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课堂教学阵地 培育传统爱国情感

2020-05-11殷生国

关键词:辛弃疾爱国爱国主义

殷生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21-1

“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经典诗文教学过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筑牢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呢?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和热爱之情。例如,在讲授《虎丘记》一文时,先将虎秋胜景的图片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先直观地感受了虎丘的美: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幽奇神秘的剑泉、千人石的平坦如砥、平远堂的殊勝景色……学生浏览着美景,跟着我这个“免费导游”的解说,已陶醉于其中,顿生“江山如此多娇”恨不能速去一游之叹!此时,轻轻一句:虎丘之美如何?且看袁宏道笔下的《虎丘记》吧!这时,学生情感热烈,迫不及待,情不自禁地进入对文本地研读。还如《荷花淀》的教学中,我在展示“荷花淀”的美丽风光的图片时反问一句:多美的山水啊,可是日寇的铁蹄正蹂躏它啊!同学们,快看看“水生嫂们”英勇的表现吧!几幅图片,三言两语,学生就进入了状态。这是多媒体的妙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融入其中了。

二、利用名人事迹感染学生,激起对光明的追求和家国之爱

中华民族是孕育英雄的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人,高擎爱国主义的大旗,让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感染者世世代代的人们。屈原的《离骚》就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国家的爱,学习《离骚》能让学生感受作者那一腔爱国之情,那种九死不悔的爱国决心,那种自身罹难而永远不变的爱国情怀。司马迁的《史记.屈平列传》中屈原行吟泽畔的自白,能让人感受到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眷恋,感受到主人公身处黑暗无力回天时以死报国的誓言。这些典型事迹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出学生爱憎感情,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在组织学生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学生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地位和处境,知道此时的辛弃疾已经66岁了,掌权的韩侂胄要借伐金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退居江西已有二十多年的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弃疾积极进言,结果被降职,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永遇乐》正表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既有抗金救国、光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有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谴责,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这些文化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抓住背景材料的进述,唤醒学生的正义感

《五人墓碑记》一文,短短的六百多字,但题材广泛,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对该文背景材料缺乏必要了解,这是把握该文的情和理的一大障碍,因而有目的地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这一史实的大是大非有一个明晰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保持一致的情感效应。主要背景内容有:(1)明未统治者极端腐败和反动,宦官魏忠贤独揽大权,为非作歹,令人发指。这事实让学生理解,苏州市民为什么仇恨阉党。所谓“吴民之乱”完全是阉党的残暴逼出来的。(2)东林党人积极地与阉党作斗争,许多东林党人在被捕杀时宁死不屈,周顺昌的耿介忠直,“好德与乡”,至死还坚持反抗阉党的感人事迹,使学生明白深受民众爱戴的周顺昌被捕是激起苏州民变的导火线。(3)介绍五位义士的身份、地位,五人中,只有周顺昌的轿夫熟悉他,其余四人和周顺昌素不相识,他们和响应者一万多人同阉党作惊心动魂的斗争场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正义的强烈拥护,对邪恶的无比仇恨。

四、指导写读后感和评论,深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立场上,以慷慨激昂的笔调,热烈歌颂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甘于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但阅读仅限于理解作者这一思想感情,这是浅层次的、被动的。我们看到,作者正是站在自己所处时代的立场上说话的。从他那个时代说来,他作此墓志,无疑是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的自然流露,所以才那样的“感情淋漓,激昂尽致”。追古思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应该从我们自己时代的角度,积极地去审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的阅读才是能动的、深层次的,才能逐渐形成优秀品质的心理积淀,深化爱国意识。为此,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写评论并当堂交流看法。着重引导学生肯定作者由五人的死生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这是极富积极意义的,因为它教育我们应有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但作者把魏忠贤的彻底失败,归之于“圣人出”,归之于“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他没有认识到,这五位义士能激昂大义,视死如归,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的力量,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通过讨论,学生再一次深刻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在含义,纷纷表示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为实现“中国梦”刻苦学习。这样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引导分析评说,紧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做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语文老师必须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把文和道统一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

[2]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3、4册).

[3]《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道客巴巴,2014年5月10日.

[4]《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豆丁网,2014年4月11日.

注: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序号GS〔2017〕GHB2242。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塔县中学,甘肃 金塔 735300)

猜你喜欢

辛弃疾爱国爱国主义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辛弃疾作词限酒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做不成英雄,只好当词人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