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

2020-05-12程锋

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锻炼独立学院大学生

程锋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并为建立阳光体育运動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课外体育  锻炼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并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部分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并走访了部分高校的领导、专家。

1.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期刊网查阅了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1.2.2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查阅并进行综述。

1.2.3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其规律,为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实践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 1独立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2.1.1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理解不够

研究发现部分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认识不清,有些学校把一些学校常规性的体育活动比如学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艺术节等纳人到阳光体育中来,无法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不能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只是给常规性体育工作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

2.1.2学生对阳光体育理解不深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全面启动了,但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直接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同时因为学生缺乏健康意识,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惰性,不感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进去,常把阳光体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负担。

2.1.3运动场地设施不足

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依托母体二本院校办学,随着母体院校的搬迁扩建留下的老校区正是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场所。但随着独立学院的扩招,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基础设施是保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较大程度的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1.4师资匾乏,教师指导不够

独立学院的师资来源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部分院校兼职外聘教师所占的比例较高,而这方面在体育教师队伍当中表现得尤其严重,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多为兼职,师资来源主要倚赖挂靠本科学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如果说这些教师正常的教学基本上能够满足,但是在课外的辅导上、参与阳光体育中的指导上就相距甚远。

2. 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

长效机制是指方法、方式和手段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的机制,因此机制的运行要长期有效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体系与之相配套。我院自从2006年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方案,同时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2.2.1学校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支持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由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考勤,学校的体育教育部门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进行考评。每个学期进行总结并上报教务部门,把结果作为班级、个人评先评优的指标之一。通过政策的规范和有效的监督真正地使学生走出宿舍,走进运动场,有质量、有效率的锻炼。

2.2.2加强宜传力度,营造运动氛围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有助于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目标等核心理念深入人心,让管理者、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能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开展真正的帕光体育运动,而不是只喊口号。因此,必须积极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扩大阳光体育运动宣传途径。

2.2.3科学合理地选择阳光体育

运动的项目、内容和时间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内容应推陈出新,紧扣时代脉搏,同时兼顾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设施。王彩平在”影响山西省大学生阳光体育开展因素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篮球以它自身的魅力在大学生的心目当中无论男女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羽毛球和乒乓球对抗性低,趣味性强在大学生中尤其是女生无论在喜欢程度上还是在参与率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项目的选取上要和学生有共鸣,能够吸引学生在主动参与进来,建议学校开展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

文章还指出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8:00以前、16:00-18:00和18:00以后这3个时间段内,而在8:00以前和18:00以后这两个时间段内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女生比例比男生多,在16:00-18:00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的大学生中男生比例比女生多。

总之,学生集中在上述3个时间段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与学校的作息时间是一致的。学校有关部门应将这3个时间段的体育活动统筹安排,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

2.2.4建立阳光体育的评价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体系是对在实施阳光体育的过程进行监控同时检验阳光体育开展的效果。它的评价可以分为3个方面:第一是每个学期开展针对阳光体育项目的一些比赛进行评价;第二通过体育课评价,第三是通过每年的体质测试进行评价。通过短期、中期、长期的一个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来监控和检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正确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找出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创建良好的监督机制,创新运动实施的方式方法,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评价体系,使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能持久有序的开展下去。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7.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3.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教学中各种体育器械的应用以及对抗性的运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保护意识,就很容易发生擦伤、扭伤、碰伤以及拉伤等各种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故,甚至是一些对终身造成伤害的严重事故,例如残疾等。这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影響,还会给学生家庭以及学校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概率不断上升,产生了各种经济法律纠纷,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给高校体育老师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因此也容易导致恶性循环。这种现象与学校教育场地、安全教育以及学生自身有很大关系。

3.2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差。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给予重视,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创新,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忽略了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实际性,而过分强调教育的形式,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没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遵循传统体育教育的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而一味地由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中的主导角色是教师。这种单向教育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违背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

3.4体育教育轻能力重技能。传统体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规范化的技能,而教师也是根据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直线式教学。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对于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对动作的规范性很严苛,却忽略学生对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终造成了学生各种能力不足,如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等的不足。

3.5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由于目前高校扩招现象越来越多,因此,不仅出现了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也出现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低下。

4、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4.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学校中可以通过校报、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知识; 教师在教学前需仔细检查体育器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学中要落实安全措施,动作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检查,注重日常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对于身体上存在先天疾病等同学,应该建议其在体育课堂中避免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区别对待,确保运动量与运动难度的合适,并根据天气状况来调节运动场地以及运动量,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课堂中出现安全问题时采取相关措施; 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检查。

4.2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和丰富时,应该以高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教学的目标作为依据,摆脱以往体育教学形式以及理念的束缚,使教学内容科学化。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尊重另外,教学形式也应当有所创新,可以将合作教学以及游戏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4.3创新体育课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制度。体育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方式,而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双向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考核制度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可以将考核的内容细化,合理分配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考核比例。

(本文责任编辑  田小杭)

猜你喜欢

锻炼独立学院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