认为它是从内部的某个中心点爆炸而来的,从而相信宇宙有中心。然而事实上,宇宙中的每个点都在膨胀,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中心,所以宇宙也就没有中心。

| 我们能克隆出恐龙吗?|

自从看了电影《侏罗纪公园》,我们就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建成一个恐龙主题公园,但这真的可能实现吗?要克隆恐龙或任何其它动物(不论是否灭绝),都必须拥有其完整的基因组,这意味着该物种的DNA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不幸的是,据遗传学家计算,DNA的平均寿命只有521年,而恐龙的存在要追溯至6500万年以前。

如果我们在琥珀保存的蚊子腹中得到了恐龙血呢?尽管这就是《侏罗纪公园》里科学家们复原恐龙的前提,但这种想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即使以此方法得到了恐龙血,血液也已经在树脂中受到了污染。就算血液没有被污染,又成功得到了恐龙的DNA,也无法得到恐龙完整的基因组,因为我们还需要其近亲的遗传物质,而恐龙没有近亲。在电影中,科学家们用青蛙的DNA还原了霸王龙,但其实用鸟类的DNA可能更合适,因为恐龙真正的直系后代是鸟类。

再退一步,假如我们真的得到了恐龙完整的基因组,又该如何让它诞生呢?恐龙和鸟类一样都是卵生,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所以除非科学家能先找出一种类似于恐龙的动物,否则我们无法克隆恐龙。就像电影中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打算利用反向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鸡的胚胎,使其具有恐龙的某些特征,他还给这种鸡胚胎取了个有趣的名字——“恐龙鸡”。

| 我们能找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吗?|

我们不知道,生命是在何时何地,又是以何种方式开始的。1827年,达尔文在写给他的好朋友植物学家约瑟夫·胡克的一封信中提到:“生命最早很可能是在一个热的小池子里开始的。”直到现在,科学界仍普遍假设,生命起源于45亿年前地球海洋中存在着有机分子的“原始汤”。

法国科学家拉斯拜尔在1825年提出,每个细胞都来自另一个细胞。假设真的如此,通过科学估算,第一个细胞来自40亿年前。一方面,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有其他假设认为,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通过陨石或彗星才到达了地球。

无法找到生命起源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甚至无法给生命下唯一的定义。例如生物学家可以认为,一个能够移动、进食、排泄、繁殖,并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的事物就是生命,因為这就是我们所知道并认为的生命运作方式。但仅从这个定义来看,我们很难回答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计算机又是不是生命?还有机器人呢?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杰拉德·乔伊斯将生命定义为“一个能进行达尔文式进化、自我维持的化学体系”。在这种解读下,即使有一天机器人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它们也不能算是生命。

| 基因和环境,哪个对人的影响更大?|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其自身的遗传物质,以及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决定的。但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呢?伏尔泰在18世纪就说过:“天性比教育更强大。”反之,卢梭认为,人若不受社会腐坏,则会保持本性善良。

据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狩猎、采集者的身份生存下来的,直到现在这种基因都在影响着我们。例如,现代人容易患上肥胖症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基因里存有食物稀缺年代的记忆,尽管如今身处于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但基因还是让我们更钟爱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

不过,据表观遗传学研究,人的基因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最著名的例子是二战时期的荷兰大饥荒——“饥饿的冬天”,当时有两万人饿死,而幸存妇女生下的孩子普遍偏矮、偏轻。不仅如此,这些孩子的下一代尽管得到了充分喂养,却还是偏矮、偏轻。这表明祖父母遭受的饥荒环境,影响了孙辈的基因。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研究是环境还是基因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两者相互重叠且相互影响,无法在其之间划出一道明确的分界线。

| 什么是真理?|

尽管科学是帮助我们预测周围环境和行为模型的有力工具,但在回答这些模型的内在问题时却显得有些不足。在现有的科学条件下,我们可以找到某些问题的答案,但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还会出现其他问题,而其他问题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并以此无限延伸。

例如,在“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不断地往下追问,正如马丁·加德纳在《亚当和夏娃有肚脐吗?》一书中所写的那样:“因为它遵循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定律?”“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大质量物体扭曲了时空,导致物体沿着测地线移动。”“为什么物体会沿着测地线移动?”“因为它们是穿越时空的最短路径。”“为什么物体要选择最短路径?”在这里,我们会发现问题根本就没有尽头。

猜你喜欢

基因组恐龙宇宙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基因组高效简化策略
宇宙第一群
这宇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