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资讯

2020-05-14

环境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芯片新能源

科技部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

4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发布《关于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引导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为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精准对接的平台。运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供需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的对接通道。包括广泛征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做好科技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是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科技人员通过兼职创新、长期派驻、短期合作等服务企业;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包括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面向企业选派“科技专员”、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组织人才服务企业、完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各级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创新服务方式,挖掘企业需求,做好供需对接,为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包括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人才服务企业、加大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支持力度、面向企业需求开展专项培训、推动高新区服务企业和扩大就业。

我国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5月将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3月9日19 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这是北斗三号第29颗全球组网卫星,同时也是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此类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据了解,今年5月将按计划发射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这次卫星发射任务,从1月9日卫星进场到3月9日发射实施,全过程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行。2月初火箭出厂起运,按原定运输路线需途经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后改道运输,运抵时间比计划晚了两天;火箭、卫星试验队有数十名队员在年前已离开驻地正常休假,不能返回继续执行任务;发射场面临多批次、多地域人员进驻的巨大疫情防控风险。工程各大系统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方案,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基础上,优化流程、倒排工期,采取人员包机集体封闭运抵发射场,前方后方远程视频进行技术质量把关等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系统建设两个万无一失、两个全面胜利。

我国首款大型液化天然气存储和再气化装备船下水

4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对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我国首款大型液化天然气存储和再气化装备船(LNG-FSRU)完成下水节点进行了详细报道。

LNG-FSRU是集液化天然气接收、转运、再气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特种装备。装备配置高端、功能强大,既可以作为长期岸站靠泊使用,也可以作为季节调峰岸站使用,是全球通用型液化天然气进口一站式解决方案。该船总长294 m,型宽46.95 m,型深26.25 m。

建造团队严格防控疫情,抢出建造周期,确保了下水节点按时完成。该船重要节点:2月26日,完成拉线照光。2月29日,船主甲板贯通。3月30日,疫情影响,在船东船检无法全部到岗的情况下,项目组开展远程报验,推动有序建造,按期实现出坞节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共涉及五方面18项措施,全力推进5 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5 G网络建设进度将加快,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优化设备采购、查勘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流程,抢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通知》表示,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 G独立组网(SA)为目标,控制非独立组网(NSA)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通知》强调,持续加大5 G技术研发力度,包括加强5 G技术和标准研发、组织开展5 G测试验证、提升5 G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等。此外,还将着力构建5 G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加强5 G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强化5 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培育5 G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5 G作为去年刚刚商用的技术,不仅行使了通信技术的本职使命,还承担了“底层建设”的职责,为各行各业所用。而5 G排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位,更加印证了业界对于5 G快速发展的信心。

中国2020年加速发展5 G,目前已有20余省区市发布了5 G相关的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

我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将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影响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近日借鉴中国方圆文化和古代窗格结构,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并合成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实现了基于中心对称分子排列的立体选择格子化和聚格子化。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柔性电子技术、特别是有机电子技术在有机显示、有机激光、有机光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与执行、信息存储与忆阻计算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只有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同时还面临着量子点、钙钛矿与二维纳米等新兴材料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黄维和解令海带领的团队针对高分子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的概念,并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从创新结构角度发展合成策略是开启这一方向的关键,“在该研究中,我们设计的A2B2型合成子不仅克服了交联问题,而且有效控制了纳米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解令海介绍,他们借用了1948年荷兰版画大师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创作的《手画手》命名了这一类纳米聚合物,即手画手聚格,表现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关键特征。

黄维表示,有机纳米聚合物半导体将为塑料电子提供新的方案,这将影响新一代有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电泵浦激光、柔性电子器件、印刷显示技术以及信息存储与神经形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我国在新能源并网领域取得大批自主创新性成果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能源并网与调度运行技术丛书》全套近日正式出版,该丛书获得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和2016、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的支持,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能源并网与调度运行作为解决新能源发展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据悉,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紧密围绕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研发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和调度运行支持系统;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唯一具备风电、光伏发电、储能试验与实证功能的张北试验基地;建立了涵盖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并网与调度运行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等等。上述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丛书梳理总结了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近十多年在新能源并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新能源资源评估与中长期电量预测》《新能源电力系统生产模拟》《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规划与运行技术》《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测试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评价及认证》《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管理技术》《新能源发电建模及接入电网分析》9个分册,涵盖了新能源并网与调度运行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据了解,丛书注重科学性,突出实用性,可供从事新能源发电预测、调度、并网、检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发改委: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预计今年新增公共桩约20万个

在4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的支撑,国家将继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新增公共桩大约20万个。

蔡荣华指出,近几年,我国积极推进充电设施的建设,到去年底,全国的充电桩总数已经达到122万个,其中公共桩52万个,私人桩70万个,目前充电设施已经覆盖了全国404个城市,并且形成了“十纵十横两环”的充电网络,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大体上是在80亿度。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蔡荣华指出,首先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引导相关方联合起来开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里多车一桩,即几辆车合用一桩,临近车位能够共享等模式,解决居民区里建桩比较难的问题。同时还有在高速公路、城市和乡村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运用示范。此外要加强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蔡荣华透露:“目前,我们需要实施的一些充电设施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从行业协会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新增公共桩大概在20万个左右,新增私人桩大概能超过40万个,公共充电站达到4.8万座。”

