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与手机交互

2020-05-14罗悦萌

艺术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交互手机全媒体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成为研究重点,如何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帮助广播电视产业恢复舆论领导能力,成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尤为关心的话题。本文从电视节目与手机的交互关系、历史演变、未来发展方向等角度对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与手机交互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媒体;媒体融合;电视节目;手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8-00-04

0 引言

近几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系列重要论述,[1]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如何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帮助广播电视产业恢复舆论领导能力,成为相关从业人员尤为关心的话题。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1年到2018年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地区的电视开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平均年龄逐步上升,电视媒体作为强势主流媒体的地位正在遭受强烈的冲击。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占网民整体的94.1%”。[2]电视媒体正在遭遇观众流失、广告收入增幅下跌、人才出走网络平台及话语权减少等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利用手机网民的庞大基数重新唤起电视的主流媒体生命力是本文重点研究的话题。

1 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互关系演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政府推动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电话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从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的热线电话互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电视节目已经由过去完全单向的传播逐渐向弱交互方式演变。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固定电话的普及及移动电话的兴起,一批批电视购物频道和互动点播节目在各地方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电话购买商品和点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观众与电视节目的交互关系。21世纪初期手机普及后,通过短信平台与之互动的电视节目随之应运而生,2004年在湖南卫视首播的《超级女声》栏目,李宇春更是用352万条短信投票成为中国首位民选偶像的冠军。其中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互,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的。

2008年,3G网络兴起,苹果公司打开了触屏智能手机的时代,支付宝推出手机支付业务,移动支付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到2011年,腾讯发布了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微信,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其使用者就超过了1亿人。截至目前,支付宝和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均已超过10亿。如今,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满足通信方面的需求,娱乐、消费等一系列需求用一台手机都可以轻松解决。比起电视节目,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来获取信息。针对这种情况,201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开启了与微信联动的“摇一摇”活动,在短短的4個半小时内,微信收发信息的总量超过143亿次,2015年央视春晚电视端总收视率达到45.3%,比2014年提升了0.77个百分点。[3]到2016年,央视春晚与支付宝联动,推出了与“摇一摇”对应的“咻一咻”活动,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前两轮互动达1808亿次,是2015年互动次数的16倍。[4]在这个庞大的数值背后,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节目参与活动的观众。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互关系由过去的弱交互逐步向量上的强交互转变。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时代即将来临,大视频、物联网、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技术将极速发展,内容产业将进一步得到重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从发布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2019年、2020年央视春晚分别与抖音及快手达成合作,利用AR、贴纸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短视频APP的特性及功能,使用户在观看春晚的同时可以参与直播互动,以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春晚现场。至此,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互关系开始向质量上的强交互演变。

2 电视节目与手机的未来交互策略分析

要想重新唤起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生命力,首先就要明确是什么导致其生命力的流失。众所周知,传统电视媒体最大的特性和缺陷就是固定的播出和接收形式。曾经电视作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造就了独特的客厅文化——家庭成员在茶余饭后聚集在客厅里,通过电视共同接收信息,伴随着闲谈和讨论创造集体记忆。而如今,伴随着快节奏和忙碌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普遍远行,与父母聚少离多,家庭成员聚会的机会大大减少,作为一种信息接收和娱乐道具,电视成为一种可以拥有并非必需的生活用品。相较于轻巧便携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人们不再通过电视来获取即时信息,电视在客厅中的地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客厅生活的背景音效或者是家庭地位的象征,电视逐渐脱离了媒体这一身份,开始向娱乐媒介和工具演变。

但是,5G时代的到来为电视媒体摆脱当前的困境提供了契机。5G代表着网络的传输速度、信号质量及智能程度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不少人认为,5G网络更有助于无线互联网式手机电视的发展,这可能使传统的电视媒体的处境更加艰难。但笔者认为,手机媒体很难完全取代电视媒体,在传统式的中国家庭中,电视对客厅文化的影响虽然在不断减弱,但并不会完全消失,5G时代只是给电视及手机媒体提供了一个“1+1>2”的结合契机,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发展使用的应该是加法,而不是减法。

2.1 节目内容的交互方式改变——让电视媒体内容重新占据主流

《2018—2024年中国视频网站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过去10年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取代传统电视台成为最主要的影视剧播放渠道。此外,44.4%的网络视频用户已经不再接触电视、电台、报纸等任何传统媒体。台弱网强的背后根源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的迁移带动精品内容的转移。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媒体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预言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成了真,媒体正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并且这种方式正在不断地被简化,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快速的生活和信息获取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创造谣言和搬弄是非将变得越来越简单。

