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及其副产品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方面的应用

2020-05-12薛俊敬方热军

湖南饲料 2020年2期
关键词:副产品儿茶素黄素

戴 维 班 博 薛俊敬 方热军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2.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410128)

茶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消费, 根据茶树鲜叶的采摘标准、加工工艺处理和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和红茶。黑茶又称微生物发酵茶,其加工过程中由微生物参与发酵而成的独特茶类, 黑茶是以茶树鲜叶或成熟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茶产品。黑茶香气优雅醇正,滋味甘甜醇厚以及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如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多糖、茶皂素、氨基酸、咖啡碱和花色苷等成分。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资源丰富,大约年产茶叶40-50 万吨,按茶叶下脚料占总量2%,每年能有万吨以上的下脚料,这些副产品中仍含有较多有效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纤维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同时还含有特殊的药效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和脂多糖等具有杀菌、抗氧化、抗癌、抗诱变以及调节脂肪代谢等功能。 因此,将茶资源开发成绿色、环保无副作用的畜禽饲料,不仅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对开发特色畜禽产品、改善生态环保以及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茶及其副产品的生物活性成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 尤其是茶多酚及其衍生物,主要包括黄烷醇类、黄酮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其中,黄烷醇类中的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 约占茶多酚类总量的60%-80%,主要由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其含量和组成的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减肥、抗癌、抗病毒、抗过敏、调节免疫等多种保健功能。

茶叶中的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酸, 其成分对茶叶品质十分重要,据报道,茶叶中的主要氨基酸有天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茶氨酸,L-茶氨酸是茶叶中最关键的氨基酸组分,味道甘鲜,因在茶叶中存在而得名的独特氨基酸, 茶中的茶氨酸对放松、 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普通感冒均有一定积极作用。

黑茶、红茶、乌龙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色素, 茶黄素是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的产物,包括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盐、茶黄素-3-没食子酸盐和茶黄素-3,3-没食子酸盐,茶黄素结构相对茶红素更为简单清晰,茶红素是多酚及茶黄素等聚合和缩合的复杂混合物。 国内外的研究中均被证明, 茶色素类物质也是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如抗突变、 抗氧化、抗炎、抗癌和保肝作用。

茶多糖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其含量与地区、品种、不同的制茶技术、茶叶成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研究发现,茶多糖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等,其中糖类中单糖主要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双糖有蔗糖、麦芽糖以及多糖如阿拉伯糖、 木糖、 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近年来,茶多糖因其特殊性的药理作用逐渐成为广大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肥胖、免疫调节等。

生物碱是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之一, 茶叶中主要嘌呤类生物碱分为茶碱、可可碱、咖啡因,其中咖啡因是六类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生物碱, 易溶于热水,呈较强的苦味,是构成茶汤独特口感的因素之一,咖啡碱具有抗氧化、抗肥胖、抗辐射的功效,还具有提神醒脑、促进消化、利尿、强心作用等生理功能。

2 茶及其副产品的药理学作用

茶叶是我国优势特产资源, 其产生的副产品如茶叶渣中含有茶多酚、生物碱、咖啡因、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多糖、皂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 茶多酚作为茶叶渣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较强的供氢活性,能有效地消除体内由于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 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作用, 除此之外, 茶叶渣还具有减肥、调血脂、降血糖、抗菌及抗诱变等作用。

茶多酚作为茶叶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除通过清除机体内因脂质过氧化反应所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外, 茶多酚还能通过促进和调动机体内抗氧化酶系的活性间接作用于自由基,如过氧化物酶、过氧化如增强谷胱甘肽氢酶活性等,进而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另外,茶多酚自身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是一种很强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能络合游离金属离子从而缓轻自由基对于动物体的损伤。 茶叶渣所含的如茶红素、 茶黄素、咖啡碱、维生素、维生素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功效作用。

