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子家训》中的节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20-05-11李雨妍郭晓蓓

决策探索 2020年8期
关键词:节约伦理

李雨妍 郭晓蓓

【摘要】从伦理学角度看,节约不仅是节约资源,更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本文以《朱子家训》中所阐述的“节约”精神为出发点,落脚到其对于当代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以及养成节约习惯的作用,以期将《朱子家训》中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优秀思想品质继续发扬下去,使其成为社会齿轮运转的助推之力。

【关键词】节约;《朱子家训》;伦理

勤俭节约是人们历经千年历史的锤炼而得出的重要生活经验,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养德,养的是人德、家德和国德。历史证明,任何社会的盛衰,都不是先验目的或纯粹主观期盼的结果,而是人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造成的。诚如李商隐所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提倡节约针对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也涉及环境、时间等。

一、《朱子家训》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朱柏庐所著的《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创作于明末清初,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朱柏庐幼读诗书,也想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但在明朝灭亡后,转而潜心治学从教。《朱子家训》就是朱柏庐通过对儒家伦理的学习、领悟而写出来教导自家后辈的文章,其内容虽然带有浓厚儒家思想色彩的“修身”和“齐家”,但由于他结合了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所以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认为认识和实践应齐头并进,同时应着重于事物的实践。

二、《朱子家训》对构建当代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节约型社会指的是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各种资源通过宣传管理、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高技术等手段进行高效且节约地利用。追溯历史,我国很早就提倡“勤俭节约”之道,例如,鲁庄公在与曹刿论战时对于国家百姓十分谨慎清明,但是在面对祖先之事时却忘记了本应遵守的礼德,在庙堂柱子上大费工夫,做出一些奢侈的事情,大夫御孙在面对这一事情时严肃劝导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御孙的这一劝解后来也被司马光用来教导其子。

《朱子家训》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不仅仅是朱柏庐对自己孩子的警示,更应成为我们当今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警示。周恩来同志作为一代伟人为世人所钦佩,亦离不开他身上优秀的节俭品质。其侄女周秉承在回忆叔父周恩来时说的最多的就是他太节俭。周恩来担任总理职务共26年,可是鞋子只有3双,永远都是反复修补,其节俭精神不仅让后辈敬佩,更是让外国友人由衷佩服。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口号正式提出之前,社会上不乏一些“炫富”行为,尤其是宴请宾朋时更是非常注重饭菜的丰盛。《朱子家训》中说道:“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勝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恰恰说明无论是自己还是宾客,都应以节约、合适为主,不应该为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而浪费。从伦理学上来看,“欲”是人本性就存在的,但是如果人们只关注自身欲望而置“义”而不顾,那岂不是“则名虽为人,而实无以异于禽兽”。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可喜的是,我国正在一步一步挽回曾经因为过度浪费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朱子家训》对培养节约习惯的影响

纵观历史,人们会从不同角度对节约进行定义,从金钱财物的节约到环境能源的节约,其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宋代思想家张载曾明确表示:“义者,克己也。”这就是说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去履行本该履行的职责,便是义。《朱子家训》中强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意指如果在为人处世上违背伦常,那么很快就会消亡。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只有将节约精神深深刻在心上,才能付诸于行动上。

要想养成节约的习惯,就要像《朱子家训》警示的那样,要“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即凡事适可而止,秉持知足的心态;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努力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才能将《朱子家训》中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优秀思想品质继续发扬下去,使其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雅.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以儒家伦理与传统中国日常生活的关联为参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7-76.

[2] 陈义军.中国传统节约思想与建设节约型社会[J].成才之路,2007(06):19-20.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节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节约
节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