从各大视频平台推出专享的电视盒子开始,传统的电视台就被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电视剧、电影、综艺、卡通、纪录片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互联网视频平台上获得首播资源,人们甚至可以在上面享受到网络平台专享的剧集和内容。电视果被研发出来后,手机视频投屏到电视上变得更为简单,人们可以无视版权甚至法律规定,在电视上观看任何他们能够获得的视频内容。人们接触的媒体内容变得越来越充满个性以及个人色彩,人们对于内容的选择也更加个人化,而不再具有普遍性和中立意味,这或许也为当代网民日益增长的“戾气”找到了原因。

所以,让传统电视内容重新回归主流是一件非常必要且紧迫的事实。过去几年内,互联网视频平台对电视内容的转移仅仅能被称为转移,而不能被称为一种交互,甚至这可以被称为一场单方面对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以及庞大观众基数的抢夺,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商业行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电视台获得的收益可说是饮鸩止渴。未来电视节目与手机的内容交互绝不应是将电视节目内容全盘搬运到手机视频平台中,而应是一种互补式的、功能上的交互,是一种双赢的交互。

2.2 运用新兴技术增强交互体验——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说到新兴技术,相信不少媒体人都会联想到近些年来大热的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2018年流媒体平台Netflix推出互动剧《黑镜:潘达斯奈基》,将互动视频技术正式带入大众的视野。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兴技术手段为视频形式的丰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这些新兴技术或许还不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还尚未完全得到开发。目前,这些技术还未在电视媒体中得到实际应用。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与手机的交互应将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交互,很大层面上依托于这些新兴的技术手段。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看球方式,在5G信号的支持下,观众可以在电视上观看8K画质的高清直播,同时结合手机软件,实时关注每一位球员的动态。未来的电视台或者媒体公司会在球场安装多个高清摄影机,确保球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被拍摄下来,所有实时拍摄的画面会被传输到服务器端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及AI的三维建模,生成立体的实时影像,观众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特殊软件,转动手机全方位、多角度地观看比赛。同理我们可以设想,当我们观看纪录片的时候,纪录片中展示的风景不再局限于镜头之内,只要通过特定的软件就可以用手机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我们还可以通过与纪录片联动的软件,在电视上观看纪录片,同时用手机更具体地观察相关文物的模型,甚至还可以参与相关的制作以及相关周边产品的购买。全媒体时代手机和电视节目的互动将是更全面、更广阔、更开放的互动,其中新兴技术的参与将极大地增强观众与节目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2.3 专项应用的开发——传统电视媒体也需要创新

如今,最常见的电视节目与手机交互的方式就是“摇一摇”以及扫描二维码,这可以说是基于微信以及支付宝庞大的用户基数产生的。这种交互方式虽然很容易从量上取得胜利,但却不能在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视媒体与手机的交互手段不能如此一成不变,而需要一些大胆的创新。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在内容上的互动,还是新兴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独立APP的支持。以故宫博物院旗下的手机应用为例,在过去的7年内,故宫博物院一共研发了7款教育主题的APP,其中包括对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瑞兽、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等文物及文化的详细展示;两款以生活、一款以社交为主题的APP;一款与网易合作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的手机游戏,这些应用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传统文化以更新颖的技术和时髦的手段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故宫博物院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由此来看,我们可以学习故宫博物院在这其中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时代讯息的精准把握,如果能够开发一款针对特定电视媒体的专项APP,不仅可以解决目前互联网上电视台官方网站繁杂而混乱的局面,更有助于将AR、VR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电视和手机的交互上,为电视媒体的繁荣复苏添加助力,同时,专项APP的开发更有助于宣传主流思想,提升官方媒体新闻的影响力。并且,如果能够结合专项APP,如今大热的互动视频也能够在电视媒体上应用,真正做到电视媒体与手机的交互。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畅想,未来的电视不再需要遥控器,操作完全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电视媒体与手机的交互,深入贯彻“融合+”思想,彻彻底底地迈入全媒体时代。

3 结语

当前,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日臻成熟,5G商用业已开始,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汇聚资源,打造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如何抓住机遇,让“内容为王”重新登上电视荧幕?如何善用技术,让人工智能为媒体赋能?电视节目与手机交互的道路上将面临种种难题与挑战,还要在人们的实践中得以破解。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是媒体的灵魂所在。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为电视媒体拓展传播力和影响力,合理运用新兴技术促进媒体交互融合,是每一个媒体人都应关注和参与的大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D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6/c_1124241424.htm,2019-03-16.

[2]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2020-04-27.

[3] 韋米阳.最权威|CTR总经理徐立军:2015

央视春晚多屏总收视率49.61%[DB/OL].央视网,http://1118.cctv.com/2015/03/03/

ARTI1425354206559704.shtml,2015-03-03.

[4] 高莹茹.从春晚“咻一咻”看互联网终端与电视的交互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110.

作者简介:罗悦萌(1993—),女,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赵艳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三主线、六平台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辽教函[2018]471号

猜你喜欢

交互手机全媒体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