对于茶叶渣进入机体后介导营养物质代谢如何调节脂代谢的机制的研究虽不少, 但对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晰,有研究表明,茶多酚及黄酮类物质能通过抑制胃肠道中多种消化酶的活性来减少机体对外源性脂类的吸收, 并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 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在脂肪酸氧化、分解与提高能量消耗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茶叶渣的减肥降脂功效与其含有茶黄素有一定关系,茶黄素可通过改善或者活跃微循环,保障组织血液和氧的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代谢水平,达到预防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茶叶渣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菌剂,董金甫等研究发现,茶多酚对病性志贺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抱杆菌、口腔变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系列致病菌和腐败菌都有抑制作用。 金恩惠等研究发现,茶黄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的抑菌作用, 以及茶黄素能明显抑制口腔中主要的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生长及产酸, 提高菌液pH 值,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邵翔等研究表明, 给大鼠静脉注射茶多酚后能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扩张血管,还可以通过松弛血管壁,从而降低血压。王丁刚等从茶叶中提取的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等茶多糖对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均有一定的作用。 赵世明等用发现, 在炎症初起阶段加入茶皂素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化, 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增加液胃酸的分泌量,有助于机体消化吸收,预防胃溃疡等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同时,茶叶中的咖啡碱和L-茶氨酸有助于心情变得松弛、宁静、心境舒畅,气氛淡适。

3 茶及其副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吴慧敏等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的茶渣饲喂尤溪麻油鸡后, 可显著提高蛋鸡的平均增重率、 产蛋率以及增加产蛋鸡总蛋重。Biswas 等研究报道,饲喂含有0.6%绿茶的蛋鸡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分数有所提高, 提高鸡蛋新鲜程度,延长保质期。 闫天龙等报道,在饲料中添加1.0%-1.5%茶末饲喂蛋鸡后, 有利于色素类物质的沉着, 从而加深蛋黄颜色。 徐晓娟等研究发现, 在青脚麻鸡日粮中添加绿茶粉有提高肉鸡的嫩度,降低胸肌、腿肌剪切力的作用,以及有效降低肉鸡的腹脂率。毛悦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绿茶粉饲喂肉鸡,能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甘氨酸、 苏氨酸、 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的代谢,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

将茶渣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生长育肥猪,添加3%茶叶渣能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可以有效地改善猪肉的色泽、保水性能和背膘厚度,减少育肥猪背部的脂肪含量,增加瘦肉的比例。陈伟等研究表明, 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茶末能够明显提高育肥猪胴体瘦肉率、 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以及茶叶有促进猪消化器官发育的作用。 Suzuki等研究表明, 通过在生长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超微茶粉,可以显著改善肌肉品质,提高生长猪的瘦肉率和眼肌面积、 猪肉肉色以及降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

适量茶及其副产品添加到奶牛饲粮中能改善奶牛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数量, 提高奶牛乳产量和乳品质。 赖建辉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乌龙茶粉饲喂奶牛后, 能提高奶牛产奶量, 节约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李荣林等报道,饲料添加茶副产品可使得奶牛产奶量提高, 增加奶牛肠道双岐菌,乳酸菌群数量,减少奶牛胃肠道中硫化物、氨等有害气体。汪悦等研究发现,饲料添加茶皂素改善甲烷菌菌群结构,减少原虫数量,降低甲烷气体的减排。 在公羊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茶渣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质氧化,减少鲜肉的滴水损失,提高山羊肉色的稳定性和冷藏肉的品质。

4 小结

众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证明, 饲喂畜禽茶及其副产品具有提高动物饲料转化率、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等作用。 茶叶渣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在我国畜牧生产方面的应用有过一些研究报道,但效果不一,因此茶叶渣对不同种动物的最适添加阶段、 添加剂量以及作用机制等,将会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与重点。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副产品儿茶素黄素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梅西耶天体
——彗星猎手的副产品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全甲基化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制备
儿茶素酶促制备茶黄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