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2020年将并网发电

1月15日,中核集团表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将在2020年并网发电。

国内的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国和一号”(CAP1400),它源于引进的美国西屋电气的AP1000核电平台的改进型,另一个三代核电就是华龙一号,代号HRP1000,这是国内中广核、核工业两大集团各自研发的核电型号的联合成果。

在福建福清核电站中,1至4号机组为二代改进型压水堆M310,5、6号机组为华龙一号,其中5号机组是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首堆,2015年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正式完工。

2020年并网发电,意味着国产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经过多年磨砺之后终于成功了。

福清核电的示范堆之后,国家也在2019年10月份重启了大规核电建设,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10月16日浇筑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正式开工建设。

漳州核电厂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第三代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2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漳州核电将是中国核电建设的第五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此前在福清、广西各有一组2台华龙一号机组,海外有巴基斯坦的2台华龙一号机组。此外,同时获批的还有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项目中也有2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截至2019年6月份,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容量4 87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0台,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1 900万千瓦、开工76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 103万千瓦。

我国科学家研发超低功耗物联网芯片论文入选ISSCC 2020

日前,在美国举行的第67届国际固态电路峰会(ISSCC 2020)上,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多级流水异步事件驱动型芯片架构,研制出极低功耗的物联网唤醒芯片。作为领域内突破性成果之一,论文入选ISSCC 2020。

作为新兴信息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的万亿级别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受限于体积、重量和成本等因素,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节点,对芯片提出了苛刻的低功耗要求。

目前,降低物联网芯片功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周期性工作模式的专用型唤醒芯片。也就是说,它是通过让芯片处于周期性的“休眠-唤醒”的切换状态,来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但频繁的唤醒动作,仍导致了严重的功耗浪费。

为突破现有物联网芯片的功耗瓶颈,研究团队首次提出的多级流水异步事件驱动型芯片架构,将传统的“定期上报”的周期性工作模式,转变为“出现异常再报警”的异步事件驱动型工作模式。这一全新的设计,显著降低了物联网芯片在“随机稀疏事件”场景下的功耗。

此外,课题组同时提出了时域屏蔽型阈值交叉模数转换器技术,解决了“噪声误触发导致功能错误和功耗上升”难题;设计了基于时域脉冲信号处理技术的多功能信号特征判决器电路,满足了物联网唤醒芯片对通用性的需求;去掉了时钟信号和时钟网络,将芯片在待机状态下的主要功耗来源彻底摒弃。

基于上述创新技术,课题组研制了一颗极低功耗物联网通用唤醒芯片。其平均功耗仅为57 nW,比当前国际同类工作的最好水平提升了数十倍。该芯片在心率异常预警、心电T波异常预警、癫痫预警、语音唤醒等典型物联网应用场景进行了验证。

该成果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系的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据了解,ISSCC会议每年2月中旬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是芯片设计领域公认的顶级学术会议,有着“芯片设计领域国际奥林匹克大会”的美誉。在长达近七十年的会议历史中,多项“芯片领域里程碑式发明”均在ISSCC首次披露。该论文是历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入选的48篇论文之一,也是北京大学年度唯一入选论文。

穿墙雷达实现“隔墙视物”

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联演-2019”演习中,有一款装置帮助官兵和急救人员看穿墙壁,从而有效识别出潜在威胁。它就是极富科幻色彩的城市作战利器——穿墙雷达。

虽然,目前的穿墙雷达并不能像游戏外挂一样,将敌人的一举一动都真实地反映出来,但是穿墙雷达提供的定位信息也足以让特战队员们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从而降低己方和人质的伤亡率。如有一款三维成像雷达,可穿透至少37 cm厚的砖混墙体,来探测人体目标的三维坐标和姿态,并能实时显示其运动状态,能让士兵对无法直接突入的掩体内部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描绘建筑内部结构,辅助分析战场态势,实现“透明作战”。

穿墙雷达是一种通过S波段以下电磁波信号探测墙体或者其他掩蔽物后方目标的设备。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穿墙雷达可对墙体后方的目标进行定位和追踪,而且还可穿透障碍物探测到心跳、呼吸等微弱信号。目前,美国一家公司利用雷达透墙监视技术,研制出“雷达视2000”和“士兵视力”两种穿墙雷达。工作时,雷达靠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发射和接收雷达波,经信号处理器分析处理后,以红色暗影的形式在终端显示器上将虚拟形象、具体参数和数据显示出来,穿墙的作用距离大约为9~10 m。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除了大型穿墙雷达外,还有体积较小的单兵手持穿墙雷达问世。这种雷达轻质便携,可穿透非金属介质(如土壤、砖墙、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进行生命探测,尤其适用于地震、塌方、泥石流或火灾时的应急搜救。

猜你喜欢

芯片新能源
芯片会议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63%新能源二手车开不满5万公里就被卖掉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