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基础”课契合度研究

2020-05-13赵世丽张春阳

理论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

赵世丽 张春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课;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122 —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基础”课教学,以此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进而提升高校“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华儿女一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使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蜕变。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衍续的精神文化,是中华儿女对自己祖国的深情大爱和价值取向;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具有特殊记忆,是中华儿女永垂不朽的精神家园。爱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素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古往今来,无数的志士仁人为爱国留下注解,为后人留下丰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期盼;“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的忧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豪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林则徐的坚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决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是孙中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的叩问。而迈入新时代以来,传统的爱国情怀具备新的社会基础,实现了新的转化,囊括起来便是我们大力提倡并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发挥中国青年的先锋力量。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素材,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高校“基础”课是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教育素材。从2018版“基础”课统编教材章节结构来看,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涉及到爱国情怀的教育。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勾勒出了大学生的价值定位与时代使命、国家前途等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诉求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和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阐述个人的基本修养必须符合国家需要、契合时代诉求。而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和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则是要搞清楚爱国情怀的目标取向和精神取向。从目标取向的维度看,必须要重视中国梦的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承和超越,赋予爱国情怀时代特色。新时代爱国情怀的精神取向,也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强国之志,生死不移的报国之行”统一起来”〔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易经》,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荀子则提出:“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康有为则认为:“取日新以图强,去因循以厉天下。”〔6〕所有这些都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阐释,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奋斗精神、中华儿女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

第一,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7〕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远古神话“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典故“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到近代“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再到现代“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都彰显出敢于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青年大学生身处新时代,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然而他们大多属于95后,甚至是00后,从小生活条件优渥,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和吃苦耐劳的能力。鉴于此,以高校“基础”课为抓手,通过理论教授和实践讲授,让大学生明白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实现,价值追求和优秀道德的养成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二,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亿万民众魂牵梦系,几代人上前求索,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彰显出他们敢于担当的勇气。例如,一身正气,为国赴死的文天祥;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投笔从戎,战死沙场的张自忠;不惧牺牲,英勇奋斗的夏明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江竹筠等。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他们却是把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书写的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乐观向上,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集合成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基础”课第一章“人生青春之问”就是专门搞清楚“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和实现什么样的价值”。可见,必须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基础”课教学衔接起来,培养大学生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態度。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理应自觉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敢于站在时代的风流浪尖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第三,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坚持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久经磨难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奋斗史。“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所作为也。”〔8〕不难看出,那些留名青史的仁人志士不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持之以恒,绝不半途而废。在“基础”教学中,必须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其中,激励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骄不躁、不暴不弃,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积跬步以至千里。

三、“仁义忠恕,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

《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仁爱和谐”的中庸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对中华儿女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其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仁义忠恕,这就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懂得退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二是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要学会接纳不同,求同存异。

仁爱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一重要的思想,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多有提及,如孔子称赞“泛爱众而亲仁”;孟子则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的思想和宽恕之道想通,行宽恕就是行仁义。古人有言,“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也就是说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真诚相待,问心无愧;“推己之心以及人”则是恕,这就是要求我们在交友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人际交往的原则除了“仁义忠恕”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求和的前提是尊重不同,这里的同是忽略差别的简单相同,和与同完全对立,和谐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狀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9〕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平安定、和谐共生的理念,将仁义忠恕,和而不同”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体现在行动上。由此可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一处世哲学,从中提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因素,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大学生能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为人处世的有利养分,形成推己及人的良好品质。在讲授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候,从个人层面必须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价值追求,我们才能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角度得出的观点必然不同,任何一种观点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大学生要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修己慎独,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历来遵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人格修养是一种深邃的文化、一种超群的智慧、一种内在的力量,更是一个人素质、涵养和气质的集合。

要养成“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必须学会修己慎独、笃实宽厚、刚毅果断。修己最显著的特征是内省,比如《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思想都强调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态度,以此来修炼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人格。“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时刻反省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杂念或有悖道德要求的行为产生,要做到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信念。”〔10〕关于慎独思想,古有研究,《大学》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呼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意味着对人生道义、家庭责任和民族大义的承担,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谨言慎行,养成坚韧豁达、奋发向上的人格修养,坚定自己的目标,关心国家大事,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就出彩人生。

“基础”课的目标就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人格。大学生只有不断“修身”,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格修养的方法,激励和鼓舞大学生自我约束,艰苦学习,以健全的身心素养、过硬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个人修养担负起时代复兴的历史使命。

五、“尽心知性,学修并重”的行为规范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所谓尽心,其实就是最大限度按照自己的良心来做事,任何时候都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问心无愧。“尽心”了才会“知性”,“认识自己也就是认识自己的心灵、德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11〕,也就是只有用心做人做事,才会感受到人性的魅力。

“尽心知性”就是事事处处要扪心自问,反省自己的行为良心是否允许,只有守本心,才能做真事。孟子著名的“四端”说,包括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辞让之心。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良心,差别只在于有没有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心,而最佳的状态是当良心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培养它。由于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与良心的要求相冲突,特别是自私自利的欲望,让人沉浸于生活的压力和欲望中不能自已,使自己丧失了“本心”,要找回“本心”就必须将心性连接起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通过心性融通,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要竭尽本心,知晓本性,上达天道。这种天道就是人的至善之性,当此心性融合的时候,也就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尽心知性,知行合一”的资源,可以融入到“基础”课教学内容中。例如,在《基础》课中,教师经常会结合初心与使命进行讲解,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人民谋幸福。大学生处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面对各种诱惑,竞争异常激烈,生存压力巨大,我们更应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认真自我反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恪守自己的本心。此外,大学生还要加强学习,参与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去,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并将其付诸实际,真正到达“内观其心,外化于行”。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基础”课的契合度研究,是为了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基础”课中,对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都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课融合,可以丰富大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方法,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提升高校“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课活起来。本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以期通过此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教会大学生为人处世,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4.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84.

〔5〕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賢点校.荀子集解(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3:9.

〔6〕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2.

〔8〕张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D〕.兰州交通大学,2017:20.

〔9〕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37.

〔10〕张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D〕.兰州交通大学,2017:23.

〔11〕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4.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